宜蘭志工隊必備通行證:祥和計畫備案實戰手札
暖陽灑在冬山河畔,一群戴著橘色帽子的長者正彎腰清理河岸雜草。這是「宜蘭河川守護隊」的日常,但三年前他們遭遇困境:想申請淨灘器材補助卻因未完成志工隊備案被退回。隊長林伯嘆道:「那時才知沒完成祥和計畫備案,連垃圾夾都申請不到。」這個故事在宜蘭志工圈不斷重演,也凸顯了官方認證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取得這張服務許可證?
宜蘭縣社會處林科長翻開法規彙編指出:「根據《志願服務法》第16條,志工團隊需向主管機關備案才能合法運作。」祥和計畫正是宜蘭縣府對接中央的認證機制,這張備案函等同志工隊的出生證明,沒有它:
- 無法申請器材補助或活動經費
- 志工服務時數無法登錄公務系統
- 成員無法享有意外險保障
- 公共場地租借優先權受限
礁溪溫泉志工隊總幹事吳小姐分享親身經歷:「去年我們在湯圍溝服務時,有長輩滑倒骨折,因備案後自動納保,30萬元醫療費由縣府負擔。若當時未完成手續,責任歸屬會很棘手。」
備案資格隱藏的地雷區
多數被退件的申請案,問題出在基本條件不符。宜蘭縣府承辦員透露常見三大地雷:
組織結構的魔鬼細節
- 志工隊需有明確服務項目(如環境保護、長者關懷)
- 需設隊長、副隊長及行政人員各1名
- 最低人數門檻:都會區12人,鄉鎮區8人
- 需訂立組織章程範本(可至縣府網站下載)
五結鄉文化導覽隊曾因組織章程漏列「幹部改選辦法」被退件。負責人陳先生苦笑:「以為照抄別隊章程就好,沒想到各服務類別有專用範本。」
成員資格的隱形門檻
所有志工需完成兩階段認證:
- 基礎訓練:6小時線上課程(可至e等公務園學習網)
- 特殊訓練:12小時實體課程(縣府每季開設)
三星鄉青農志工隊申請時,因三位成員僅完成線上課程,未參加農務安全實體訓練,整案被要求補正。
服務計畫的致命盲點
備案需檢附年度服務計畫書,羅東鎮急難救助隊首次送審時,因計畫書出現這些問題遭退:
- 未載明具體服務區域(如「宜蘭縣」應細化至「羅東鎮西北區」)
- 缺乏量化指標(如「關懷弱勢」應改為「每月訪視15戶」)
- 未編列自籌款比例(需達總經費20%)
文件準備的實戰技巧
走進縣府社會處志願服務科,承辦員從鐵櫃搬出半人高的檔案:「這些都是補件案例。」要避免重蹈覆轍,關鍵在掌握三類核心文件:
組織文件的眉角
- 志工隊立案申請書:需全體幹部親簽(不可蓋章)
- 成員名冊:附身份證影本及訓練證明(需騎縫章)
- 組織章程:服務區域需精確到村里(範本可洽詢1999縣民熱線)
計畫書的黃金架構
- 服務需求分析(需引用縣府統計數據)
- 具體執行方案(含甘特圖時程表)
- 經費預算表(區分申請補助與自籌)
- 預期效益(量化與質化指標)
切結書的隱藏條款
多數隊伍忽略切結書的法律效力,事實上這份文件包含:
- 遵守《志願服務倫理守則》承諾條款
- 個資保護聲明(違反最高罰20萬元)
- 經費核銷但書(需留存單據7年)
申請流程的實戰路徑
第一階段:線上預填
- 登入「宜蘭縣志願服務整合網」
- 填寫組織基本資料表(注意:服務類別代碼需與計畫書一致)
- 上傳章程草案(PDF檔需小於5MB)
第二階段:書面送審
- 親送:社會處志願服務科(宜蘭市同慶街95號)
- 郵寄:掛號寄至「26060宜蘭縣宜蘭市同慶街95號」(信封註明「祥和計畫申請」)
- 收件後14工作天內發補件通知(簡訊及Email)
頭城鎮環保志工隊張組長建議:「週二四上午送件最理想,承辦員會當場初審,發現缺漏可立刻補正。」
第三階段:現場會勘
通過書審後,縣府將派員實地會勘:
- 檢查服務場地安全性(消防通道、急救箱)
- 面談幹部瞭解運作機制
- 抽訪3名志工確認訓練完成
南澳鄉原民文化隊因集會所滅火器過期,被要求改善後複檢。「會勘重點不是刁難,而是確保服務安全。」承辦員解釋。
備案後的關鍵動作
取得備案字號只是起點,三年有效期間要注意:
年度備查的生存遊戲
每年1月需提交前年度報告,包含:
- 服務成果統計表(需志工簽到表佐證)
- 經費執行明細(銀行收支影本)
- 意外事件通報紀錄(無則免附)
去年全縣有7支隊伍因未如期備查,導致補助款遭凍結。
變更登記的時效戰
遇三種情況需於30日內辦理變更:
- 服務區域異動(如從冬山擴大到全縣)
- 幹部更換(需檢附新幹部訓練證明)
- 成員增減超過1/3
壯圍鄉農產推廣隊因擴編未登記,申請活動補助時才發現備案失效,錯失採購時機。
意外險的隱形保障
備案志工自動納保「志願服務意外險」,但要注意:
- 僅保障服務期間(需簽到記錄證明)
- 醫療給付需正本收據
- 重大事故需24小時內通報縣府
蘇澳鎮潛水淨海隊去年發生裝備傷害,因即時通報,3天內完成理賠。
資深隊伍的生存智慧
「宜蘭縣志願服務協會」理事長陳淑華歸納多年經驗:
「備案不是終點,而是優質服務的起點。最成功的隊伍都將備案要求轉化為管理工具:用年度計畫凝聚共識,用經費預算控管成本,用保險制度降低風險。」
員山鄉生態導覽隊活用備案機制,三年內從8人擴編至35人,隊長分享秘訣:
- 每季檢視服務計畫與實際落差
- 運用縣府免費教育訓練資源
- 與同類隊伍結盟共享設備
望著三星蔥田間穿梭的銀髮志工,社會處長李國銘強調:「備案制度是保障而非限制。當你看見長輩因服務找到生命價值,孩童因課輔改變未來,就知道這些程序如何支撐起宜蘭的溫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