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土地開發必知!簡易水土保持完工申報關鍵解析
最近在三星鄉有位張姓農友跟我分享經驗,他在整坡時沒注意完工申報程序,被要求停工補件還吃了罰單。這種案例在宜蘭層出不窮,尤其山坡地開發更要留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簡易水土保持處理完工申報」這件開發案結束前最關鍵的手續。
為什麼完工申報這麼重要?
宜蘭多雨又有多處陡坡,像去年蘇澳山區的土石流警示,都在提醒我們水土保持的重要。根據《水土保持法》第12-2條,只要進行過簡易水土保持處理,完工後30天內必須向宜蘭縣政府申報。這不是找麻煩,而是確保你的開發行為沒留下水土災害的隱患。
真實案例教訓
去年頭城某民宿業者整地後沒申報,雨季時擋土牆崩落波及下方農園,除了賠償鄰損,還被依《水土保持法》開罰30萬元。完工申報其實是保護自己的重要程序,讓專業單位確認工程安全性。
哪些開發行為需要辦?
當你向縣政府申請簡易水土保持時,就註定完工要申報。常見適用範圍包括:
- ✔️ 農地開挖:填土/挖土未超2000立方公尺
- ✔️ 小型建築:樓地板<500平方公尺的農舍或資材室
- ✔️ 產業道路:寬度<4公尺且長度<500公尺
- ✔️ 景觀水池:蓄水面積<1000平方公尺
- ✔️ 坡地整修:坡度<30%且挖填方<2000立方公尺
要特別注意!很多人以為「簡易」水保就不用管後續,這是嚴重誤解。就算當初用簡易程序申請,完工檢核程序同樣具法律效力。
申報前的四項自檢動作
在送件前,建議你先做好這些準備:
1. 現場比對施工成果
拿著當初核定的計畫書,逐項檢查:
- 排水系統是否按圖施作?
- 滯洪池容量是否達標?
- 植生覆蓋率有無達到80%以上?
- 擋土結構有無裂痕或變形?
2. 文件整備清單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明確要求這些文件:
- 完工申報書正本(可至縣府網站下載最新版)
- 原核准函影本
- 施工前後對照照片(需含GPS座標與日期浮水印)
- 實施位置實測圖(標註主要設施座標)
- 監造紀錄表(自行施作者免附)
- 土地同意文件(非土地所有人需檢附)
3. 關鍵時間管控
從工程結束當天起算:
- 7天內:完成現場清理與安全措施
- 15天內:拍攝完工現況照片
- 30天內:向縣政府遞交申報文件
4. 常見退件原因預防
根據縣府統計,退件主因前三名是:
- 照片未顯示全景與關鍵設施
- 地籍資料與現況不符
- 排水斷面尺寸不足
實戰申報五步驟
Step 1|確認完工狀態
工程結束不代表完工!需確認:
- 所有機具已撤離
- 臨時排水設施已拆除
- 永久性水保設施可正常運作
Step 2|拍攝檢核照片
宜蘭常下雨,建議選連續晴天拍攝:
- 全景照:從制高點拍攝整區
- 設施特寫:排水口、沉砂池、擋土牆
- 比對照:在施工前相同位置拍攝
- 附比例尺:關鍵結構物旁放置尺規
Step 3|填寫申報書重點
特別注意這些欄位:
[表單填寫要領] □ 工程變更事項:如有調整需具體說明 □ 防災措施:列出現場維持的防護設備 □ 自主檢查表:逐項勾選並簽名負責
Step 4|現場會勘準備
農業處承辦人通常會安排現勘:
- 提前清理參訪動線
- 準備施工日誌備查
- 指派現場解說人員
- 重要設施標示牌設置
Step 5|領取備查函
通過審查後約10個工作天,你會收到:
- 完工備查函(永久保存)
- 水保設施維護須知
- 後續檢查提醒通知
完工後的持續責任
拿到備查函不是結束!根據宜蘭縣水土保持服務團的提醒,後續要注意:
三年維護期義務
從備查日起算三年內,你必須:
- 每季清理排水設施
- 雨季前檢查擋土結構
- 維持植生覆蓋率
- 發現異常立即通報(縣府專線:03-9251000轉1811)
違規風險提醒
未申報或申報不實可能面臨:
| 違規類型 | 處罰依據 | 罰則金額 | 
|---|---|---|
| 逾期未申報 | 水保法第23條 | 6~30萬元 | 
| 申報內容不實 | 水保法第33條 | 5~15萬元 | 
| 拒絕檢查 | 水保法第25條 | 5~25萬元 | 
宜蘭在地服務資源
縣政府提供這些免費協助:
- 現場諮詢:每週三上午在農業處水土保持科(宜蘭市凱旋里縣政北路1號)
- 圖解手冊:可至縣府服務台索取《宜蘭水保完工指引》
- 視訊教學:每月第一個週五線上解說(宜蘭水保FB公告)
特別提醒冬山、大同、南澳等山坡地鄉鎮的民眾,宜蘭縣水土保持服務團會定期巡檢,與其事後補救,不如按規矩完成申報。
結語:守護土地也保護自己
上個月在礁溪遇到位老茶農說得好:「水土保持做實在,子孫免還風水債。」完工申報看似是行政程序,實質是對土地的責任承諾。當你在申報書簽名的瞬間,不只是完成法定程序,更是在守護宜蘭這片淨土的永續未來。若對流程還有疑問,建議直接撥打宜蘭縣政府農業處專線,他們有專人耐心解說,別讓權益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
本文內容依據宜蘭縣政府112年最新公告修正,執行細節請以主管機關現場指導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