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設備進口關鍵通行證:第二級電信射頻器材核准實務重點

為何這張核准證影響你的設備進口

當企業或個人計劃從海外引進無線通訊設備時,常忽略臺灣《電信管理法》的管制要求。去年便有科技公司因未申請核准證,整批藍牙模組遭海關扣留三個月,導致生產線停擺。這張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核發的「第二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進口核准證」,正是合法引進無線設備的關鍵通行證。

第二級器材涵蓋日常高頻率使用的設備,包括:

  • Wi-Fi路由器與無線基地台
  • 藍牙耳機及傳輸模組
  • 工業用無線遙控裝置
  • 特定頻段的車用通訊設備
  • 短距離無線傳感器

這些設備共同特點是發射功率低於法定標準(通常1瓦以下),但仍需經型式認證與進口審查。實務上常見的認知誤區是認為「非專業器材」即可自由輸入,事實上只要涉及射頻功能,都受NCC規範約束。

法規架構與適用範圍

三級管制架構解析

臺灣將射頻器材分為三級管理層級:

  1. 第一級器材:免執照公眾使用設備(如AM/FM收音機)
  2. 第二級器材:需型式認證的低功率設備(本文重點)
  3. 第三級器材:高功率專業設備(如業餘無線電台)

依據《電信管制射頻器材管理辦法》第12條,輸入第二級器材前必須取得核准證。2023年NCC統計顯示,全年核發的第二級進口核准證中,企業申請佔82%,主要用於智慧製造與物聯網設備導入。

誰需要提出申請

  • 商業進口者:貿易商、設備代理商、系統整合商
  • 企業自用品:跨國企業引進辦公設備、工廠機台附帶無線模組
  • 個人特殊需求:引進特殊規格設備(須檢附自用切結書)
  • 研發測試用途:實驗室引進測試樣機(需額外附測試計劃書)

值得注意的是,透過快遞或郵包寄送的單台設備,若價值低於2,000美元且屬個人自用,可免申請核准證。但企業分拆進口規避管理,經查獲將處設備價額三倍罰鍰。

申請前的關鍵準備工作

確認器材分級與認證狀態

登入NCC「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型式認證資料查詢系統」,輸入設備型號確認三項重點:

  1. 是否具有效臺灣型式認證碼(格式:CCABXXLPXXXX)
  2. 認證狀態是否為「審驗合格」
  3. 設備規格是否與申報進口型號完全相符

若查無認證資料,需先補辦型式認證。某智慧家居進口商曾因未確認型號尾碼差異(國際版vs.臺版),導致整批貨櫃卡關兩週。

必要文件清單與注意事項

文件類型 準備要點 常見疏漏
申請書正本 NCC官網最新版表格(每季更新) 使用過期表格被退件
公司登記證明 三個月內抄錄本 營登地址與通訊地址不符
型式認證證明 彩色掃描認證標籤 認證碼模糊無法辨識
進口報單影本 預審階段的暫報單即可 未填寫器材數量規格
委託書 需加蓋公司大小章 代理人身分證未簽名

2023年新增規定:引進具Wi-Fi 6E功能設備,須另附射頻參數測試報告。另需注意申請書第7欄位「器材用途說明」需具體填寫應用場景,籠統填寫「商業使用」將被要求補正。

逐步拆解申請流程

階段一:線上預審(3-5工作天)

  1. 登入「NCC電信管制射頻器材管理系統」
  2. 上傳申請書及附件PDF檔(單檔限10MB)
  3. 收到預審編號(格式:RFI-2025-XXXXX)
  4. 補正通知將以手機簡訊即時推送

階段二:紙本遞交(關鍵步驟)

  • 遞件地點:NCC北區監理處(臺北市延平南路143號)
  • 受理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1:30(逾時不收件)
  • 規費繳納:每張核准證600元,可現場刷卡或持繳費單至超商付款
  • 收件憑證:加蓋收文章之申請書副本(遺失不補發)

階段三:實質審查(7-10工作天)

審查重點包含:

  • 器材射頻參數與認證資料一致性
  • 進口數量與商業模式合理性
  • 申請單位是否列管於經濟部制裁名單
  • 設備是否涉及國家安全敏感技術

2024年起實施「優先審查通道」,符合三項條件可縮短至3天:

  1. 申請單位近三年無違規紀錄
  2. 進口設備具ISO 17025測試報告
  3. 單次申請量低於50台

核准後管理與常見狀況處理

證書效力與展延程序

  • 有效期限:自核發日起六個月(非通關完成日)
  • 展延申請:效期屆滿前15日內提出,需檢附延遲進口證明
  • 規格變更:設備型號變動需重新申請(不可用切結書替代)

海關通關實務技巧

  • 報關時在「其他申報事項」欄位註明核准證號碼
  • 隨貨附核准證彩色影本(加蓋公司章)
  • 遇抽驗時立即聯繫NCC窗口協助確認

爭議處理管道

當申請遭駁回或海關扣貨時:

  1. 行政救濟:收受處分書30日內提訴願
  2. 技術複驗:向NCC申請設備暫放出倉檢測
  3. 企業協處機制:年進口額超千萬企業可申請專案經理

某自動化設備商曾因射頻參數爭議,透過暫放出倉七日內完成複驗,避免產線斷料損失。

企業合規管理建議

建立內部管控機制

  • 設置器材分類資料庫(含型號/認證碼/管制等級)
  • 每季檢視NCC法規異動公告
  • 進口單據增加「射頻管制確認」簽核欄位

避免觸法的高風險情境

違規樣態 法律後果 實際案例
偽造核准證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某貿易商負責人遭判刑八個月
規避審驗分拆進口 沒收設備+最高百萬罰鍰 健身器材進口商遭罰87萬元
轉讓未經認證設備 按次處10-50萬元罰鍰 網拍業者累計罰鍰達210萬元

新興技術的合規須知

引進下列新技術設備時需特別注意:

  • 低軌衛星設備:需額外取得交通部許可
  • 毫米波感測器:限制特定場域使用(如工廠)
  • AIoT整合裝置:需分別取得射頻模組與終端設備認證

結語:掌握動態法規環境

隨著5G專網與智慧物聯應用普及,NCC每季更新《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審驗技術規範》。建議企業訂閱「NCC法規動態電子報」,或參加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舉辦的「通訊設備進口法規說明會」。合規進口不僅避免法律風險,更能確保設備在臺正常運作,為企業技術升級鋪設穩健基礎。當遇到特殊案例時,不妨直接撥打NCC諮詢專線(02-2343-3990),實務證明事前確認比事後補救更有效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