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用「退除役軍人就業服務網」:從榮民到職場的關鍵應用

從軍旅到職場:善用退除役軍人就業服務網的實務經驗談

許多為國奉獻青春的弟兄們,在光榮退伍後面臨人生新階段,首要挑戰常是職涯的重新定位。在台灣,專為這群無名英雄打造的「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就業服務網,堪稱是轉換跑道不可或缺的支援平台。這套系統究竟如何運作?背後整合哪些資源?又該如何有效運用?本文將深入探討實際操作層面,分享鮮為人知的應用技巧。

服務網的核心定位與適用對象

首先必須釐清,此平台主要服務對象包含志願役退伍服役滿四年以上的官兵,以及因戰公傷病成殘的退役軍人。系統設計初衷在於縮短待業空窗期,透過數位化工具串聯就業市場需求榮民專長。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更擴大涵蓋中高齡退除役官兵的輔導方案,反映人口結構變遷下的政策調整。

線上平台功能深度剖析

職缺搜尋引擎的進階應用

登入服務網首頁,最顯眼便是職缺檢索功能。但多數使用者僅用基礎篩選,忽略進階設定價值:

  • 地域性精準配對:可設定通勤半徑範圍,例如設定「台北市30公里內」,系統自動排除不符地點
  • 軍職專長轉譯:輸入「射擊指揮」「輪車保養」等軍中術語,系統自動匹配民間職類如「安管主管」「重型機械維修」
  • 彈性工作選項:特別標註接受「輪班制」「部分工時」的企業,適合尚在適應期的求職者

個人化履歷診斷模組

上傳履歷後,系統內建的AI分析工具會生成「競爭力報告書」,具體指出:

  • 技能關鍵字密度不足處(如「專案管理證照」「堆高機操作執照」)
  • 經歷敘述的優化建議(強調「團隊領導實績」而非「擔任排長」)
  • 與目標職務的匹配度分數(高於80%者獲企業優先檢視)

職訓資源整合平台

服務網彙整全台職業訓練補助課程,具備獨家優勢:

  • 補助額度最高可達訓練費用全額(依身分別而異)
  • 獨家合作「武器系統維修轉CNC銑床」「軍事通訊轉資安工程」等轉職專班
  • 結訓後直接銜接合作廠商面試,省去自行求職環節

隱藏版線下服務實錄

專屬就業服務員制度

成功預約諮詢後,將指派具備人力資源證照的專員提供服務。實務上他們能:

  • 解讀「人格特質量表」與「職業性向測驗」報告
  • 解鎖未公開職缺(常見於國防相關供應鏈企業)
  • 安排「模擬面試工作坊」由人資主管親自指導

企業媒合說明會內幕

定期舉辦的「榮民專場徵才」有別於一般就博會:

  • 參與企業需承諾提供保障面試名額
  • 現場設「軍職經歷翻譯區」協助解釋專業術語
  • 提供「在職榮民見證分享」降低轉職不安感

實戰案例:從裝甲兵到科技廠環安主管

服役十二年的張先生(化名)原任戰車營副營長,退伍初期僅鎖定保全主管職缺。透過服務站諮詢,就業輔導員發現其演習規劃經歷具備「風險評估」「緊急應變」等特性,建議考取工安管理師證照。在平台搜尋「職訓補助」關鍵字後,他申請退輔會與勞動部合辦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課程」,結訓後經由系統內推,現已擔任上市公司廠區環安主管,薪資較原預期高出34%。

中高齡退除役官兵的特殊方案

針對年滿45歲的退伍官兵,平台設有「壯世代就業促進」專區:

  • 職務再設計補助:企業每聘一人可獲最高10萬元設備改良金
  • 在職適應輔導:提供三個月心理諮商與職場教練服務
  • 階段性退休規劃:結合勞保年金試算工具,評估兼職可行性

常見操作盲點與破解之道

職缺投遞後的追蹤技巧

多數使用者抱怨投遞履歷後石沉大海,其實可善用:

  • 後台「應徵紀錄」頁面顯示企業最後檢視時間
  • 設定「職缺動態通知」當職務重新開放時主動提醒
  • 使用「媒合度提升建議」調整履歷後再次投遞

補助申請文件的準備要訣

申請職訓補助最常因文件不全遭退件,資深服務員建議:

  • 除退伍令外,務必附「實際服役年資證明」(可向原單位申請)
  • 參與民間課程需確認訓練機構具備「TTQS評核通過」標章
  • 保留訓練機構開立的正規收據(非報名費收據)

企業端的合作機制解密

想知道為何有些企業特別偏好聘用退除役官兵?關鍵在於:

  • 適用「促進退除役官兵穩定就業方案」:僱用滿三個月可獲每人每月6千至1.2萬元獎助金
  • 參與「職場體驗計畫」可獲補助訓練費用
  • 透過「職務分析服務」將軍事技能轉化為企業可用人才規格

未來服務升級方向觀察

據退輔會內部訊息,服務網將進行重大改版:

  • 導入「VR職場體驗系統」預覽工作環境
  • 增設「創業診斷平台」評估開業可行性
  • 建立「在職進修地圖」追蹤技能升級路徑

使用者真實心聲與建議

實際訪談多位使用者後,歸納出實用建議:

  • 「每月第一個週三下午更新職缺最多,建議設定提醒」
  • 「服務站志工多為退役前輩,諮詢前先準備具體問題清單」
  • 「善用『我的最愛』功能追蹤企業,系統會優先推送相關職缺」

結語:建構永續職涯的起點

這套服務網的價值不僅在於求職媒合,更是生涯轉型的支撐點。當愈來愈多企業認知軍事歷練培養出的抗壓性紀律性危機處理能力,退除役官兵的職場競爭力正被重新定義。重要的是主動掌握數位工具,結合實體服務資源,讓過往的榮光轉化為職場上的獨特優勢。定期檢視平台更新,參與地區服務站活動,將發現更多隱藏版機會。畢竟在瞬息萬變的就業市場中,最可靠的戰術永遠是充分掌握情報與資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