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攤商看過來!公有市場使用費減收方案,減壓降本好康報你知
最近走訪傳統市場時,聽到幾位老攤商在閒聊:「最近生意難做,要是租金能減點該多好⋯⋯」這讓我想起桃園市政府去年底悄悄推出一項實際的紓困方案——公有市場使用費減收措施。這項政策沒有大張旗鼓宣傳,卻是實實在在能減輕攤商負擔的好康。今天就帶大家完整了解這項措施的眉角,無論你是市場老手還是新創業者,都值得花點時間搞懂自己能享有的權益。
一、為什麼需要這項減收措施?
走進桃園任何一座公有市場,從清晨四點就亮起的燈光裡,看得見臺灣最堅韌的生命力。但這幾年攤商面臨的挑戰確實不少:消費習慣改變、連鎖超市競爭,加上疫情衝擊,不少老字號攤位悄悄拉下鐵門。市府經發局同仁阿明跟我分享:「去年稽查時發現,中壢某市場有兩成攤位長期空租,攤商反映成本壓力大是主因。」
經過多方協調,市府在去年第三季拍板定案使用費減收方案。這不只是單純的費用減免,背後更包含活絡市場經濟、留住傳統味道的用心。負責承辦的科長說得直白:「與其讓攤位空著,不如用合理費用留住好攤商,讓市民繼續買到新鮮實在的食材。」
二、誰能受惠?適用對象詳解
2.1 基本資格條件
這項減收方案主要涵蓋桃園市管轄的公有零售市場,包含:
- 傳統室內市場(如桃園新民市場、中壢第一市場)
- 改建後的現代化市場(如龍岡市場)
- 市有產權的臨時攤集區
適用對象很明確:與市府簽訂攤位使用契約的實際經營者。不論是賣生鮮、熟食或日用品的攤位都包含在內。但要注意的是,這項方案不適用私人權屬的市場或夜市攤位。
2.2 特殊資格認定
有幾種特殊情況值得說明:
- 繼承經營者:若原承租人過世,家屬在辦理繼承手續期間,憑繼承文件可繼續適用減收
- 合夥攤商:多位經營者共用攤位時,需推派代表簽署同意書
- 短期休業者:因傷病等因素暫時休攤,提前報備者可保留減收資格
三、減收幅度與計算方式
3.1 分級減免機制
減收幅度並非齊頭式平等,而是依攤位位置與類型分級計算:
| 攤位類型 | 原使用費(每月) | 減收後費用(每月) | 減幅 | 
|---|---|---|---|
| 市場一樓熟食區 | 3,500元 | 2,800元 | 20% | 
| 市場一樓生鮮區 | 3,000元 | 2,400元 | 20% | 
| 市場二樓一般區 | 2,200元 | 1,870元 | 15% | 
| 臨時攤集區 | 1,800元 | 1,530元 | 15% | 
「我們特別提高一樓攤位的減幅,因為這些位置通常租金壓力最大。」經發局市場科人員解釋分級設計的初衷。以中壢第一市場的黃阿姨為例,她的熟食攤每月省下700元,一年就能節省8,400元,相當於兩週的食材成本。
3.2 實施期間與展延
這項減收從去年十月開始實施,原訂到今年六月底截止。不過上個月市府已初步同意展延至明年三月底,只要預算審議通過就會正式公告。值得注意的是,減收期間不需重新申請,符合資格者會自動延續優惠。
四、申請流程實務指南
4.1 必備文件清單
雖然多數現有攤商會自動納入減收名單,但新承租者或特殊情況仍需主動申請。應備文件包括:
- 市場攤位使用契約書正本及影本(正本核對後歸還)
- 身分證影本(非本人辦理需加附委託書)
- 最近一期使用費繳納收據影本
- 營業項目切結書(現場提供範本)
- 銀行帳戶封面影本(供退費使用)
4.2 三步驟完成申請
整個流程比想像中簡單:
graph LR
A[備齊文件] --> B[至市場管理室填表]
B --> C[經發局審核]
C --> D[次月生效]實際跑過流程的南門市場黃先生分享經驗:「週二上午去辦最順暢,避開週一忙碌時段。帶齊文件的話二十分鐘就能搞定,管理員還會幫忙檢查表格。」若資料齊全,通常五個工作天內會收到審核結果通知。
4.3 線上申辦注意事項
去年新上線的「桃園市公有市場服務網」也開放線上申請,但要注意:
- 需使用自然人憑證登入
- 文件需掃描成PDF/JPG格式上傳
- 審核進度會以簡訊通知
- 核准後仍需至管理室簽署紙本同意書
五、常見狀況實例解析
5.1 費用多繳了怎麼辦?
八德市場的林小姐去年十一月不知情下繳了全額費用,經鄰居提醒才申請減收。她帶著繳費收據到經發局辦理,約兩週後就收到差額退款。「承辦人員很親切,還主動幫我計算該退的金額。」類似情況可檢附繳費證明辦理退費,追溯期為六個月。
5.2 攤位轉讓時的處理
轉讓攤位時要注意:
- 原承租人需結清費用至轉讓日前
- 新承租人需重新申請減收資格
- 轉讓當月費用按比例計算
- 需雙方至管理室辦理變更登記
5.3 特殊狀況排除
有幾種情形可能被暫停減收資格:
- 連續三個月未實際營業(除報備休攤外)
- 將攤位轉租他人牟利
- 多次違反市場管理規定
- 未配合衛生稽查改善
六、隱藏版加碼措施
除了使用費減收,市府其實還有配套措施:
- 裝修補助:老攤位更新設備最高補助三萬元
- 數位轉型輔導:免費架設線上訂購系統
- 聯合行銷計畫:節慶活動攤位費全免
- 青創攤位保留:30歲以下創業者前半年免保證金
這些方案不需另外申請,符合資格的攤商在辦理使用費減收時,管理員會主動評估告知。像大溪市場的小陳就受惠於青創方案:「剛創業資金緊,省下的保證金正好用來買冷藏設備。」
七、攤商真實心聲
在採訪過程中,聽到不少溫暖故事。新民市場賣菜四十年的阿珠嬤說:「減收的金額雖然不多,但感覺政府有在關心我們這些老攤販。」她將省下的錢換了新招牌,生意反而變好。也有攤商組成自治會,集體申請裝修補助翻新公共區域。
不過中壢海鮮攤的吳老闆提出務實建議:「希望水電費也能有優惠,夏天冰櫃電費實在驚人。」這意見已被市場科列入未來政策評估參考。
八、未來政策走向
經發局透露正在研擬兩項新措施:
- 績優攤商加碼減免:衛生評鑑優等者可再享5%減免
- 綠色市場認證:使用環保器具的攤位享額外補貼
- 跨市場流通機制:允許攤商短期跨區設攤免申請費
這些方案預計明年上路,目的在創造更友善的經營環境。「最終希望讓公有市場不只是買賣場所,更是社區文化據點。」計畫主持人點出政策核心價值。
結語:把握權益,永續經營
走在桃園的公有市場裡,每聲招呼、每筆交易,都是城市最真實的脈動。這次的使用費減收方案,對經營者來說是實質的幫助。建議攤商朋友:
- 主動向市場管理室確認自身資格
- 保留繳費收據至少半年
- 每月核對繳費金額是否正確
- 關注市府公告的展延訊息
政策細節可能因市場特性略有差異,最保險的方式是直接到各市場管理室索取最新資料。畢竟做生意已經夠辛苦,該省的費用可別白白浪費了!
附註:本文資訊依據桃園市政府112年11月公告「公有零售市場攤位使用費減收實施要點」及經發局113年4月最新說明整理,實際執行以各市場管理室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