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臨時喊卡免驚!桃園文化局補助方案助藝文團體度難關
最近在後台收到幾間在地劇團夥伴的私訊,提到疫情後好不容易排定的公演,卻因團員確診或場地問題被迫取消,前期投入的資金像丟進水裡。這種痛我懂——十多年前帶團巡演遇颱風,票賣了卻得全額退費,差點讓團隊解散。好在現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針對這類狀況推出應變方案,今天就來聊聊這項救命措施怎麼用。
▍補助措施的核心重點
上個月文化局正式核定「演出取消協助專案」,主要協助對象是登記於桃園的演藝團體或企業贊助的藝文單位。簡單說,當你符合三個條件就能申請:
- 演出已獲文化局書面核定檔期
- 因不可抗力因素取消(例如:天然災害、傳染病管制)
- 取消前七日內完成通報程序
最實際的是補助範圍包含三塊:已支付的場地訂金(最高補50%)、宣傳製作費(依單據核實給付)、必要行政支出(每案上限2萬元)。像去年「桃園鐵玫瑰藝術節」有團隊因燈光設備故障取消,就透過這方案拿回六成前期成本。
▍五步驟完成申請
第一步:線上填報基本資料
進「桃園市政府藝文團體補助系統」點選「緊急事件協助」專區。關鍵在活動編號要填正確(當初申請檔期的核准文號),系統會自動帶入團體統編和負責人資料。
第二步:上傳證明文件
必備三樣東西:
- 取消公告(官網/粉絲專頁截圖需含發布時間)
- 場地租賃解約書(記得要求場館註明沒收金額)
- 支出單據(宣傳品印刷請附估價單與付款證明)
小技巧:用掃描APP把收據轉成PDF檔,檔名按「支出項目_日期」命名(例:舞台設計_20240715.pdf),審核速度會快很多。
第三步:撰寫狀況說明書
這份文件決定成敗!文化局承辦人私下透露,他們最重視兩點:
- 不可抗力的具體事證(例如:衛生局隔離通知書影本)
- 善後處理方式(像已購票觀眾的配套方案)
 避免寫「因票房不佳取消」這類主觀因素,去年有樂團寫「售票未達五成」直接被退件。
第四步:簽署切結書
系統會產生制式切結書,重點在第三條:「保證未重複申請其他補助」。若是企業贊助的活動,記得同步上傳贊助合約的終止條款頁面。
第五步:追蹤進度
送件後會收到流水編號,用手機記下「TPC-SUB+7碼數字」。通常14個工作天內會有初審結果,遇到補助旺季可能延至三週,期間可打文化局表演藝術科專線(03-3322592#852)詢問,但週一下午通常最忙。
▍常見狀況實務處理
Q:申請截止日怎麼算?
從演出原訂日期起算60天內有效。曾有團體誤以為從取消日計算,錯過期限欲哭無淚。
Q:臨時更換場地能申請嗎?
除非新場地導致演出形式變更(例如戶外改室內需重新編排),否則僅接受「完全取消」案件。去年某現代舞團從展演中心改到青埔倉庫演出,就被認定不符資格。
Q:補助款何時入帳?
核定後約30天匯到團體帳戶。提醒財務人員:匯款戶名需與申請單位完全一致,曾有協會用理事長個人帳戶,結果款項被銀行退回。
▍過來人的經驗談
「萍影劇集」行政總監林小姐分享實際案例:「我們原訂三月在桃園展演中心的親子劇,因主角聲帶手術取消。當時做對三件事:
- 當天立刻在官網發停演公告(截圖時間戳記很重要)
- 向場館取得沒收訂金的正式公文
- 附上醫師診斷書佐證
 從送件到撥款只花18天,補回12萬損失。」
另外要留意:每年每團限申請兩次。文化局統計去年通過率約七成,被退件主因多是「文件不齊」或「事證不足」。建議養成習慣:簽訂場地合約時,直接把「若遇不可抗力因素取消」的賠償條款寫進去,未來申請更順暢。
▍延伸資源運用
除了這項專案,桃園還有幾個配套可用:
- 場地風險互助計畫:與中壢藝術館、龍岡圖書館等場館合作,預約時加保「演出取消險」(每場保費約總預算3%)
- 轉型線上演出補貼:若將取消演出改為線上直播,可申請設備租賃補助
- 企業贊助抵稅專案:協助企業將贊助款轉為明年藝文支出抵稅額
上週遇到「風動舞集」李團長,他說現在排定公演前必做兩件事:把文化局專案說明書貼在佈告欄,並要求行政人員每個月登入補助系統檢查新公告。畢竟藝文環境不易,善用政府資源才能走得更穩健。
文化局表演藝術科王科長提醒:「突發狀況發生時,務必先撥打1999轉文化局報備,我們會派專人協助整理文件。與其事後懊惱,不如提早建立危機處理S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