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漁獵文化與權益:一次搞懂自製獵槍(魚槍)的法規、申請、換照全攻略
哈囉,各位台灣原住民部落的兄弟姊妹、海上討生活的漁民朋友,還有關心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大家!今天這篇文章,要來好好聊聊跟咱原住民傳統漁獵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自製獵槍(魚槍) 的相關法規,還有那個很重要的換照申請書。這絕對不是什麼冷冰冰的法條解說,而是要讓大家真正搞懂自己的權益在哪裡,怎樣做才不會不小心踩到紅線,同時又能好好傳承咱祖先留下來的漁獵智慧。
為什麼原住民可以合法擁有自製獵槍(魚槍)?關鍵在「傳統文化」!
首先要建立一個最重要的觀念:在台灣,一般民眾是絕對禁止持有槍枝的!這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規定的,非常嚴格。但是!政府有考慮到原住民族群的傳統文化、祭儀跟生活習慣,特別是山林狩獵跟沿海漁獵,這真的是咱文化的一部分,是祖先傳下來的智慧跟生活方式。所以,法規特別開了這扇門,讓符合資格的原住民朋友,可以合法地製造、運輸、持有、販賣、轉讓、出租、出借、寄藏屬於咱傳統文化範疇的自製獵槍(魚槍)。注意喔!這裡講的「自製獵槍」或「魚槍」,跟軍警用的制式槍械、甚至是一般常見的空氣槍、生存遊戲槍枝,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法規認定的,是那種符合原住民傳統習慣樣式、結構簡單、由族人自己或委託特定工匠打造的獵槍或魚槍。
重點一:什麼才算是法規認定的「自製獵槍」或「魚槍」?
法規(主要是《槍砲彈藥刀械許可及管理辦法》第2條第1項第3款)有明確定義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 傳統樣式: 它的外型、結構,必須是咱原住民各部落傳統上慣用的那種獵槍或魚槍。不是你想做什麼奇怪造型都可以的!通常特徵是結構比較簡單。
- 打擊底火: 它擊發的方式,是靠敲擊底火來引燃發射藥(通常是黑火藥)。這跟現代步槍用撞針擊發中心底火或步槍彈藥不同。
- 前膛裝填: 火藥和彈丸(通常是鐵砂或鉛丸)是從槍口前端裝進去的(前膛槍)。不是從後面裝子彈的那種(後膛槍)。
- 自製或委製: 槍枝本身是原住民自己製造,或者是委託其他原住民或政府許可的特定廠商製造的。重點是:必須是「自製」性質,不是大量生產的制式武器。
- 專供漁獵使用: 這把槍的唯一目的,就是給原住民朋友在傳統領域或習慣的海域進行生活所需之漁獵活動。不能用來打靶、炫耀、甚至做不法用途。
所以,簡單講,政府認可的,就是咱祖先流傳下來那種前膛裝藥、打底火、用來打獵捕魚的傳統長槍或魚槍。現代化的狙擊槍、手槍、甚至高壓空氣魚槍,都不在這個合法範圍內!
拆解關鍵字:製造、運輸、持有、販賣、轉讓、出租、出借、寄藏,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條件?
法規裡面一次列出了好多動作:製造、運輸、持有、販賣、轉讓、出租、出借、寄藏。這些詞看起來很像,但意思和規定其實有點不一樣,大家一定要分清楚:
1. 製造
- 意思: 就是實際動手做出一把符合上面講的傳統自製獵槍(魚槍)。
- 誰可以做:
- 原住民本人: 你自己動手做一把給自己用,這是可以的(但還是要申請許可!後面會講)。
- 委託其他原住民製作: 你不太會做,請部落裡手藝好的兄弟幫你做一把,這也是法規允許的。
- 委託政府許可的廠商製作: 政府有核准一些特定的廠商(通常是有歷史、有信譽的老牌槍械廠)可以幫原住民製作這種傳統獵槍。這是委託製作的合法管道。
 
- 重點規定:
- 一定要申請許可! 不管是自己做還是委託別人做,在動手做之前,就必須先向戶籍所在地的直轄市、縣(市)警察局申請「製造許可」!絕對不能先做了再說,那會違法!申請時要填寫申請書,說明你要製造的槍枝種類、數量、用途、製造者資料等。
- 數量限制: 通常核准製造的數量是有限制的,不是你想做幾把就做幾把。一般是以滿足申請人自身漁獵需求為原則。
- 符合傳統樣式: 做出來的槍,一定要符合前面講的傳統定義。
 
2. 運輸
- 意思: 把自製獵槍(魚槍)從A地移動到B地。比如從家裡帶到山上獵場、從部落帶到港口準備出海、或者把槍送到維修的地方。
- 重點規定:
- 必須有合法理由: 運輸的理由必須是正當且與漁獵活動相關。例如:前往狩獵地點、前往漁獵海域、送修槍枝。
- 攜帶許可證明: 運輸槍枝時,一定要隨身攜帶有效的「槍枝執照」(後面換照部分會詳細講)以及身分證明文件。遇到警察臨檢,才能證明你是合法持有和運輸。
- 安全包裝: 運輸時,槍枝應該要妥善包裝(例如放入槍袋),避免引起恐慌或意外。特別是開車時,不要大剌剌放在副駕駛座或明顯位置。
- 禁止特定場所: 當然不能把槍帶去學校、捷運、高鐵、飛機、政府機關、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法律禁止攜帶危險物品的地方。
 
3. 持有
- 意思: 這是最基本的狀態,就是你擁有、保管、控制著這把自製獵槍(魚槍)。放在你家裡、你船上、你個人倉庫裡,都算持有。
- 重點規定:
- 核心關鍵是「執照」: 要合法持有自製獵槍(魚槍),最最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必須擁有政府核發的有效「自製獵槍執照」! 沒有這張執照,就算槍是祖先傳下來的、完全符合傳統樣式,你持有它也是違法的!這張執照就是你的合法身分證。
- 妥善保管: 持有槍枝就有保管責任。法規要求持有人要將槍枝妥善保管,避免被竊、遺失或發生其他意外。建議放在安全、隱密、不易被小孩或外人取得的地方,例如堅固的槍櫃並上鎖。
- 限本人使用: 這張執照是跟著你這個人的。槍枝原則上只能由執照持有人(也就是你本人)在許可的範圍內使用。
 
4. 販賣
- 意思: 把你合法持有的自製獵槍(魚槍)賣給別人,一手交錢一手交槍。
- 重點規定(非常嚴格!):
- 買方資格限制: 不是你想賣給誰都可以!買方必須也是符合資格的原住民(通常需有原住民身分證明),而且必須自己擁有合法的「自製獵槍執照」或具備申請執照的資格。你不能把槍賣給沒有原住民身分、或沒有執照的人。
- 事前申請許可: 在進行買賣之前,買賣雙方必須共同向買方戶籍地的直轄市、縣(市)警察局申請「販賣許可」或「轉讓許可」(轉讓通常包含買賣和無償給予)。獲得警察局核准後,才能進行交易。私下交易是違法的!
- 執照變更: 買賣完成後,原賣方的執照會被註銷或繳銷,買方必須拿著核准文件,去申請一張新的、登記他自己名字的「自製獵槍執照」。槍枝執照是跟人跟槍的。
 
5. 轉讓
- 意思: 這個範圍比販賣廣一點。除了「賣」給別人,還包含無償地送給別人(贈與)、或者因為繼承(長輩過世留給你)而取得槍枝所有權。
- 重點規定:
- 受讓方資格限制: 跟販賣一樣,接受你轉讓(無論有償或無償)的人,必須是符合資格的原住民,且必須擁有或能申請合法的自製獵槍執照。
- 事前申請許可: 轉讓行為(無論買賣或贈與)發生前,轉讓人(原持有人)和受讓人(新持有人)必須共同向受讓人戶籍地的直轄市、縣(市)警察局申請「轉讓許可」。繼承的情況,繼承人(受讓人)要在法定期限內(通常是繼承發生後一定時間內)主動去申請轉讓許可。
- 執照處理: 同樣的,轉讓完成後,原持有人的執照失效,受讓人需申請新執照。
 
6. 出租 & 7. 出借
- 意思: 這兩個很類似,都是你把槍暫時交給別人使用,一段時間後要收回來。
- 出租: 別人使用你的槍,要付錢給你(租金)。
- 出借: 別人使用你的槍,不用付錢,純粹借他用。
 
- 重點規定(超級重要!爭議多!):
- 嚴格禁止! 大家注意了!根據現行的《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及相關許可管理辦法,原住民的自製獵槍(魚槍)執照是「專屬」且「不可分離」 的。什麼意思?就是這張執照只允許「執照持有人」本人持有和使用這把特定的槍!
- 不得轉移佔有: 法規原則上禁止將槍枝出租或出借給他人使用,即使對方也是原住民、也有自己的槍枝執照也不行!因為槍枝在出租/出借期間,實際的「持有」和「使用」者已經不是執照持有人本人了。這點是實務上最容易誤解和觸法的地方!
- 唯一例外(極其有限): 除非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例如執照持有人因故(如受傷)確實無法親自使用,而需要委託另一位同樣具備合法執照且槍枝登記在同一地點的近親(如直系血親、配偶)暫時性地協助操作,但這通常需要事先報備給警方知曉,且最好有書面證明(如委託書),並絕對不能涉及金錢交易(出租)。即便如此,法律風險仍然存在,強烈建議盡量避免。最穩妥的做法就是:自己的槍,自己用! 不要租借給別人,也不要跟別人借槍來用!
 
8. 寄藏
- 意思: 你把自己的自製獵槍(魚槍)暫時寄放在別人那裡保管。例如你要出遠門一陣子,把槍交給信任的親友或部落頭目保管;或者槍需要維修,暫時放在工匠那邊。
- 重點規定:
- 原則上不鼓勵: 雖然法規沒有像出租出借那樣明文嚴格禁止,但「寄藏」行為本身還是有風險。因為槍枝離開了你的直接控制。
- 受寄人責任: 幫你保管槍的人(受寄人),他本身並不擁有這把槍的執照。如果保管期間發生槍枝被盜、被拿去亂用、甚至發生意外,原持有人(你)和受寄人可能都要負法律責任!
- 必須是「保管」而非「使用」: 受寄人只能單純保管槍枝,絕對不能拿來使用! 一使用就可能構成非法持有或使用。
- 書面協議 & 報備: 如果真的有必要寄藏(例如長時間出國、重病住院),強烈建議:
- 雙方簽訂簡單的書面寄藏同意書,寫清楚寄藏原因、期間、保管責任歸屬(聲明受寄人不得使用)。
- 事先向核發執照的警察局「報備」 ,告知槍枝將暫時寄放何處、由何人保管、預計寄放多久。雖然法規不一定強制要求報備,但這樣做能降低事後被誤解為非法轉讓或遺失的風險。記得保留報備的證明。
 
- 地點限制: 寄藏的地點應該要在原持有人的戶籍地或槍枝執照登記地的同一直轄市或縣(市)轄區內為原則。不要跨縣市寄放,會更複雜。
- 選擇受寄人謹慎: 一定要找非常信賴、也了解法律規定的人(通常是近親),並明確告知他只能保管,不能使用。
- 盡快取回: 寄藏時間越短越好,事情處理完畢,盡快把槍取回自己保管。
 
重中之重:自製獵槍(魚槍)執照與換照申請書
講了那麼多行為規範,大家應該發現了,所有合法性的核心,就在那張「自製獵槍執照」!這張執照不是永久有效的,它是有期限的!通常是三年。期限到了,如果還想繼續合法持有和使用你的獵槍(魚槍),就必須在期限屆滿前,重新申請換發新執照!這就是「換照」。沒換到新執照,舊的過期了,你繼續持有那把槍,就變成「非法持有槍砲」!這罪很重!所以,換照超級重要!下面詳細拆解換照流程和申請書怎麼寫:
換照申請時間點
- 務必提前! 絕對不要等到執照過期當天才去辦!警察局作業需要時間。
- 法定期限: 要在執照有效期限屆滿前的一個月內提出申請。例如你的執照是113年12月31日到期,那麼你可以在113年12月1日到12月31日之間提出換照申請。
- 逾期麻煩大: 如果超過期限才申請,會被當成是「重新申請」執照,而不是「換照」。手續會更麻煩,審查可能更嚴格,甚至可能被要求重新檢驗槍枝。更糟的是,在舊照過期後到新照核發前這段時間,你持有槍枝是違法的!
換照申請地點
- 向誰申請? 向戶籍所在地的直轄市、縣(市)警察局申請。通常是警察局裡的「保安科」或「防治科」負責這類業務。
- 例子: 如果你戶籍在花蓮縣吉安鄉,就要向花蓮縣警察局申請;戶籍在屏東縣來義鄉,就向屏東縣警察局申請;戶籍在台北市北投區,就向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申請。
申請換照需要準備什麼文件?(缺一不可!)
- 換照申請書: 這是最主要的文件,下面會詳細教你怎麼填。
- 原自製獵槍執照正本: 這張快過期的執照要交回去。
- 國民身分證正本及影本: 驗正本,收影本。證明你是你。
- 原住民身分證明文件: 這是關鍵!證明你是原住民。可以用:
- 戶口名簿影本(上面要有註記原住民身分)
- 戶籍謄本(記事欄要登載原住民身分)
- 有效的原住民身分證
 
- 最近六個月內拍攝之一吋半身脫帽正面照片二張: 跟身分證規格一樣,白底最好。一張貼申請書,一張備用。
- 槍枝送驗: 這是換照過程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警察局通常會要求你把要換照的獵槍(魚槍)送到指定地點(通常是警察局或他們指定的場所)進行「實體驗槍」! 驗什麼?
- 確認是同一把槍: 核對槍枝特徵(如槍管號碼、外觀記號)是否和原執照登記相符。確認你沒偷換成別把槍。
- 確認符合傳統樣式: 再次檢查槍枝是否符合法規定義的「自製獵槍」或「魚槍」樣式(前膛、打底火、結構簡單等)。
- 確認槍枝狀態: 檢查槍枝是否完整、安全?有沒有被非法改造(例如改成能打制式子彈)?槍管有沒有堵塞?
- 測試擊發功能(有時會做): 有些單位可能會要求做簡單的擊發測試(用底火帽測試),確認槍枝能正常運作,同時證明它確實是打底火的傳統槍。
- 務必配合: 收到通知驗槍,一定要按時把槍枝送去檢驗。沒驗槍,換照申請通常不會過!
 
詳細拆解「自製獵槍(魚槍)換照申請書」怎麼填寫
這份申請書是換照的核心文件,通常可以在警察局網站下載或直接去櫃檯拿。填寫時務必用正楷字體清晰、如實填寫,以下是最重要的欄位解析:
- 
申請人基本資料: - 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別、身分證統一編號:照身分證填。
- 戶籍地址:填身份證上的戶籍地址。
- 現住地址:填你現在實際居住的地址,方便聯繫。
- 聯絡電話(住宅、行動):務必填能聯絡到你的電話,特別是手機。
- 原住民民族別:寫清楚你是哪一族(如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等)。
- 原住民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例如戶籍謄本的戶號或原住民身分證號碼。
 
- 
原持有執照資料: - 原執照字號:填你手上那張快過期執照的號碼(例如:XX縣市警槍自字第XXXXX號)。
- 原執照核發日期及有效期限:照著舊執照上的日期填寫。
 
- 
槍枝資料: 這部分要非常仔細,對照你的舊執照和實際槍枝來填寫。 - 槍枝種類:勾選「自製獵槍」或「自製魚槍」。
- 槍枝數量:通常換照是換你原本登記的那一把,所以填「壹」枝。
- 槍枝規格:
- 口徑:寫槍管內徑,通常單位是mm或吋(例如:0.45吋)。
- 槍管長度:從槍口到槍管尾端的長度(單位:公分)。
- 全長:整把槍從頭到尾的長度(單位:公分)。
- 槍身號碼/製造號碼:如果槍上有打刻號碼,要填寫。很多傳統自製槍可能沒有號碼,就寫「無」或「未刻印」。
- 製造人姓名:當初是誰做的?如果是你自己做的,寫自己名字;如果是委託部落某某人做的,寫他的名字;如果是委託廠商做的,寫廠商名稱。
- 製造日期(年月日):大約什麼時候做的?如果記不清楚,寫個大概年份。
 
- 槍枝特徵記要: 這欄超級重要! 要詳細描述這把槍的獨特外觀特徵,用來證明送驗的槍就是原來登記的那把。例如:
- 槍托材質:是木頭(什麼木?顏色?)還是其他?
- 槍托有無裂痕、修補痕跡?在哪個位置?
- 槍管材質、顏色?有無鏽蝕?鏽蝕在哪?
- 槍機(擊錘)型式?有無特殊形狀?
- 槍身有無刻花、裝飾、綁線?什麼顏色?在什麼位置?
- 有無明顯的刮痕、凹痕?在哪裡?
- (如果之前換照有填過,盡量描述一致)寫得越詳細、越獨特越好!避免只寫「木頭槍托、鐵槍管」這種太籠統的。
 
 
- 
申請換照理由: 簡單勾選或填寫「執照有效期限屆滿,申請換發新照」。 
- 
具結事項: 通常會有幾條聲明事項,例如: - 保證所填資料及檢附文件均屬真實。
- 承諾遵守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及相關法規。
- 槍枝僅供個人漁獵生活使用,絕不作非法用途。
- 同意配合主管機關查驗槍枝。
- 務必仔細閱讀後簽名蓋章。
 
- 
申請人簽名蓋章: 最後一定要親筆簽名,並蓋上你的印章(最好跟當初申請執照時用的章一樣)。 
換照申請流程 Step by Step
- 算好時間: 在執照到期前1個月,開始準備。
- 下載或領取申請書: 到戶籍地警察局網站下載「自製獵槍(魚槍)執照換發申請書」,或親自去警察局櫃檯索取。
- 填寫申請書: 仔細、如實填寫,特別是槍枝特徵欄。
- 準備其他文件: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原住民身分證明影本、照片2張、原執照正本。
- 送件: 將填好的申請書和所有準備好的文件,親自送到戶籍地警察局承辦窗口。建議去之前先打電話問清楚承辦科室和時間。
- 等待通知驗槍: 文件審查沒問題後,警察局會通知你在指定時間、地點,把槍枝送去檢驗。務必準時!
- 配合槍枝檢驗: 按時帶槍枝到指定地點,配合警方的檢查和測試(如需要)。
- 等待審核結果: 驗槍通過後,警察局會進行最後審核。
- 領取新執照: 審核通過,警察局會通知你去領取新的「自製獵槍(魚槍)執照」,記得帶身分證正本。新執照的有效期會重新起算三年。
- 繳納規費: 領照時通常需要繳納證照費(費用不高,依各縣市政府規定,約數百元新台幣)。
換照被退件或駁回的常見原因(小心避雷!)
- 申請書填寫錯誤、漏填、字跡潦草看不懂。 特別是槍枝特徵描述不清。
- 文件不齊全: 少身分證影本、少照片、少原住民證明、忘記附舊執照正本。
- 逾期申請: 超過執照有效期才來申請。
- 槍枝驗槍沒過:
- 槍枝特徵與原登記或申請書描述嚴重不符(被懷疑換了把槍)。
- 槍枝被非法改造(例如鑽通槍管想裝現代子彈、加裝瞄準鏡等非傳統配件)。
- 槍枝結構損壞、安全堪慮(如槍管嚴重鏽蝕破裂、擊發機構故障有走火風險)。
- 驗槍時槍枝無法正常擊發底火(無法證明是傳統打底火的槍)。
 
- 申請人資格不符: 例如喪失原住民身分(極少見,但理論上可能)。
- 有違規紀錄: 例如之前曾違反槍砲條例被處分過,可能影響換照審核。
常見QA:部落長老、漁民兄弟常問的問題
- 
Q:我的槍是阿公留下來的,很舊了,也沒執照,該怎麼辦? - A:這是高風險狀態!持有無照槍枝是違法的。請立即主動向戶籍地警察局「報備」或「陳報」這把槍的存在,說明是祖先遺留的傳統獵槍,並申請補辦執照。過程可能需要驗槍確認符合傳統樣式。千萬不要藏著不處理,哪天被查到麻煩就大了。主動報備通常能得到較寬容的處理。
 
- 
Q:執照過期一陣子了才想起來,怎麼辦? - A:立刻停止使用槍枝! 盡快帶著過期執照和相關文件,去警察局說明原因,申請「補換照」或視同「重新申請」。態度要誠懇,說明是疏忽而非故意。會被審核,也可能被要求驗槍,甚至有輕微罰鍰的可能,但總比被當成非法持有好。
 
- 
Q:我的槍壞了(例如槍管裂了、擊錘斷了),可以修理嗎? - A:可以。但建議修理前先向核發執照的警察局報備,說明損壞情況和需要修理。修理後,如果槍枝特徵有改變(例如換了槍托),在下次換照時要詳細說明。修理最好找了解傳統獵槍的工匠或原廠(如果是委製槍)。
 
- 
Q:我搬到別的縣市住了(戶籍沒遷),槍要帶過去嗎? - A:可以。但建議向原執照核發的警察局和現居住地的警察局都報備一下,說明居住地變更,槍枝存放地點也變更。重點是存放要安全。如果戶籍也遷了,記得在換照時向新戶籍地警察局申請。
 
- 
Q:換照申請書哪裡拿? - A:最直接是去戶籍地警察局櫃檯要。很多警察局網站也有提供下載(搜尋「OO縣/市警察局」+「自製獵槍申請書」或「槍砲業務」)。打去問承辦人最準。
 
- 
Q:出海捕魚帶魚槍,除了執照還要帶什麼? - A:身分證和有效的自製獵槍(魚槍)執照正本一定要隨身攜帶! 最好放在防水袋裡。遇到海巡署或警察臨檢,要主動配合出示證件。安全包裝也很重要。
 
結論:保護文化,也要遵守法律
咱原住民的漁獵文化,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寶藏。政府開這個方便之門,讓自製獵槍(魚槍)合法化,是對咱傳統的尊重。但相對的,咱也必須負起責任,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這不是找麻煩,而是確保大家的安全,也讓這項傳統能長長久久、光明正大地傳承下去,不會因為少數人的違規,害得整個族群的文化權益受損。
關鍵中的關鍵,就是那張「自製獵槍(魚槍)執照」!
- 還沒辦的,快去合法申請! 別讓祖先的槍變成非法的負擔。
- 有執照的,務必記清楚有效期限! 時間快到(到期前1個月),就趕快準備文件去換照。把換照日期記在手機、月曆上!
- 自己的槍自己保管好、自己用! 別出租、出借,寄藏也要非常小心並考慮報備。
- 買賣、轉讓(含贈與、繼承),一定要事前申請許可! 別私下交易。
- 隨時帶著執照和身分證! 運輸、使用時配合檢查。
- 槍枝好好保養,安全第一!
這篇文章寫得很長,就是希望把所有的細節、可能遇到的狀況、該注意的紅線,都盡量講清楚。讓咱部落的獵人、海上的漁民兄弟姊妹,都能安心地延續咱的傳統,同時做個守法的好國民。文化傳承的路,需要智慧,也需要對規則的尊重。大家互相提醒,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