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租屋族福音!身障朋友每月最高可領8000元租金補貼
在臺北租屋的開銷對許多家庭來說都是沉重負擔,特別是身心障礙朋友常面臨就業限制與醫療支出的雙重壓力。臺北市政府推出的「身心障礙者房屋租金補貼」方案,正是為了解決這個痛點。這項措施經過2023年調整後,補助金額已大幅提升,單身每月最高可領4,000元,四口之家更能申請到8,000元,實質減輕租屋族的經濟負擔。
誰能申請這項租金補助?
這項補貼並非所有租屋族都能申請,需符合幾項基本條件。首先,申請人必須設籍並實際居住在臺北市,且領有有效的身心障礙證明。年齡方面,需年滿20歲或未成年已婚者。比較特別的是,申請人必須在臺北市「無自有住宅」,包括配偶與同戶籍直系親屬都不能有房產。
家庭總收入也是審核重點。根據最新標準,家庭總收入需低於每人每月平均19,649元,或是家庭總收入分配全家人口平均每人每月不超過30,970元。這裡的「全家人口」計算範圍包括申請人、配偶、一親等直系血親,以及同一戶籍或共同生活的祖父母。
補助金額怎麼計算?
補助金額主要取決於兩大因素:家庭人口數與收入級距。臺北市政府將補貼標準分為三級:
- 
第一級:家庭總收入平均每人每月19,649元以下 - 1口之家:每月4,000元
- 2口之家:每月5,000元
- 3口之家:每月6,000元
- 4口以上:每月8,000元
 
- 
第二級:家庭總收入平均每人每月19,650元至30,970元 - 各家庭規模補助額度為第一級的75%
 
- 
第三級:其他符合資格者 - 統一按第一級標準的50%核發
 
舉個實際案例:陳先生與就讀高中的女兒同住,兩人每月平均收入36,000元。經計算每人每月平均18,000元(低於19,649元),屬第一級補助。因家庭人口數2人,每月可獲5,000元補助,一年下來就能省下60,000元租金支出。
必備申請文件清單
準備文件是申請過程中最容易出錯的環節。以下是必備文件清單與注意細節:
- 申請書正本:需完整填寫基本資料與切結事項,簽名處務必親簽
- 身分證明文件:
- 申請人全戶戶籍謄本(三個月內有效)
- 身心障礙證明正反面影本
- 郵局存摺封面影本(撥款用)
 
- 租賃關係證明:
- 有效租賃契約書影本(需含雙方簽章)
- 房屋稅單影本或建物登記謄本(證明房屋用途為住宅)
 
- 收入證明:
- 最近一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 無所得者需附國稅局核發的無收入證明
 
- 其他補充文件:
- 委託他人代辦需附委託書
- 外籍配偶需附居留證影本
- 特殊境遇家庭證明文件(如適用)
 
特別提醒租賃契約的注意事項:契約需載明完整租賃地址、雙方身分證字號、租金金額與租期。若契約未公證,最好能提供租金匯款紀錄佐證。房屋稅單則可向房東索取,或到稅捐處申請。
線上申請四步驟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已開放全程線上申請服務,操作流程相當簡便:
- 進入申辦平台:前往「臺北市政府市民服務大平台」網站,搜尋「身心障礙者租金補貼」
- 填寫基本資料:依系統指示輸入個人資料、戶籍與居住地址
- 上傳證明文件:將準備好的文件逐項拍照或掃描上傳(建議使用JPG或PDF格式)
- 確認送出申請:最後檢查資料無誤後點選確認,系統將產生案件編號
完成線上申請後約3個工作日,可至平台查詢案件狀態。若選擇紙本申請,需將文件郵寄至「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身心障礙者福利科」(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東北區1樓),信封註明「申請租金補貼」。
八個常見問題解答
- 
Q:補助款如何撥付? A:核准後按月匯入申請人指定的郵局帳戶,首次撥款約在申請後2-3個月。 
- 
Q:租住在親戚的房子能申請嗎? A:直系親屬間的租賃關係不符合資格,但旁系親屬(如叔伯、兄弟姊妹)則可申請。 
- 
Q:申請期間搬家怎麼辦? A:需在搬遷後1個月內主動通報社會局,並補交新租約與房屋證明文件,否則可能終止補助。 
- 
Q:與其他補助衝突嗎? A:可同時領取低收入戶補助或身障生活補助,但若已申請內政部租金補貼則不得重複請領。 
- 
Q:審核時間要多久? A:收件後約需1.5個月審查期,遇申請旺季可能延長至2個月,建議提早準備。 
- 
Q:租賃契約需要公證嗎? A:非必要條件,但未公證者建議附上租金支付證明(如匯款紀錄)。 
- 
Q:補助領取期間有限制嗎? A:每次核准有效期為1年,期滿前2個月需重新提出申請並檢附最新文件。 
- 
Q:申請被駁回如何申訴? A:收到駁回通知30日內可向社會局提出書面申復,並補充佐證資料。 
實用技巧與注意事項
申請過程中,有些細節往往被忽略卻至關重要。首先要注意「租賃契約的完整性」,許多申請失敗案例都是因為契約缺少房東身分證字號或房屋稅籍編號。建議簽約時就與房東溝通,直接取得完整資訊。
「收入計算」是另一關鍵點。計算家庭總收入時,在學子女的打工收入、股票利息甚至儲蓄險紅利都需計入。若家中有重度身心障礙成員需專人照顧,可檢附診斷證明書申請「虛擬扣除」20,690元,降低平均每人月收入。
通過審核後,記得每半年主動確認補助狀態。當家庭成員異動(如子女滿18歲開始工作)、身心障礙證明到期或租約變更時,都需在1個月內通報社會局。曾有案例因未及時更新租約,導致補助款被追回,不可不慎。
資源整合應用
這項租金補貼可與其他社福資源搭配使用。例如領有「臺北市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者,申請租金補貼時可直接沿用既有財稅資料,省去重新調閱的麻煩。若同時符合低收入戶資格,還能疊加申請「臺北市低收入戶租屋補助」,每月最多可再增加2,500元補貼。
對於行動不便者,社會局提供「到府收件服務」,只要事先撥打1999轉分機1633預約,就有專人協助檢視文件並收件。各區公所社會課也設有輔導櫃檯,由專人指導填表與文件準備。
結語
這項租金補貼政策實施以來,已協助上萬個身心障礙家庭減輕居住負擔。根據社會局統計,2023年申請核准率達78%,平均每月補助金額約5,200元。實際運用這筆補助時,建議優先處理租金支出,避免挪作他用而影響居住穩定。
申請過程難免遇到文件準備或資格認定的困擾,不妨直接聯繫臺北市社會局身心障礙者福利科(02-27208889),或親至各區公所諮詢。各區身障資源中心也定期舉辦說明會,由專業社工人員解說申請細節。居住是基本人權,善用政府提供的支持系統,能讓身障朋友在臺北這座城市生活得更安心、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