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警械製造許可實錄:業者親述關鍵眉角與通關心法

警械生產的法制框架與現實意義

在臺灣警政體系中,警械製造並非單純的商業行為,更涉及公共安全核心。《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明確規範,凡在臺中市轄區從事警棍、防暴盾、逮捕器或相關器械生產者,均需透過「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警械許可製造申請書」取得行政許可。這項管制措施源於社會安全網建構需求,近年因治安設備升級與科技執法趨勢,申請案量顯著成長。根據刑事警察大隊統計,2023年臺中市警械製造許可新申請案較五年前增加47%,反映產業動能與法規遵循的緊密連結。

實務上常見製造商誤判申請性質,將警械許可與一般工商登記混為一談。事實上,此許可屬《警察職權行使法》下的特許行為,審查重點在於「生產過程可控性」與「成品流向監管機制」。曾有南屯區業者因未取得許可擅自生產防暴裝備,遭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新臺幣十萬元罰鍰並沒入成品,凸顯合規生產的強制性。


申請書結構拆解與填寫實戰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提供的制式申請書共分八大欄位,其中三大核心區塊最常出現疏漏:

製造廠規格檢核表

此處要求詳列廠房安控等級與生產線配置,需特別注意:

  • 物理防護規格:獨立生產區域需載明門禁系統型號與影像監控覆蓋率,2024年起新增「雙重身份認證」欄位
  • 材料溯源機制:金屬部件需附供應商ISO認證影本,高分子材料應標示耐衝擊係數
  • 成品檢測設備:需勾選衝擊測試機或防刺穿檢測儀等設備校驗期限

實務案例顯示,大里區某器械廠首次申請時因未填寫「夜間保全巡邏頻次」遭退件,補正耗時三週。建議採用「分區管控」描述法,例如:「化學合成區實施氣流負壓隔離,每日閉路電視存檔90天」。

產品技術規格書

此為審查重點,常見三大誤區:

  1. 功能描述模糊:避免籠統寫「防禦用器械」,應註明「伸縮警棍展開長度78cm±2cm,承受300N靜壓不變形」
  2. 材質代號過時:如「ABS工程塑料」應更新為「PC/ABS合金,符合UL94 V-0阻燃標準」
  3. 缺乏對照基準:新型電擊器需標示電壓脈衝波形圖並對照《警用器械電氣安全指引》第三版

太平區業者分享技巧:採用「雙軌並行」記載法,正文簡述關鍵參數,附件另附SGS測試報告佐證。同時需注意,非致命性器械應加註「符合警械使用條例第四條比例原則」字樣。

流向管控計畫書

2023年修訂後新增「動態管理」要求,重點包含:

  • 生產批次編碼規則:需說明編碼含義(如TWTC2024A1中A1表產線編號)
  • 異常通報流程:載明三日內通報警方機制與聯繫窗口
  • 庫存盤點頻率:每月自主盤查需搭配影像記錄

西屯區製造商建議採用「三層稽核制」:生產端每日記錄、品管週檢、負責人月核。此欄位最常被要求補正的是未具體說明「瑕疵品銷毀見證程序」,應註明破碎機型號與警方監督方式。


審查流程的隱藏關卡

正式送件後將觸發三階段審核機制,平均耗時45至60個工作天:

書面初審階段(約15日)

警察局保安科會進行形式審查,重點核對:

  • 公司登記證營業項目需含「警械製造」字樣
  • 負責人無《警械使用條例》第十四條禁止情事
  • 工廠登記證地址與實際生產地一致

常見退件原因包括「用印不符」(需公司大小章而非發票章)或「附件漏頁」(如缺最新年度消防安檢合格證明)。烏日區業者建議送件前執行「四查核對」:公司用印、證件效期、規格數據、附件編頁。

現地會勘階段(約30日)

此階段由保安科會同刑事鑑識中心人員實地檢測:

  • 生產動線隔離測試:確認原料至成品區無交叉污染可能
  • 安控系統壓力測試:模擬斷電時備援系統啟動速度
  • 樣品破壞性檢測:隨機抽三件成品進行極限值測試

沙鹿區廠商分享通關要點:預先進行「壓力模擬演練」,例如準備各鎖區鑰匙分置盒應對突發檢查。需特別注意倉儲區需設雙重門禁,監視器視角應避免遮蔽。

複審決行階段(約15日)

最後關卡聚焦文件一致性,審查委員將比對:

  • 申請書技術參數與樣品檢測報告差異值
  • 流向管控與實體防護措施匹配度
  • 文件簽名字跡與公司登記相符性

通過後核發的許可證載明「製造類別代碼」(如B類為防禦性器械),效期三年但每年需繳交「製銷紀錄備查表」。2024年起新增QR碼防偽標章,掃描可顯示許可狀態。


爭議處理與續期策略

當申請遭否准時,可依《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訴願要點》於30日內提出救濟。實務上常見兩類爭議解決模式:

  • 技術性駁回:多因檢測數據未達標,可申請複驗並由第三方實驗室會同檢測
  • 行政性駁回:如廠房面積不足,可提替代方案(租用衛星廠區並設連動監控)

針對許可續期,應於效期屆滿前六個月啟動程序。霧峰區業者提出「三新策略」:新製程(如導入MES生產追溯系統)、新防護(增設智能門禁)、新流向(區塊鏈存證)。值得注意的是,變更生產項目需重新申請,曾有北區廠商因新增電擊器產線未申報遭廢止許可。


產業趨勢與法規動向

觀察臺中警械製造領域,正浮現三大趨勢:

  1. 智能監造需求:2025年起將試行「生產影像雲端備份」,需預留資料傳輸埠
  2. 環保材質加分:使用再生金屬或生物基塑料可縮短審查天數
  3. 跨境合作規範:代工外銷警械需加附輸出國使用許可證明

近期保安科座談會透露,將修訂「非傳統警械製造指引」,涵蓋無人機攔截器與智能防暴裝備。業者宜建立「法規預警機制」,定期查閱刑事警察局網站公告欄位。


結語

警械製造許可的取得,本質是建立警方與業者間的信賴關係。從申請書的毫米刻度填寫,到廠區的動線規劃,每個細節都體現對公共安全的承諾。臺中市近年推動「警械生產白名單」制度,通過審查的製造商可優先參與警用裝備採購標案,形成良性循環。合規生產不僅是法律義務,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隨著智慧警政時代來臨,這紙許可將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通行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