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蔭永續之路:臺中市造林地租約延展實務備忘

臺中市有造林地契約延展的關鍵節點

當微風拂過大肚山麓的相思樹林,這些由市民共同守護的綠色資產正面臨租約週期更迭。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近年持續優化市有造林地管理機制,對於現有承租人而言,掌握續約要領將影響未來二十年的林業經營佈局。

適用對象與法律定位解析

現行《臺中市市有造林地出租管理要點》規範,續約申請人需具備三項基本條件:

  • 原始契約載明的承租人本人或法定繼承人
  • 租期屆滿前六個月內提出申請
  • 過去十年無重大違規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修訂條文新增「林地永續評鑑」制度,申請人須通過造林養護稽核,包含樹種多樣性、水土保持成效及碳匯潛力評估。農業局林務自然保育科科長李明哲說明:「新制著重生態服務功能,單一樹種比例超過70%的林地需提交改良計劃書。」

續約申請的三大核心文件

土地現況確認書

承租人應會同區公所農業課人員現勘,拍攝四方位林地現況照片,並標註GPS座標。重點紀錄項目包含:

  • 違建物或非造林設施存在與否
  • 邊界界樁完整性
  • 病蟲害發生區域位置

經營計劃綱要

不同於首租的簡易規劃,續約計劃需包含:

  1. 樹種更新時程表(依林相分區規劃)
  2. 防災應變措施(含防火帶設置)
  3. 林下經濟可行性評估(如段木香菇、森林蜜源植物)

原租約履行聲明

需經公證人認證的切結書,聲明事項應涵蓋:

  • 無轉租或分租事實
  • 歷年租金繳納證明
  • 天然災害受損補植紀錄

程序流程的時間管理要領

續租審查分為三個階段:

graph LR
A[申請收件] --> B[書面初審]
B --> C[現地會勘]
C --> D[委員複核]
D --> E[簽約備查]

關鍵時程管控點:

  • 收件截止:租約到期日前180天
  • 補正期限:收件後14個工作日
  • 核定通知:會勘後60天內
  • 換約期限:核准後30天內

霧峰區林農陳文雄分享實務經驗:「颱風季後申請要預留勘查緩衝期,去年杜蘇芮風災造成道路中斷,差點錯過補件時限。」

常見駁回情境與應對策略

地籍完整性爭議

當續租範圍涉及都市計畫變更區域,農業局將啟動「林地存續聽證會」。2024年太平區案例顯示,聽證前準備地籍異動沿革圖解,可有效釐清權屬爭議。

複數繼承人問題

針對共同繼承的林地,需檢附全體繼承人協議書正本。律師林怡君建議:「可採用林地持分信託登記,委任單一代表人辦理續租,避免後續決策僵局。」

歷史違規的改善認定

若曾有違規紀錄,需提交「違規改善報告」並經兩年觀察期。豐原區案例顯示,安裝電子圍籬監控系統有助加速違規結案程序。

新舊契約條款差異比較

條款要項 傳統契約 新版契約(2024適用)
租期 10年 15-20年(依樹種生長期調整)
租金計算 公告地價3% 碳匯價值+地價雙軌制
災害補助 無明文規定 風災倒木可申請撫育補助金
終止條款 欠租滿1年 欠租累積達6期或破壞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新制引入「造林績效保證金」制度,按承租面積收取每公頃2萬元保證金,租期屆滿時依林木存活率退還。

林業技術支援體系運用

臺中市農業局提供三項關鍵支援:

  1. 樹種健檢服務:每季巡迴各區進行土壤檢測與病蟲害防治指導
  2. 林道維護補助:坡度大於25度的林地可申請運輸索道設置補助
  3. 智慧監測設備租借:開放申請溫濕度感測器及野生動物監視器

東勢林農聯誼會會長張振昌指出:「參與官方認證的林業課程可累積續約評分,去年林業經營學分班學員的核准率高達92%。」

爭議處理的實務路徑

當申請遭駁回時,可依序啟動三層救濟機制:

  1. 行政覆審:收到駁回通知30日內提出書面異議
  2. 協調會:由農業局邀集林業專家、地方代表組成專案小組
  3. 救濟程序:向臺中市政府訴願委員會提出行政救濟

大里區近期案例顯示,透過「林地現況保全公證」程序,成功逆轉因界址爭議的駁回決定。此程序需在收到駁回書七日內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

氣候變遷下的契約彈性條款

新版契約增列「極端氣候因應附件」,重點內容包含:

  • 旱災期間可申請暫停造林進度考核
  • 連續豪雨致災後可重擬撫育計劃
  • 新引入樹種需包含30%以上耐旱物種

林業試驗所研究員王進德強調:「未來五年將逐步導入ESG評分機制,碳匯能力達標的承租人可享5-10%租金減免。」

跨代傳承的契約轉換機制

針對高齡承租人,農業局推出「世代交替預備方案」:

  • 共同承租人制度:最多可登記三名直系親屬為預備承租人
  • 技術轉移認證:年輕繼承者需完成80小時林業培訓
  • 契約分割申請:超過五公頃林地可申請分區換約

后里區案例顯示,透過預先登記子女為共同承租人,成功避免因繼承程序延誤導致契約空窗期。

區域發展的衝突調解

當造林地涉及光電專區或產業園區開發計畫時,承租人可啟動「林地優先續租權」。2023年清水區案例確立三項原則:

  1. 三十年以上造林地具優先保留權
  2. 開發單位需負擔遷移補償金
  3. 提供替代林地選擇權

法律扶助基金會專員吳志明提醒:「收到開發通知六十日內需向經發局提交異議書,逾期視同放棄優先權。」

未來政策走向觀察

據農業局內部文件顯示,2025年將推動兩項變革:

  1. 區塊鏈履歷系統:強制登錄木材產銷路徑
  2. 生態服務給付:棲地保護成效轉換為租金抵扣額度
  3. 防災林認證制度:坡地防災型林地可獲設備補助

林業經濟學者黃國昌分析:「未來市有林地管理將從單純租賃關係,轉型為公私協力的生態系統服務夥伴關係。」

承租人應建立定期檢視機制,每季登入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林務自然保育科專區查閱法規更新,並參與年度林農座談會掌握政策動向。透過系統性文件管理與時程管控,方能確保綠色資產的永續經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