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地政新服務!建物測量線上申辦省時全攻略

臺中地政新變革:建物測量流程大簡化

最近臺中市政府地政局推出全新服務,針對新建物第一次測量流程做了全面優化。這項改變特別影響剛交屋的新建案屋主、都更案住戶,或是老屋翻新需要重新登記的民眾。過去要跑好幾趟地政事務所的情形,現在透過線上系統就能大幅簡化。

為什麼需要建物第一次測量

當新建物完工或房屋進行改建增建時,必須透過專業測量確定實際面積與位置,才能辦理所有權第一次登記。這是取得房屋權狀的關鍵步驟,直接影響後續貸款、買賣等權益。過去民眾常反映:

  • 需多次往返地政單位補件
  • 不熟悉流程耗費大量時間
  • 測量申請書填寫複雜易出錯
  • 等待排程耗時兩週以上

臺中地政局統計顯示,每年約有六千件新建物測量申請,其中三成因文件不全需重新辦理。新服務正是為解決這些痛點而生。

線上服務平台核心功能

透過「便民服務網」系統,現在可完成三大關鍵作業:

1. 線上申請系統

直接於平臺填寫測量申請書,系統會自動檢查必填欄位。下拉式選單預載臺中各行政區地段資料,避免手寫錯誤。申請時自動帶入地籍資料,減少人工核對時間。

2. 電子文件上傳

申請人可直接上傳:

  • 建造執照或使用執照
  • 位置圖與平面圖
  • 門牌編訂證明
  • 申請人身分證明

系統即時檢核文件規格,避免因掃描不清退件。已登記過的檔案會存入個人雲端空間,下次申請可直接調用。

3. 即時進度查詢

從申請到測量完成可分五階段追蹤:

申請收件 → 資料審核 → 現場測量 → 成果繪製 → 案件歸檔

各階段皆會發送手機推播通知。測量員出勤前會主動聯繫,減少屋主空等情形。

實務操作重點解析

線上申請四步驟

  1. 註冊驗證:用手機號碼或自然人憑證開通帳號
  2. 案件建立:選擇「新建物第一次測量」類別
  3. 圖資上傳:需注意平面圖應標註尺寸並加註比例尺
  4. 電子簽章:用工商憑證或負責人自然人憑證簽署

節省時間的秘訣

  • 上午10點前申請的案件,當日即進入審核流程
  • 文件齊全者優先安排現場會勘
  • 選擇「數位成果領取」可提早三天取得電子檔

常見退件原因與避免方式

根據地政局統計,退件主因前三名為:

  1. 平面圖未標示尺寸(佔42%)
  2. 身分證明文件過期(佔23%)
  3. 建造執照樓層數與申請不符(佔18%)

建議上傳前使用系統的「智慧檢核」功能,可自動標示問題欄位。另可預約各區地政事務所的線上諮詢時段,專人協助檢視文件。

傳統與新制流程對照

作業項目 傳統方式 新服務模式
申請表填寫 現場領表手寫 線上預填自動儲存
文件補件 需親送或郵寄 線上補傳即時更新
測量排程 電話通知可能漏接 系統推播及簡訊提醒
成果領取 需臨櫃簽收 可選擇電子公文送達
平均處理天數 14-18個工作天 7-10個工作天

西屯區陳先生分享實際體驗:「上週二上午線上申請新建案測量,當天下午就收到收件編號。隔天測量員主動約時間,週五完成會勘,這週二收到電子成果。全程只出門一次配合測量。」

進階應用技巧

都更案整合申請

參與都市更新的住戶,可由實施者統一上傳整棟建物資料。系統支援批次處理功能,自動整合各戶平面圖並產生分戶測量報告。避免過去各戶單獨申請造成的資料衝突。

老屋增建處理

民國60年前舊建物無使用執照者,可改用「土地登記規則」第78條辦理。線上系統特別設計引導式問答,協助判斷應備文件:

  • 未保存登記建物:需附水電證明或稅籍資料
  • 增建部分:應檢附結構安全證明書
  • 共用牆壁:需鄰地所有權人同意書

企業用戶專屬功能

建設公司或代書事務所可申請企業帳號,特色包括:

  • 案件模板儲存功能
  • 電子用印系統整合
  • 分層管理權限設定
  • 每月統計報表輸出

現場測量注意要點

儘管線上申請簡化流程,現場測量環節仍需配合:

  • 提前清理測量路線障礙物
  • 確認房屋門牌清晰可見
  • 預留建築物四周通道
  • 準備實體身份證明文件備查

霧峰區地政事務所測量員林先生提醒:「最常遇到後院堆滿雜物無法進入,或加蓋鐵門需臨時找鎖匠。這些狀況會延誤兩小時以上,建議提前整理環境。」

服務延伸資源

地籍圖資網路服務:申請前可先查閱周邊地籍資料,確認建物位置與鄰地關係。系統提供三種圖層切換:

  1. 正射影像圖(空拍圖)
  2. 地段地籍圖
  3. 地形高程圖

線上測量試算:輸入建物長寬參數,可預估測量費用。臺中市標準收費為:

建物面積 × 每平方公尺單價 + 交通費

80平方公尺以下住宅約$4,000-6,000元,系統會依地段自動計算。

未來發展方向

地政局預告明年將推出兩項升級服務:

  1. 3D測量存證:搭配雷射掃描建立建物立體模型
  2. 智能審查系統:用AI自動比對設計圖與實測數據
  3. 跨縣市通辦:與鄰近縣市建立測量結果互認機制

豐原地政事務所主任在專訪中表示:「我們目標是讓九成五常規案件不需臨櫃辦理。近期將在梧棲、大里設置自助繳費機,結合線上系統形成完整服務鏈。」

民眾回饋與建議

根據首季滿意度調查,92%使用者認同新制節省時間,但仍有改進空間:

  • 長輩反映操作介面字體過小
  • 希望增加文件上傳格式說明
  • 建議擴充行動裝置功能

地政局回應將於下季改版:

1. 新增「簡易模式」放大介面
2. 增設影片教學專區
3. 開發APP推播提醒功能

北屯區代書林小姐分享實務經驗:「現在帶客戶申請,平均省下兩小時交通時間。建議第一次使用者先看網站上的『常見問答』,特別注意平面圖的繪製規範,這是影響進度的關鍵。」

這項服務改變的不只是作業方式,更重新定義民眾與地政機關的互動模式。從過去被動等待通知,轉為主動掌握進度;從反复奔波補件,變成線上即時修正。隨著系統持續優化,未來可望成為臺中智慧城市的標竿案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