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土地基本資料庫電子資料流通收費標準全解析!申請地籍圖、謄本費用一次搞懂

你是不是曾經想申請土地資料卻被一堆收費項目搞到頭昏腦脹?臺中市政府地政局這個「土地基本資料庫電子資料流通收費標準」真的讓很多民眾霧煞煞。今天我們就來把這個收費標準拆解得清清楚楚,從地籍圖到謄本費用,連線上申請怎麼省錢都會告訴你。這篇絕對是臺中市民、地政士、房仲業者都要收藏的實用指南!

一、為什麼臺中市政府要訂這個收費標準?

先講重點:這個收費標準是依據《規費法》第10條訂定的,主要規範「電子化土地資料」的申請費用。以前大家要查土地資料只能跑地政事務所,現在網路就能搞定,但政府總不能免費提供服務吧?所以訂出合理收費,用來維護系統和資料庫更新。

適用對象超廣泛:

  • 一般民眾(像要查自家土地資料的)
  • 專業人士(地政士、房仲、建築師)
  • 公務機關(其他政府單位調資料)

簡單說,只要你想申請臺中市的「土地基本資料庫」電子檔,都會用到這個收費標準。這裡的電子資料包含地籍圖、土地建物謄本、地價資料等等,下面我會一項項拆解給你看。

二、各類電子資料收費項目詳解(附真實價格)

1. 地籍圖類:按「筆數」計費最常見

地籍圖就是土地的位置圖,申請量超大。臺中地政的收費方式主要分兩種:

資料類型 計費單位 費用(新台幣) 說明
數值地籍圖 每筆土地 20元 最常用!申請單筆土地就收20元
影像地籍圖 每張圖幅 50元 整張圖不管幾筆都算一張
地籍圖謄本 每張 15元 紙本輸出才收這費用
地段圖 每張 100元 整個地段的範圍圖

小編提醒:如果你要申請「數值地籍圖」,記得確認土地筆數。假設你的土地被分割成3筆,申請一次就要60元(3筆x20元)。線上申請時系統會自動算好費用,不用自己傷腦筋。

2. 土地建物查詢類:謄本費用看「張數」

謄本分很多種,費用算法也不同:

第一類謄本(所有權人詳細資料):

  • 電子謄本:每張20元
  • 紙本謄本:每張20元(臨櫃申請才需要)

第二類謄本(隱藏個資的版本):

  • 電子謄本:每張20元
  • 線上免費查詢:可看基本資料但無完整內容

其他常見類型

  • 地籍清冊:每筆土地收20元
  • 建物測量成果圖:每棟150元
  • 土地參考檔:每筆10元

這邊要注意!很多人以為「電子謄本」比較便宜,其實費用和紙本一樣。差別在電子檔不用跑地政事務所,省時間而已。

3. 地價資料類:每筆土地獨立計費

想查土地公告現值或地價證明?收費方式很簡單:

  • 每筆土地收20元
  • 申請「全市地價區段圖」:每次500元

舉個實例:如果你要查5筆相鄰土地的公告現值,總費用就是100元(5筆x20元)。這個在買賣房屋前查詢率超高,費用很容易累加,申請前先確認筆數才不會嚇一跳。

4. 特殊資料與加值服務

除了基本資料,臺中地政也有提供進階服務:

  • 地政整合資料:每筆50元(整合地籍+地價等資訊)
  • 批次下載服務:基本費200元 + 每筆資料5元
  • 歷史資料查詢:每筆加收20元(例如查10年前的地籍圖)

三、線上 vs 臨櫃申請流程與費用差異

線上申請(推薦!24小時都能辦)

適用平台

  • 地籍圖資網路便民服務系統
  • 電子謄本系統

步驟

  1. 用自然人憑證或工商憑證登入
  2. 選擇資料類型(地籍圖、謄本等)
  3. 系統自動計算費用並顯示
  4. 線上付款(信用卡/電子支付)
  5. 直接下載電子檔

優點

  • 不用出門,半夜也能申請
  • 費用即時計算,不怕算錯
  • 電子檔秒取得,省等待時間

臨櫃申請(適合不熟悉網路操作者)

地點:臺中市各地政事務所(如中山地所、中興地所等)

步驟

  1. 填寫申請書(註明資料類型與筆數)
  2. 櫃檯人員核算費用
  3. 現場繳費(現金/刷卡)
  4. 領取紙本或電子檔

注意:臨櫃申請可能加收列印費!例如申請地籍圖謄本,每張加15元輸出費。所以能用線上就盡量用,省錢又省事。

四、繳費方式與發票領取攻略

繳費管道

  • 線上:信用卡、Apple Pay、Line Pay
  • 臨櫃:現金、信用卡、悠遊卡(部分地所)

發票怎麼拿?

  • 線上申請:電子發票自動存入會員載具
  • 臨櫃申請:現場索取紙本發票

小編提醒:如果是公司報帳,記得在申請時輸入統一編號。很多公司會計漏掉這步驟,後續報稅超麻煩!

五、常見問題QA(民眾最常問的實戰問題)

Q1:申請地籍圖需要多久時間?

  • 線上申請:幾乎立即取得(5分鐘內)
  • 臨櫃申請:約30分鐘(視現場人數)

Q2:費用算錯能退費嗎?

可以!但必須在申請後3天內提出。舉例:如果你申請10筆土地地籍圖(應收200元),但系統誤收300元,檢附繳費證明向原地政事務所申請退費。

Q3:重複申請同筆資料有優惠嗎?

沒有!每次申請都獨立計費。例如今天查A地謄本付20元,明天再查同筆還是收20元。建議一次申請齊全才省錢。

Q4:企業用戶能打折嗎?

不行!這個收費標準對個人/公司都一樣。但大量申請可用「批次下載」方案,200元基本費+每筆5元,申請超過40筆就比單筆划算。

Q5:哪些情況能免收規費?

只有三種情形免費:

  1. 政府機關因公務需要
  2. 土地所有權人查本人土地謄本(限第二類)
  3. 法律規定免徵項目(如災害重建用)

六、省錢技巧大公開(幫你守住荷包)

  1. 多用線上申請:避免臨櫃的列印附加費,地籍圖謄本每張省15元。

  2. 合併申請同地段資料:舉例要查某路段5筆土地,與其分次申請(5×20=100元),不如申請整張「影像地籍圖」只收50元。

  3. 善用免費查詢功能:第二類謄本在「電子謄本系統」可免費看基本資料(如面積、用途),確認無誤再付費下載完整版。

  4. 企業用戶選批次方案:每月申請超過40筆資料,改用「批次下載」總費用更低(基本費200+筆數x5元)。

  5. 確認資料範圍再申請:很多人申請地籍圖時沒選好範圍,重複下載多花冤枉錢。線上系統可先預覽範圍再付款。

七、申請時最容易犯的5個錯誤

  1. 沒確認土地筆數:以為一塊地就是一筆,實際可能是多筆分割地,費用暴增(例如1筆變5筆,費用20→100元)。

  2. 選錯資料類型:把「數值地籍圖」選成「影像地籍圖」,結果付了50元只拿到模糊影像。

  3. 忘記載具歸戶:線上申請拿電子發票後,沒到財政部平台歸戶,結果中獎也不知道。

  4. 臨櫃沒帶雙證件:申請第一類謄本需身分證+第二證件(駕照或健保卡),很多人白跑一趟。

  5. 信用卡額度不足:企業用戶一次申請大量資料,費用可能上萬元,刷卡前確認額度。

八、收費標準未來的可能調整

根據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公開資料,這個收費標準每3年會檢討一次。最近一次修訂是民國112年,下次檢討在115年。可能調整方向包括:

  • 增加電子支付優惠(例如Line Pay回饋5%)
  • 調降冷門資料費用(如地段圖從100元降至80元)
  • 新增資料類型收費(如3D地籍圖)

建議大家多利用「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官網」的公告專區,有任何變動都會提前3個月公告。

九、實戰案例:這樣申請最省時省錢

情境:王先生想買西區某透天厝,需要以下資料:

  1. 土地地籍圖(2筆土地)
  2. 建物測量成果圖
  3. 第一類土地及建物謄本

費用試算

  • 數值地籍圖:2筆 x 20元 = 40元
  • 建物測量成果圖:150元
  • 土地謄本:1張 x 20元 = 20元
  • 建物謄本:1張 x 20元 = 20元 總計:230元

省錢作法

  1. 線上申請避開列印費
  2. 用同一張信用卡付款(集中累積信用卡回饋)
  3. 確認建物謄本是否需第一類(若只需確認面積,用第二類免費查詢即可)

十、總結:掌握三原則,申請土地資料不吃虧

  1. 線上優先:能網路搞定的絕不跑地政事務所,省時又避免附加費。

  2. 確認細節:申請前核對土地筆數、資料類型、費用明細,截圖存證最保險。

  3. 追蹤新制:定期到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官網看公告,收費標準修訂會影響荷包。

這套收費標準其實很透明,只要搞懂遊戲規則,申請臺中市土地電子資料一點都不難。現在就收藏這篇,下次申請地籍圖或謄本時,保證你不會被費用嚇到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