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身障朋友職場新起點:職業重建服務實用申請手冊
服務核心價值:不只是補助,更是職涯支持
在臺中打拚的身障朋友,當您期待重返職場或開展新職涯時,勞工局提供的「職業重建服務」可能是關鍵助力。這套服務遠超過單純的經濟補助,而是整合專業評估、技能強化與職場適應的完整支持系統。從職業輔導評量到職務再設計,甚至創業培力,都是為了讓身障者依據自身條件找到最適發展方向。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近年統計顯示,每年透過該服務成功就業者穩定維持在七成以上,其中超過四成能在三個月內穩定適應職場。服務最大特色在於「個別化服務計畫」,每位申請者都會有專案管理員全程陪伴,真正落實「量身打造」的支持方案。
誰能申請?資格條件詳解
基本門檻與必備證明
- 戶籍要求:申請時需設籍臺中市滿6個月
- 年齡範圍:15歲以上至法定退休年齡前
- 關鍵證明文件:
- 有效之身心障礙證明(需註記有就業需求)
- 最近三個月內戶籍謄本
- 相關職業能力證明(如技能檢定證照、培訓紀錄)
 
特殊狀況處理原則
- 新領證者:取得證明3個月內申請可獲優先服務
- 在職者:需檢附在職證明與具體說明職場適應困難
- 重大傷病者:需加附醫療機構開立之工作能力評估報告
特別提醒:若身心障礙證明未註記就業需求,可同步向區公所社會課辦理註記增列,勞工局會提供轉介協助。
服務項目深度解析
職業輔導評量
這不是簡單的面談,而是由專業職評員透過標準化測驗、情境模擬與實作觀察進行的綜合評估。過程通常需3至5個工作天,包含:
- 工作耐力測試(連續操作評估)
- 職場社交情境應對測驗
- 工具設備操作適應性分析
- 交通往返能力實測
評估結束後將取得《職業重建服務建議書》,其中會明確列出適合從事的職種清單與需強化技能方向。
就業服務資源
臺中市獨創「職務開發員」制度,專責開發友善職缺,2023年成功開發逾2000個身障友善職位。服務亮點包括:
- 客製化媒合:依評量結果篩選企業,非隨機配對
- 職場體驗計畫:提供14天有津貼的職場體驗期
- 穩定就業支持:到職後3個月內提供每月追蹤輔導
職業訓練強化方案
與一般職訓不同,課程設計特別強化:
- 分段式訓練:每節課不超過90分鐘,搭配休息調節
- 輔具整合教學:直接教導運用語音報讀軟體、單手鍵盤等工具
- 實習保證:結訓後直接銜接合作企業實習機會
職務再設計補助
當職場需調整設備或工作模式時,最高可申請10萬元補助,常見核定項目:
- 硬體改造:無障礙工作動線規劃、特製工作台
- 軟體支援:視障用螢幕報讀軟體、溝通輔具
- 工作重組:拆分高負荷工作環節、調整工時
申請流程六步驟
步驟1:文件整備
建議事先備妥:
- 身心障礙證明正反面影本
- 身分證及印章
- 最近半年照片2張
- 職業能力相關證明(非必需但可加分)
步驟2:臨櫃諮詢
直接至臺中市勞工局(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惠中樓3樓)的「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中心」,現場提供:
- 初談諮詢:確認服務需求方向
- 文件檢核:避免補件延誤
- 預約評估:當場排定職評時間
步驟3:專業評量
在指定日期至職業重建服務中心進行評量,注意:
- 需著輕便服裝,部分評量需肢體操作
- 攜帶慣用輔具(如助聽器、特製眼鏡)
- 全程約需3小時,提供無障礙休息區
步驟4:服務計畫擬定
評量完成後7個工作天內,專案管理員將聯繫討論《個別化服務計畫》,重點包括:
- 優先服務項目排序
- 預計執行時程表
- 合作機構選擇建議
步驟5:服務執行
依據計畫內容啟動服務,特殊機制:
- 轉銜服務:跨單位協作無縫接軌
- 彈性調整:每季可依進度檢討修正計畫
- 家庭支持:提供照顧者諮詢服務
步驟6:追蹤輔導
服務結束後仍提供:
- 就業後6個月內每月關懷訪視
- 職場適應問題即時協處
- 轉職需求再評估服務
常見狀況處理技巧
文件缺漏應變方式
若發現證明文件不全,可先以切結書辦理收件,勞工局提供「先收後補」機制:
- 填寫《文件補交切結書》註明補件項目
- 取得收件編號保障權益
- 於14天內補齊文件(可郵寄或臨櫃補件)
異地申請管道
無法親赴臺中者,可透過:
- 視訊評估:預約遠端職能評量
- 到府服務:行動不便者申請專人到家訪談
- 衛星據點:利用沙鹿、豐原等6處就業服務站代收件
申復處理機制
對評估結果有異議時:
- 7日內提出書面申復
- 勞工局召開審查會(可列席說明)
- 獲重評機會(更換評量員執行)
資源整合運用心法
跨局處服務串接
聰明搭配其他資源可強化效果:
| 服務項目 | 搭配單位 | 效益加乘 | 
|---|---|---|
| 職務再設計 | 社會局輔具中心 | 設備改裝專業評估 | 
| 職業訓練 | 勞工大學 | 免費進修學分認證 | 
| 創業輔導 | 青創基地 | 場地與資金媒合 | 
民間資源導入
勞工局簽約的合作單位提供特殊支持:
- 友善企業聯盟:保障面試機會
- 庇護工場銜接:階段性職場適應
- 社福機構協力:交通與照顧支援
進階支持系統
穩定就業後可延伸運用:
- 在職進修補助:最高2萬元課程補貼
- 職涯發展諮詢:每季免費諮商服務
- 互助社群平台:過來人經驗交流網絡
臺中特色服務實例
案例一:視覺障礙者轉職程式設計
原從事按摩工作的林先生,透過:
- 職評確認空間邏輯優勢
- 接受NVDA語音編程訓練
- 獲鍵盤快速鍵操作改造 現已成為軟體公司測試工程師
案例二:肢障者餐飲創業
輪椅使用者陳小姐運用:
- 微型創業輔導
- 行動餐車設備改裝補助
- 市集攤位優先承租權 成功經營特色點心攤
創新服務:VR職場體驗
勞工局建置虛擬職場系統,可安全體驗:
- 餐飲業內場高溫環境
- 倉儲物流搬運作業
- 客服中心高壓情境 提前測試適應可能性
重要提醒與注意事項
權益保障要點
- 保密機制:評估報告僅供服務使用,不會提供雇主
- 自主選擇權:可拒絕不適合的職缺推介
- 申訴管道:不滿意服務時可撥1999轉勞工局申訴
常見誤區澄清
- 並非僅限低收入戶申請
- 已就業者仍可申請職務再設計
- 服務全程無需費用(除特殊材料成本需自付)
服務窗口資訊
- 主服務點: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惠中樓3樓
- 服務時段:週一至週五 08:00-17:00(中午照常)
- 諮詢專線:04-22289111分機35600
- 進度查詢:臺中市民服務平台「職業重建專區」
結語:創造屬於您的職涯路徑
職業重建服務的核心精神,是相信每位身障者都有獨特的工作潛能。在臺中這座充滿機會的城市,透過系統化支持與專業陪伴,許多朋友已成功開創職涯第二曲線。重要的是跨出第一步,讓專業團隊協助您梳理優勢、突破限制。當準備好時,勞工局的服務大門始終敞開,陪伴您走向更自主的職場人生。
服務最動人的回饋,常來自見證申請者從「我能做什麼」的困惑,轉變為「我適合做什麼」的自信眼神。這份轉變,正是職業重建服務存在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