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民必看!申請使用執照存根影本的實戰經驗分享
還記得去年幫長輩處理老宅翻修時,建築師突然提醒:「這棟四十年的房子要補使用執照存根影本哦!」當下心裡一驚,完全沒概念該去哪辦、要準備什麼。跑了一趟臺中市政府都發局後才發現,原來這份文件藏著這麼多細節。今天就用我的親身經歷,帶你走一趟完整的申請流程。
為什麼這張紙如此重要?
使用執照存根說穿了就是建築物的「出生證明」。當你遇到這些情況時,它就會突然變得關鍵無比:
- 房屋買賣過戶時:地政事務所會要求檢附
- 老屋翻修或增建:建築師申請建照必備文件
- 銀行貸款評估:特別是屋齡較高的物件
- 違建補照程序:證明原始合法範圍
- 繼產分割糾紛:確認建物原始登記狀態
臺中市都發局存管的執照存根,最早可追溯到日治時期。承辦人員曾跟我分享:「去年有民眾找到昭和年間的存根,解開了家族土地爭議呢!」
臨櫃申請全記錄
📍 該去哪裡辦?
直接到臺中市政府都發局「使用管理科」辦理:
地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惠中樓5樓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8:00-17:00(中午照常)記得避開每月最後一天,那天是內部整理檔案日。我第一次去就碰壁,白跑了一趟。
📋 必備文件清單
根據承辦人員說明,需視申請人身分準備不同文件:
| 申請人類型 | 應備文件 | 
|---|---|
| 所有權人本人 | 身分證正本+印章 | 
| 代理人辦理 | 委託書+雙方身分證正本+代理人印章 | 
| 法人機構 | 公司登記證明+負責人身分證+公司大小章 | 
特別注意!委託書要用都發局標準格式,上次看到有位阿姨自己手寫被退件。現場有範本可參考,建議先電詢索取電子檔。
💰 費用與時程
- 影印費:每張$20(存根通常1-2頁)
- 申請費:$100
- 處理時間:當場可取件(檔案調閱約需30分鐘)
建議上午9點前到,避開人潮。我第二次申請時特別選週三早上,從抽號到取件只花40分鐘。
線上申請的隱藏版技巧
都發局其實有提供「線上預約調閱」服務,但藏在官網很裏面:
- 進入臺中市政府都發局官網
- 點選「申辦服務」→「檔案應用專區」
- 填寫「使用執照存根調閱申請書」
不過要注意!線上申請只能預約查檔,最後還是得臨櫃繳費取件。但提前預約有個好處:承辦人員會先確認檔案狀態,避免白跑。
上個月幫朋友申請1950年代的執照存根,線上預約時系統顯示「檔案微縮膠卷待調閱」,承辦人員主動來電告知需3個工作天,省下我現場苦等的時間。
七個常見狀況的應對方法
狀況1:建物地址已整編過
記得同時提供舊門牌號碼!上次遇到位先生堅持用新地址申請,結果承辦調不到資料。後來在申請書備註欄加註「原民生路300巷5號」,馬上就找到了。
狀況2:執照存根遺失
都發局人員透露:「約三成老宅存根已佚失。」這時要改申請「建物第一次登記證明」,需額外調閱地政事務所的建物測量成果圖。
狀況3:非本人申請又沒帶委託書
現場有緊急應變方案:申請人可傳真身分證+手寫委託書,但需註明「與正本相符」並簽名。我見過有位女兒幫住院父親辦理,就是用這方式解決。
狀況4:公司申請執照存根
負責人變更但公司登記未更新?記得備妥商業司的「核准變更登記函」,否則會被退件。某建設公司承辦跟我抱怨過,為此跑了三趟。
狀況5:找不到原始建造執照號碼
教你個小訣竅:翻翻房屋稅單!通常在「課稅標示」欄位會註記。或是到地政事務所申請「建物登記謄本」,上頭都有記載。
狀況6:日治時期建物
需提供「家屋臺帳」或「土地臺帳」編號。建議先去臺中州廳檔案室查閱地籍資料,有位文史工作者分享:「1915年前的資料要轉譯片假名,最好找專業協助。」
狀況7:急需文件但人在外地
可請都發局「郵寄取件」,需附回郵信封。但注意!郵寄可能遺失重要文件,我鄰居就遇到寄送延誤耽誤交屋。承辦私下建議:「重要案件還是親自領取較保險。」
專業人士的真心建議
經手過數百件案例的陳代書提醒:「民國70年前的老宅要特別注意!」當時許多執照存根是手寫登記,可能出現地址誤繕或面積不符。他碰過最棘手的案例是:
「存根記載面積60坪,但實際權狀只有55坪。後來調出當年竣工圖才發現,陽台面積登記方式不同導致差異。」
如果發現數字不符,建議同步申請「竣工平面圖」比對,都發局可一併調閱。
法規小知識:為什麼要存根?
根據《建築法》第71條,使用執照存根需永久保存。臺中市都發局科長解釋:「存根記錄著建物原始合法狀態,是判斷違建與補照的黃金標準。」尤其921地震後,許多民眾靠存根證明房屋原始結構,成功申請到重建補助。
這些細節讓你事半功倍
- 檔案調閱時間:1980年前的紙本存根在烏日檔案庫房,調閱需1小時
- 節省時間技巧:先到地政事務所查好「建號」與「登記日期」
- 委託書注意:需載明「申請影印使用執照存根」字樣,不可只寫「辦理建築相關業務」
- 老文件處理:微縮膠卷調閱需3工作天,急件請提前預約
有次見到老伯伯申請日據時期存根,因年代久遠,承辦人員特別戴白手套處理。那份對歷史文件的尊重態度,讓我印象深刻。
與承辦人員互動的眉角
「申請書上的建號寫錯一位數,我們就得多花半小時重找。」都發局李小姐透露最常遇到的狀況。她建議:
- 地政謄本資料印清楚些
- 用螢光筆標示關鍵資訊
- 備齊證件影本減少櫃檯等待時間
若遇到檔案調閱困難,可以試著提供周邊線索:「我上次申請時,順口提到『屋主過世的祖母叫林罔市』,結果承辦員靠這個名字在索引卡找到檔案!」
特殊案例處理實錄
案例一:祖厝未保存登記
南區林先生遇到棘手狀況:「阿公留下的三合院沒辦過保存登記!」都發局人員教他用「門牌編訂證明」搭配「稅籍證明」,找出民國48年的臨時建造執照存根。
案例二:執照存根姓名音同字不同
西屯區吳小姐申請時發現:「存根上是『黃素真』,但阿嬤身份證是『黃素貞』。」承辦要求補「戶籍謄本」證明親屬關係,再註記更正紀錄。
案例三:商號變更與存根不符
中區老商行的案例更曲折:「存根是『振發商行』,但現在登記是『振發有限公司』。」最後是調出「商業登記變更歷程」才完成申請。
申請後的重要提醒
拿到執照存根影本後記得:
- 核對「發照日期」與「核准字號」是否清晰
- 檢查「都發局騎縫章」是否完整
- 重要案件建議申請「與正本相符認證」
影本有效期限依用途而定:
- 地政登記:半年內有效
- 法院訴訟:開庭前補遞即可
- 銀行貸款:各銀行規定不同(通常三個月)
民眾常問的實務問題
Q:可以跨區申請嗎?
A:不行!執照存根依「原始核發機關」保存。太平區的建物就算現在行政區合併,仍要回臺中市都發局申請。
Q:民國60年前的木造房屋沒有存根?
A:可試著調閱「臨時建築許可」或「門牌編訂清冊」,臺灣大道旁的百年老店就是這樣補證的。
Q:發現存根記載錯誤怎麼辦?
A:備妥「土地登記謄本」與「現況測量圖」申請更正。北屯有案例更正後,房屋稅從營業用變自住用,每年省上萬元。
我的三次申請心得總結
從第一次懵懂撞牆,到後來能幫鄰居解惑,這過程讓我體會到:
「政府檔案不只是紙張,而是承載著家的歷史。」
最後給三個真誠建議:
- 老屋申請多抓半天時間:檔案狀況難以預料
- 帶齊三種身份證明:身分證、第二證件、印章最穩當
- 保持耐心與禮貌:承辦人員其實很願意幫你找解方
記得上次看到對老夫妻,拿著泛黃的執照存根感動地說:「這就是我們結婚時蓋的房子啊!」那一刻突然理解,這些申請手續的意義,遠超過行政程序本身。
臺中市都發局的服務近年進步很多,去年增設「樂齡優先櫃檯」,也開放部分時段免預約查詢。下次你若需要申請,不妨帶著這份經驗分享,相信會更順利。如果有其他特別狀況,也歡迎到都發局使用管理科詢問,他們現場的諮詢服務其實頗為親切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