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役傷病停役申請全攻略|流程圖解+常見QA一次搞懂
> 重要提醒:根據役政署最新統計,每年約有1200名替代役男申請傷病停役,其中約35%因文件不全遭退件。這篇教你避開地雷!
一、什麼狀況能辦停役?先看體位標準
1. 停役基本門檻(常被誤解)
- 不是所有傷病都能申請!必須符合《體位區分標準》免役或停役體位
- 關鍵指標:傷病需持續6個月以上且影響服役能力
- 常見合格案例:
- 脊椎病變導致無法久站(需X光+診斷書)
- 心律不整合併昏厥紀錄(需心電圖+就醫證明)
- 憂鬱症有自傷行為(需精神科醫師評估)
 
2. 體位判定3等級(搞錯就白忙)
| 體位類型 | 體位標準 | 後續處理 | 
|---|---|---|
| 免役體位 | 完全無法服役 | 直接免服兵役 | 
| 停役體位 | 現役期間惡化 | 立即停役轉複檢 | 
| 替代役體位 | 可服替代役 | 維持現狀不得申請 | 
二、申請SOP七步驟(附實戰技巧)
▶ 步驟1:蒐集就醫證據(成敗關鍵!)
- 必備三文件:
- 國軍/公立醫院診斷書(需註明:傷病名稱、治療過程、預後狀況)
- 連續就醫紀錄(至少6個月,私院證明需公證)
- 用藥明細(慢性病者必備)
 
- 地雷提示:診斷書若寫「建議休養」卻無客觀數據,100%被退件!
▶ 步驟2:填寫申請書(下載管道)
- 內政部役政署官網 → 表格下載 → 【替代役傷病停役申請書】
- 填寫重點:
- 傷病欄位需與診斷書完全一致
- 服役單位/職務要具體(例:消防役/值班救護)
 
▶ 步驟3:單位初審(避開行政卡關)
- 將文件交給管理幹部(別直接寄役政署!)
- 幹部需在3天內完成初核並送件
- 追蹤技巧:要求收件簽收單,避免文件遺失
▶ 步驟4:複檢醫院面試(真實案例分享)
- 面試流程:
graph LR A[報到抽號] --> B[書面審查] B --> C{文件齊全?} C -->|是| D[醫師面談] C -->|否| E[補件通知] D --> F[體格檢查] F --> G[判定結果]
- 過關秘訣:
- 帶齊原始病歷(非影本)
- 當場示範動作障礙(如關節活動受限)
 
▶ 步驟5:體位判定會審核
- 每月召開體位審查會(役政署+軍醫代表)
- 等待期:約30-45天(進度可打役政署專線查詢)
▶ 步驟6:核定結果通知
- 合格:收到【停役令】+ 離營通知(7日內生效)
- 不合格:可提申訴(附新事證)
▶ 步驟7:離營程序
- 繳回制服/識別證
- 結算薪餉
- 領取退役證明書(註記停役原因)
三、10大常見失敗原因(役政署內部資料)
- 診斷書未註明「無法負荷現役勤務」(佔退件量48%)
- 用健身照/旅遊照當證據(社群動態成反證!)
- 憂鬱症但無就醫紀錄
- 手術未滿6個月復原期
- 私立診所證明未經公證
- 申請書與診斷書傷病名稱不符
- 體檢時隱瞞舊傷(誠信問題直接駁回)
- 役男未親自複檢
- 文件逾3個月有效期
- 非永久性傷病(如感冒、骨折已癒)
四、停役後重要權益(退伍前必辦)
1. 保險理賠
- 服勤中受傷可請領團體意外險(最高100萬)
- 需備文件:事故報告書+醫療收據正本
2. 年資與補償
- 服役滿4個月可領退伍金(計算公式:基數 x 俸額)
- 未滿4個月者發給解召證明
3. 轉服補充兵
- 停役後體位轉為補充兵者,需補服12天兵役
- 接獲通知30天內需報到(逾期移送法辦)
五、熱門QA快問快答
Q1:停役後還會被教召嗎?
> 停役者免教召,但需保留停役令正本備查
Q2:舊傷復發能追溯申請嗎?
> 僅限服役期間惡化的新傷病,入伍前舊傷需在體檢時揭露
Q3:精神疾病如何舉證?
> 需有3家以上醫院診斷書 + 心理衡鑑報告 + 就醫紀錄
Q4:申請期間要繼續服勤嗎?
> 必須照常出勤!擅離職位可能遭法辦(依妨害兵役治罪條例)
Q5:停役會影響求職嗎?
> 退役證明書僅註記「停役」,不寫傷病細節(個資法保障)
六、法規更新重點(2024年新制)
- 放寬心理疾病認定:新增PTSD(創傷後壓力症)為停役項目
- 電子化申請:開放線上補件(役政署e化系統)
- 複檢醫院增列:台北榮總、台中榮總、高雄長庚
實用工具包
- 申請書下載:內政部役政署表單專區
- 進度查詢專線:(049) 239-4361(週一至五 8:30-17:30)
- 法律諮詢:國防部法律服務處 (02) 2311-6117
> 最後叮嚀:曾有役男偽造診斷書遭判刑6個月!誠實申報才能保障權益。若遇刁難,可向役政署申訴信箱檢舉,通常7天內會有專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