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必懂!BAG007用料清表填寫與變更申請實戰攻略|避免退件技巧大公開

科學園區事業生死線:BAG007用料清表關鍵解析與變更實務

在台灣三大科學園區——竹科、中科、南科營運的廠商,必定對「BAG007園區事業產品單位用料清表」這份文件不陌生。這份看似枯燥的表格,實則牽動企業生產命脈,從環評承諾、原物料管理到擴廠審查皆與其緊密掛鉤。本文將深入拆解填寫要訣與變更陷阱,助企業避開百萬級罰款風險。


第一章:BAG007文件的法規定位與產業影響力

1.1 科學園區管理局的監管邏輯

依據《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16條及《園區事業營運管理辦法》,用料清表是核定事業單位「實際營運是否符合入區投資計劃」的核心佐證文件。管理局透過比對:

  • 原核准產品製造流程(PFC)
  • 化學品使用總量年報
  • 廢棄物產出申報數據
    三者交叉驗證企業是否實質遵守環評承諾。2023年竹科某半導體材料廠即因清表登載不實,遭追繳五年稅務優惠達新台幣2.3億元。

1.2 產業鏈中的隱形門檻

國際大廠(如Apple、TSMC)綠色供應鏈稽核時,常要求下游廠商出示經管理局核備的BAG007文件,確認:

1. 禁用物質管控(如PFAS、REACH SVHC)
2. 衝突礦產追溯(Tin, Tantalum, Tungsten, Gold)
3. 碳排係數計算基礎

未取得有效核備文號者,可能喪失訂單資格。2024年南科某PCB廠即因清表未載明「電鍍液鈷含量」,痛失美系客戶認證。


第二章:單位用料清表填寫的魔鬼細節

2.1 化學品登錄的致命盲區

以常見退件原因「成份標示不全」為例:

  • 錯誤示範:僅填寫「蝕刻液」
  • 正確作法
    
    品名:銅蝕刻液 (Copper Etchant)
    化學成份:
    - 氯化銅(CuCl2) : 28-32% 
    - 鹽酸(HCl) : 8-12%
    - 添加劑A :  **實務警語**:2024年科學園區管理局已啟用「BAG007智能比對系統」,透過AI識別異常波動。企業應建立每季自主查核機制,避免因小疏漏觸發跨年度追繳,才是永續營運的王道之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