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刑人家屬看過來!免奔波申請視訊接見教學

家裡有親友在矯正機關收容,想見上一面總是舟車勞頓?尤其對於住在偏遠地區、年長或行動不便的家屬,每一次探視都是體力與金錢的負擔。好在,法務部矯正署推動的「遠距接見」服務,利用視訊科技讓家屬不必親臨機關,就能與收容人見面。這項服務不僅是科技帶來的便利,更是維繫親情的重要橋樑。究竟該怎麼申請?有哪些眉角要注意?讓我們一起瞭解。

遠距接見是什麼?為什麼對家屬這麼重要?

簡單說,遠距接見就是家屬不用親自跑到監所、看守所或戒治所,只要到指定的地點(例如附近的法院、檢察署、更生保護會據點等),透過視訊設備與收容人進行線上會面。這項服務特別解決了幾項難題:

  1. 地理距離的障礙: 許多收容人家屬住在離監所遙遠的地方,一趟探視可能得花上整天時間,甚至需要過夜。
  2. 經濟與體力的負擔: 交通費、時間成本,對經濟弱勢或年邁、行動不便的家屬來說,實體探視相當吃力。
  3. 時間的限制: 監所固定的接見時段,未必能配合所有家屬的工作或生活作息。
  4. 緊急聯繫的需求: 遇有重要家庭事務需即時溝通,遠距接見提供較快速的管道。

哪些矯正機關有提供這項服務?

基本上,法務部矯正署所屬的監獄、看守所、戒治所、少年觀護所、技能訓練所等機關,都有提供遠距接見服務。不過,具體的辦理地點(家屬端)會依據各機關的合作網絡而有所不同。申請前,最好先向收容人所在的機關查詢,確認哪些地點可供使用遠距接見。

誰可以申請?申請資格一次搞懂

並非所有人都能隨意申請遠距接見,法規有明確的資格限制,主要是保障收容人與其直系親屬、配偶的接見權益:

  1. 直系血親: 收容人的父母、祖父母、子女、孫子女等。
  2. 配偶: 收容人的丈夫或妻子。
  3. 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及二親等內之姻親: 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收容人無直系親屬或配偶,或有其他重大事由),經機關首長核准,兄弟姊妹、伯叔舅姨姑、姪子女、外甥子女、公婆、岳父母、媳婦、女婿等也可能獲准申請。但這需要個案審核,並非通則。
  4. 家屬年齡或行動考量: 若家屬年齡七十歲以上,或持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是懷孕期間,通常會被機關視為優先核准或鼓勵使用的對象。
  5. 初次接見或新收入容人家屬: 有些機關會鼓勵新收容人的家屬,先利用遠距接見瞭解狀況,減少初期的奔波。

重要提醒:

  • 申請人必須是符合資格的親屬本人
  • 申請時需要提出證明雙方親屬關係的文件(如戶口名簿、身分證、戶籍謄本等)。
  • 收容人本身不能主動申請,必須由符合資格的家屬提出申請。

申請前該準備什麼文件?

為了讓申請流程更順利,建議事先準備好以下文件:

  1. 申請人身分證明文件: 國民身分證正本(現場核對用)及清晰的正、反面影本。
  2. 證明親屬關係的文件 (擇一即可):
    • 戶口名簿影本: 需能清楚顯示申請人與收容人的關係。
    • 最近三個月內申請的戶籍謄本: 同樣需包含雙方關係的記事欄位。這是目前最常用也最被機關接受的證明文件。
    • 其他特殊關係證明(如適用於旁系或姻親):可能需要額外的證明文件(如除戶謄本、結婚證書等),最好事先向機關詢問清楚。
  3. 收容人資料: 需知道收容人的全名、編號(身份字號)、所在矯正機關名稱。不清楚編號的話,提供正確的姓名和機關通常也能查詢。

申請方式大解析:線上申請是主流

目前申請遠距接見,最方便且推薦的方式就是透過法務部矯正署便民服務入口網進行線上申請。實體臨櫃申請雖然仍可行,但步驟較繁瑣,耗時較長。

方法一:線上申請(最便捷)

  1. 進入官網: 開啟瀏覽器,前往 法務部矯正署便民服務入口網
  2. 尋找入口: 在網站首頁找到「線上申辦」或「遠距接見」相關的服務連結。
  3. 註冊/登入帳號:
    • 首次使用者需點選「註冊」或「加入會員」。通常需要填寫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電子郵件、設定密碼、手機號碼(用於接收驗證碼)等基本資料。
    • 已有帳號者直接輸入帳號密碼登入。
  4. 填寫申請表單:
    • 登入後,找到「遠距接見申請」功能。
    • 依欄位指示,詳細填寫:
      • 申請人資料: 姓名、身分證號、聯絡電話、地址、電子郵件等。
      • 收容人資料: 收容人姓名、身分證號(或出生年月日)、所在矯正機關名稱。
      • 申請接見資訊: 選擇希望接見的日期時段(系統通常會顯示該機關開放遠距接見的時段供選擇)、選擇家屬端接見地點(從系統提供的合作地點清單中選擇離你方便的地點,如鄰近的地方法院、檢察署或更生保護會分會)。
      • 關係說明: 選擇或填寫與收容人的親屬關係。
      • 上傳證明文件: 將準備好的申請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證明親屬關係的文件(如戶籍謄本影本) 掃描或拍照成清晰圖檔後上傳。檔案格式通常接受JPG, PNG, PDF,大小也有限制(如單檔2MB或5MB內)。
  5. 確認並送出: 仔細核對所有填寫的資料與上傳的文件是否正確無誤,確認後點選「送出申請」按鈕。
  6. 等待審核結果: 申請送出後,系統會產生一組申請案號。機關收到申請後會進行審核(主要審核資格、文件、時段是否可安排),通常需要幾個工作天(建議至少提前3-5個工作天申請,熱門時段更要提早)。
  7. 查詢進度與結果: 登入便民服務入口網,在「申請進度查詢」或「我的申辦案件」中輸入案號,即可查詢審核狀態。核准與否及接見的詳細時間、地點,系統會顯示,同時也會發送電子郵件或簡訊通知到申請人登記的手機或信箱。

方法二:臨櫃申請(較費時)

  1. 前往家屬端接見地點: 直接到你想進行遠距接見的指定地點(如鄰近的法院、檢察署或更生保護會服務處)。
  2. 索取並填寫申請書: 向服務櫃台索取「遠距接見申請書」。
  3. 填寫申請書: 詳細填寫申請人資料、收容人資料、申請接見日期時段、親屬關係等。
  4. 繳交證明文件: 將申請書連同申請人身分證正本(現場核對)及正反面影本證明親屬關係的文件正本(現場核對)及影本一併交給櫃台人員。
  5. 等待審核與通知: 櫃台人員會收件並轉送給收容人所在的矯正機關審核。機關審核後,會將結果通知該服務據點,再由據點人員電話通知申請人核准結果與確切的接見時間。此方式耗時較長,且需跑兩趟(一趟申請,一趟接見)。

預約成功後,接見當天要做什麼?

收到核准通知(無論是線上系統顯示、電子郵件、簡訊或電話通知)後,請務必記清楚核准的日期、時間和指定的家屬端接見地點

  1. 提前報到: 請在預約接見時間的至少15-30分鐘前抵達指定的家屬端接見地點(例如法院的遠距接見室、更生保護會辦公室)。攜帶申請人本人的身分證正本供現場人員核對身份。遲到可能導致接見時間被縮短或取消。
  2. 遵守場地規定:
    • 配合現場人員引導,進入指定的遠距接見室。
    • 通常會要求關閉手機或轉為靜音模式。
    • 保持環境安靜,勿大聲喧嘩。
    • 遵守現場關於物品攜帶的規定(例如禁帶食物飲料)。
  3. 視訊設備操作: 現場會有工作人員協助開啟視訊設備,並連線到收容人所在的機關。操作上很簡單,通常只需面對鏡頭和麥克風即可。
  4. 進行接見: 連線成功後,即可開始與收容人進行視訊對話。請注意:
    • 接見時間限制: 遠距接見的時間通常與現場接見相同,每次約15至30分鐘(各機關規定略有不同),時間到系統會自動切斷。
    • 談話內容規範: 與現場接見一樣,談話內容受監控,禁止談論有礙戒護安全、串供、涉及犯罪或脫逃計畫等內容。也禁止使用隱語、暗號或方言(除非事先申請核准並有通譯在場)。違反規定可能導致本次接見中止,甚至影響未來申請接見的權利。
    • 行為舉止: 保持禮貌,勿有挑釁、謾罵或過於激動的行為。
  5. 結束接見: 時間結束或通話完畢後,配合現場人員指示離開接見室。

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

  • Q:多久可以申請一次遠距接見? A:遠距接見的次數通常會併入該收容人當月或當週的總接見次數計算。各機關對不同收容人類別(如偵查中被告、判決確定受刑人)的接見次數有不同規定。一般來說,遠距接見不會額外增加總次數,只是多一種見面管道選擇。例如某受刑人每月可有3次接見,他可以用3次現場接見,或2次現場+1次遠距,或3次都用遠距(若時段可安排)。詳細次數限制需看收容人所在機關的規定。
  • Q:可以帶小孩去遠距接見嗎? A:可以。但小孩也必須是符合資格的親屬(如收容人的子女),且申請時需在申請表上列出同行未成年子女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接見時需由成年申請人(如父/母)陪同,並攜帶小孩的身分證明文件(如健保卡、戶口名簿)。小孩在接見室也需遵守秩序。
  • Q:遠距接見需要費用嗎? A:目前法務部矯正署提供的遠距接見服務是免費的。家屬只需負擔前往家屬端接見地點的交通費用。
  • Q:申請被駁回常見原因? A:常見原因包括:
    • 申請人不符親屬資格。
    • 證明文件不齊全、模糊不清或無法證明關係。
    • 申請的日期/時段已額滿或該機關未開放。
    • 收容人因違規被限制接見。
    • 資料填寫錯誤(如收容人姓名、編號、機關名稱錯誤)。
    • 申請人曾有違規紀錄(如曾在接見時傳遞違禁品或使用暗語)。
  • Q:遇到緊急狀況(如親屬重病、死亡)怎麼辦? A:矯正機關通常設有「緊急接見」的機制。這類情況不適合用遠距接見申請系統預約,應立即直接電話聯繫收容人所在的矯正機關總機或戒護科,說明緊急事由(可能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如診斷書、死亡證明),請求安排緊急接見(可能是現場或視情況評估是否能用遠距)。機關會依個案狀況快速審核處理。
  • Q:視訊連線品質不好怎麼辦? A:遠距接見依賴網路和設備,偶爾可能發生延遲、斷線或聲音影像不清的問題。若在接見過程中發生,請保持鎮定,立即告知現場服務人員,他們會嘗試重新連線或協助處理。若因技術問題導致接見時間大幅縮短,可向現場人員反映,詢問是否能協助註記或另安排補足時間(但非保證)。
  • Q:忘記帳號密碼怎麼辦? A:線上申請系統通常有「忘記密碼」的功能,輸入註冊時的手機號碼或電子郵件,系統會發送重設密碼的連結或驗證碼。若無法自行處理,可聯繫矯正署客服或該系統的管理單位尋求協助。
  • 重要提醒:禁止事項
    • 絕對禁止在視訊接見時錄音、錄影、拍照或截圖。
    • 禁止攜帶任何違禁品(即使在家屬端地點)。
    • 禁止傳遞任何物品給收容人(包括透過鏡頭展示)。
    • 禁止討論違反監所紀律或法律的內容。
    • 禁止由非申請人本人冒名頂替進行接見。

善用服務,維繫親情不中斷

遠距接見服務是政府運用科技提供的一項重要便民措施,它減輕了收容人家屬的負擔,也讓身陷囹圄的親人,能夠更頻繁地感受到家人的關懷與支持,對於收容人穩定情緒、保持與社會的連結、甚至未來復歸社會,都有正面的幫助。只要符合資格,備齊文件,善用便利的線上申請系統,就能省下寶貴的時間與金錢成本,跨越地理限制,讓親情的維繫不再那麼艱難。建議有需要的家屬,不妨上法務部矯正署的官網查詢詳細規定,或直接致電收容人所在的機關詢問細節,開始嘗試使用這項貼心的服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