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長照服務這樣申請!照顧家中長輩的省時省力懶人包
看著家中長輩年紀漸長,行動或精神體力不如從前,是許多屏東鄉親共同面臨的課題。那份想好好照顧他們的心意,卻常被繁瑣的日常和不知從何下手的資源申請搞得心力交瘁。屏東縣政府提供的「長期照顧服務」(簡稱長照服務),就像及時雨,但你知道怎麼接住這份支持嗎?這份整理,希望能為正在為長輩奔波、尋找資源的你,點亮一盞燈。
屏東長照服務,到底是什麼?
簡單說,這是一套由政府支持,為了協助失能、失智或身心功能衰退的長輩(當然也包括未滿65歲但有相同需求的身心障礙者),能在自己熟悉的家或社區中,獲得必要的生活與醫療照顧服務。目的很單純: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提升受照顧者的生活品質,讓長輩能安心、有尊嚴地在地安老。服務項目非常多元,從幫長輩洗澡、準備餐食、陪同就醫,到專業的居家護理、復健訓練,甚至暫時讓照顧者喘口氣的「喘息服務」,都在範圍內。錢的問題也別太擔心,政府依據個案的經濟狀況和失能程度,提供了相當程度的補助。
誰可以申請?資格條件看清楚
別以為長照服務遙不可及,其實門檻比你想像中更親民。屏東縣民(或實際居住於屏東者),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種狀況,就可以提出申請:
- 65歲以上長者: 經評估有日常生活活動(如吃飯、穿衣、洗澡、如廁、移位)需要他人協助,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如買菜、煮飯、打掃、洗衣、服藥、處理財務、打電話)有困難者。
- 55歲以上原住民: 同樣經評估有上述日常生活活動需求者。
- 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 經醫師診斷為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等)者。
-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者: 不限年齡,但需符合特定失能等級(通常指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
- 未滿65歲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 例如因中風、意外、罕見疾病或其他重大傷病導致失能,經評估確認有長照需求者。
關鍵第一步:撥打1966長照專線
屏東縣的長照服務申請,最直接、也最推薦的方式就是拿起電話,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記得前面加上區域碼08)。這支專線全年無休,有親切的服務人員接聽。你只需要簡單說明家中長輩的狀況(例如:年紀、行動是否方便、有無疾病、目前主要的困難是什麼),以及聯絡人資訊(姓名、電話),就完成了初步的登記。別擔心講不清楚,服務人員都很專業,會引導你提供必要的資訊。
屏東在地窗口:各鄉鎮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除了1966,你也可以選擇直接聯繫屏東縣政府在各鄉鎮市設立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簡稱照管中心)或指定的據點。親自跑一趟的好處是,可以面對面諮詢,順便拿些書面資料回來參考。各中心地址電話在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網站上都能查到,找離家最近的最方便。有些鄉鎮公所或衛生所也有提供諮詢或代收件的服務,不妨先打電話問問。
申請後,會發生什麼事?
完成電話申請或現場登記後,事情還沒結束,但最重要的一步已經跨出。接下來:
- 照管專員聯繫約訪: 照管中心會指派一位照顧管理專員(照管專員) 主動打電話跟你約時間。這位專員會親自到府訪視(或約在適合的地點),目的是深入了解長輩實際的生活狀況、健康情形、失能程度,以及家庭目前的照顧人力、環境和經濟狀況。這個訪視非常重要,是後續核定服務的基礎,請務必預留足夠時間(通常需要1小時左右),並讓主要照顧者和長輩本人(若狀況許可)都在場。
- 專業評估進行中: 照管專員會使用一套標準化的評估工具(稱為照顧需求評估),仔細詢問並觀察長輩在各項生活功能上的表現,例如:是否能自己吃飯、穿衣、走路、上廁所?認知能力如何?有沒有行為問題?有沒有特殊的醫療需求(如鼻胃管、導尿管)?家庭照顧者是否感到壓力很大?居家環境有沒有安全疑慮?請誠實告知狀況,不用刻意隱瞞或誇大,專員需要最真實的資訊才能做出最適切的判斷。
- 擬定專屬照顧計畫: 評估完成後,照管專員會依據長輩的失能等級(分為2到8級,級數越高需求越高)、家庭的期待與實際狀況,以及政府補助的額度(稱為長照需要等級給付額度),初步擬定一份「照顧計畫」。這份計畫會列出建議提供哪些服務項目、每項服務的頻率(例如:一週幾次居家服務、幾小時的喘息服務)、以及預計由哪些合格的長照服務單位來提供。這個階段,專員會充分跟你討論,聽取你的意見。如果你對某些服務安排有疑慮(例如:希望換不同的服務時間、偏好某家特約單位),一定要當場提出來溝通。
- 核定計畫與配對服務單位: 照管專員將評估結果和擬定的照顧計畫送回照管中心進行核定。核定通過後,照管中心會正式發函通知你和長輩(通常是郵寄或電話通知),告知核定的服務內容、額度以及政府補助的金額(部分負擔比例)。同時,照管中心或照管專員會協助你連結特約的長照服務單位。他們手上有一份合格服務單位的名單(像是居家服務機構、日間照顧中心、專業服務單位等),會依據你的地點、需求、以及單位的服務能量,協助媒合適合的單位。
- 服務單位接案與啟動服務: 媒合好的長照服務單位(例如:某居家服務機構)會主動與你聯繫,安排他們的督導員或服務人員到府進行服務前的訪視。這次訪視的目的是更細緻地了解長輩的生活習慣、喜好、服務注意事項(例如:阿嬤不喜歡陌生人碰她的頭、阿公下午一定要睡午覺等),並與你確認具體的服務時間表。雙方簽訂服務契約後,長照服務就正式開始啟動了!服務人員(如居家服務員、護理師、治療師)會按照約定時間到府提供服務。
屏東長照服務,有哪些項目可以選?
屏東縣提供的長照服務項目非常豐富,涵蓋了生活照顧、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以及最重要的照顧者支持:
- 照顧及專業服務: 這是核心項目,費用由政府依據「長照需要等級」和「福利身分別」(一般戶、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提供不同比例的補助,使用者需負擔部分費用(部分負擔比例最高16%)。
- 居家服務: 協助洗澡、穿換衣服、進食、服藥、基本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或就醫、代購物品、準備餐食、家務協助等。由受訓合格的照顧服務員到家中提供。
- 日間照顧: 類似「長輩的幼兒園」,白天將長輩送到社區的日間照顧中心,由專業人員提供生活照顧、健康促進、文康休閒活動、復能訓練及午餐點心等,傍晚再接回家。讓長輩有社交互動,也讓家庭照顧者白天能休息或工作。
- 家庭托顧: 將長輩送到合格托顧家庭(像是保母家),由照顧服務員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提供小規模的照顧服務。
- 專業服務: 包括居家護理(如更換鼻胃管、尿管、傷口護理)、居家物理治療、居家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營養師諮詢、醫師出診等,由相關專業人員到宅服務。
- 到宅沐浴車服務: 對於臥床、行動極度不便的長輩,有專用的沐浴車和專業團隊到府協助全身沐浴,解決洗澡的大難題。
- 失智症照顧服務: 針對失智長輩的特殊需求,提供專屬的日間照顧、團體家屋或到宅服務等。
 
- 交通接送服務: 協助接送失能長輩往返醫療院所(如洗腎、復健、回診),解決偏鄉或無交通工具家庭的就醫困難。需部分負擔費用。
- 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 政府補助購買或租賃必要的輔具(如輪椅、助行器、氣墊床、移位機等),以及進行居家安全改造(如加裝扶手、斜坡、防滑措施、門檻移除等)。有補助額度上限且需事前申請核定,通常每幾年有一次申請機會。
- 喘息服務: 這是給家庭照顧者的救命服務!讓全年無休的照顧者能有短暫休息的機會。分為:
- 居家喘息: 由照顧服務員到家中接手照顧長輩幾小時,讓照顧者能外出辦事、休息或小旅行。
- 機構喘息: 將長輩暫時送到合格的住宿式機構(如護理之家、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接受照顧幾天。
- 日間照顧中心喘息: 讓長輩到日間照顧中心接受白天照顧。
- 喘息服務也有補助額度限制,按長輩失能等級核定。
 
- 其他支持服務: 如營養餐飲服務(送餐到家)、預防失能或延緩失能惡化的社區課程活動等。
屏東鄉親最常問的問題,一次解答!
- 
Q:申請評估需要費用嗎? A:完全免費! 由屏東縣政府提供的照顧需求評估(照管專員到府訪視)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 
- 
Q:服務開始後,我要付多少錢? A:這要看兩件事:1) 長輩的「長照需要等級」(失能程度,2-8級,級數越高給付額度越高);2) 家庭的「福利身分別」(依據所得稅率級距劃分為一般戶、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政府會依據這兩項,決定補助多少比例的服務費用,使用者需要自行負擔一部分(稱為「部分負擔」)。一般戶部分負擔比例最高為16%,中低收入戶為5%,低收入戶為0%。舉例:核定某項服務費用1000元,若為一般戶,你可能只需付160元,政府補助840元。實際費用服務單位會清楚告知。 
- 
Q:我對媒合的服務單位不滿意,可以換嗎? A:當然可以! 你有權利選擇服務單位。如果不適應服務人員的風格、覺得時間安排不恰當、或對服務品質有疑慮,請先與該服務單位的督導反映溝通。若溝通後仍無法改善,可以主動聯繫當初的照管專員或照管中心,提出更換服務單位的需求。屏東縣內有多家合格的特約單位,照管中心會協助你轉介。 
- 
Q:長輩的狀況變好或變差了怎麼辦? A:長照服務是動態調整的!如果長輩經過復能訓練,狀況明顯改善,需要的服務減少;或者相反地,健康狀況下滑,需求增加,請主動告知你的照管專員或服務單位。照管專員會視情況安排重新評估,依據新的評估結果調整照顧計畫和給付額度,確保服務符合長輩當下的實際需求。 
- 
Q:需要準備很多證明文件嗎? A:初次申請時,通常只需要提供申請人(長輩)的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和聯絡人的基本資料。照管專員訪視時會確認基本資料。如果長輩是55歲以上原住民或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請備妥相關證明文件影本(如戶籍謄本註記原住民身分、有效的身心障礙證明)。部分負擔的費用級距認定,主要依據申請人的「綜合所得稅資料」,通常由照管中心透過政府內部系統查調,必要時可能會請你提供相關證明(如低收入戶證明)。不用一開始就擔心文件繁瑣。 
- 
Q:住在屏東很偏遠的鄉下(如獅子、牡丹、滿州),也有服務嗎? A:屏東縣政府非常重視偏鄉長照資源的布建。雖然資源密度可能不如市區,但透過「長照服務特約單位」的拓展,以及「交通接送服務」的補助,努力讓偏鄉長輩也能獲得照顧。1966專線和照管中心會盡力媒合可提供服務的單位。偏鄉地區也積極發展「文化健康站」等在地化服務模式。 
給屏東照顧者的貼心提醒
- 主動開口尋求幫助: 照顧工作是長期抗戰,單打獨鬥太辛苦。長照服務就是政府提供的支援系統,申請它不代表你不孝或不夠盡力,反而是更負責任的表現,讓長輩得到更專業、更穩定的照顧。
- 詳細記錄長輩狀況: 在照管專員訪視前,不妨先簡單記錄一下長輩日常的困難點(例如:早上起床需要人扶、吃飯會掉很多、上廁所要人幫忙擦、晚上會起來遊走好幾次)、用藥情形、就醫狀況。這些具體的描述能幫助專員更精準評估。
- 勇敢表達你的需求與困難: 訪視和討論照顧計畫時,務必把家庭的實際困難說出來。例如:「我白天要上班,無法帶爸爸去復健」、「媽媽很抗拒陌生人幫她洗澡」、「家裡經濟真的有點緊」。照管專員的職責就是依據你的處境,找出最可行的解決方案和資源連結。
- 善用「喘息服務」: 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是長照能否持續的關鍵。請務必把你自己的休息時間也排進照顧計畫裡! 定期使用喘息服務,出去走走、見見朋友、好好睡一覺,充飽電才能走更長遠的路。別等到累垮了才求救。
- 認識你的服務單位督導: 和服務單位簽約後,記下督導的聯絡方式。服務過程中有任何疑問、狀況(如服務員臨時請假、服務內容有調整需求),直接找督導溝通最有效率。
- 定期檢視服務狀況: 服務啟動後,每隔一段時間(如半年或當長輩狀況有明顯變化時),照管中心可能會安排追蹤評估。這也是你主動回饋服務成效、提出調整需求的好時機。
屏東長照的在地資源與特色
屏東縣幅員遼闊,城鄉差異大,縣府也努力發展因地制宜的長照服務:
- 一鄉鎮一日照: 持續布建日間照顧中心,目標讓每個鄉鎮至少都有一個點,方便長輩就近使用。
- 原鄉文化健康站: 在排灣族、魯凱族部落設立「文健站」,提供符合原民文化的照顧服務、健康促進及共餐活動,由在地族人擔任照服員,長輩參與意願更高。
- 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級單位): 在各區域設立整合中心,扮演「長照管家」的角色,協助民眾進行資源諮詢、需求評估、服務連結與追蹤,讓服務更連貫。
- 巷弄長照站(C級據點): 在社區鄰里間廣設關懷據點,提供健康促進、共餐、預防延緩失能課程等,是健康、亞健康長輩的好去處,也是發掘潛在長照需求的前哨站。
- 長照服務專車(行動服務): 部分偏遠地區或資源較少區域,有配置專車提供巡迴服務,將長照資源送到家門口。
遇到問題怎麼辦?權益保障要知道
如果在申請或使用長照服務過程中遇到困難、對服務品質不滿意、或覺得權益受損,你可以:
- 先向服務提供單位反映: 直接找該單位的督導或主管溝通,大部分問題可以在這個層級解決。
- 聯繫屏東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各鄉鎮市的照管中心是主要的管理窗口,可透過電話或親自前往反映問題。
- 向屏東縣政府衛生局長期照護科陳情: 衛生局是長照業務的主管機關。
- 善用1999縣民服務專線: 屏東縣政府1999專線也可協助轉接或陳情相關問題。
-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網站: 網站上通常有長照專區,提供最新資訊、表單下載及申訴管道說明。
屏東長照,讓愛與責任不再沉重
面對長輩的老化與失能,是人生必經的課題。屏東縣的長照服務體系,雖然無法完全消除照顧的辛苦,但它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持網絡,分擔你的壓力,讓長輩能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有品質的照顧。那份對長輩的愛與責任,不該是獨自扛起的重擔。
別再猶豫,也別覺得不好意思。拿起電話,撥打1966,踏出申請的第一步。這通電話,可能就是你照顧路上最重要的轉捩點。讓政府資源成為你的後盾,一起守護屏東長輩的安心晚年,也讓身為照顧者的你,能喘口氣,繼續帶著愛走下去。屏東的陽光很暖,長照的服務,希望能讓你的心,也同樣感受到這份溫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