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張大吉!一人公司線上登記,滑鼠點點就開業
創業的念頭總在腦海盤旋,尤其想自己當老闆、做自己事業的主人翁。以往想到要成立公司,腦海立刻浮現跑不完的流程、填不完的表格、等不完的櫃檯。幸好,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聽見了創業者的心聲,推出了「公司與商業及有限合夥一站式線上申請作業」服務,其中針對「一人有限公司」的線上登記申辦,更是大大簡化了創業的第一步。這篇文章,就想跟你聊聊,如何利用這個便利的線上服務,輕鬆把一人公司的招牌掛起來。
為什麼選擇一人有限公司?
在臺灣,自己出來闖蕩,常見的商業組織型態有「行號」(獨資、合夥)和「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顧名思義,就是由一位股東獨資成立的有限公司。它最大的優點在於「有限責任」——股東對公司的責任,僅限於出資額。也就是說,萬一公司經營遇到大風浪,債務問題不會無限上綱波及到你的個人財產(像是房子、存款)。這點跟獨資行號的「無限責任」有著天壤之別,對創業者來說,等於多了一層重要的保護網。
相較於需要兩位股東以上的傳統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的設立門檻相對單純,非常適合想自己打拼、擁有完整主導權的創業者。決策快速,不必事事與人商量,盈虧也自己承擔,是許多微型創業、專業服務(如設計師、顧問、自由工作者轉型)、電商經營者的首選。
上線前,先確認這些事
別急著馬上點開網站申請,有幾項前置作業得先搞定,線上流程才會跑得順:
- 公司名稱預查: 這是絕對的第一步!你想好的響亮名號,得先確認沒人用過、符合命名規定。同樣透過「公司與商業及有限合夥一站式線上申請作業」網站就能進行名稱預查。記得多想幾個備案名稱,以免心儀的名稱已被登記。預查核准後,會拿到一組名稱保留核准文號,有效期限是六個月,記得在這期間完成登記。
- 營業項目: 想清楚公司主要要做什麼生意?需要參考「公司行號及有限合夥營業項目代碼表檢索系統」來挑選對應的營業項目代碼。至少要選一個「主要」營業項目。挑選時,要注意某些項目可能需要額外的許可(比如餐飲業需要食品業登記、旅遊業需要旅行社執照等),線上登記時系統會提示。
- 資本額決定與存入: 一人有限公司的最低資本額理論上沒硬性規定(除非特定行業),但需足以支應公司初期營運所需。重點來了!資本額需要存入以「籌備中公司名義」開立的銀行帳戶(記得用你預查核准的公司名稱去開戶),並取得銀行出具的「存款餘額證明書」。這是驗證資本最重要的文件。有些銀行提供「線上開戶」服務,可以省去跑銀行的時間。
- 營業地址: 需要一個實際可供登記的營業場所地址。可以是自己的房子(但要注意房屋稅、土地使用分區是否允許登記公司)、租賃的辦公室,或合法的商務中心/共享辦公室地址。線上申請時需要填寫詳細地址,並準備好房屋使用同意書(若地址非股東本人持有)或所有權證明影本。地址會影響未來稅籍登記、公文書送達等。
- 負責人資料: 你就是公司的負責人(董事)。準備好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印章(或使用自然人憑證簽章)。聯絡電話、電子郵件務必填寫正確,後續聯繫都靠它。
- 會計師資本簽證(通常需要): 雖然線上系統簡化流程,但資本額存入後,依照現行規定,通常還是需要委託會計師進行資本額查核簽證(除非資本額極低且在特定門檻下,但實務上多數仍會進行)。會計師會查核你的存款證明,出具「資本額查核報告書」。這份報告是登記必備文件。記得在存款證明開立後儘快聯繫會計師辦理。
登入系統,開始線上登記
前置作業都妥當了?那我們就正式進入「公司與商業及有限合夥一站式線上申請作業」網站吧!建議使用負責人的「自然人憑證」搭配讀卡機登入,這是最方便且可全程線上簽章的方式。工商憑證也可以。如果都沒有,可能就需要列印文件出來用印再掃描上傳,稍微麻煩些。
登入後,選擇「有限公司設立登記」,再選「一人股東組織之有限公司設立登記」。系統會引導你一步步填寫資料,以下是大致的步驟與重點:
- 
基本資料填寫: - 輸入之前名稱預查核准的文號,系統會帶入核准的公司名稱。
- 填寫公司所在地(登記地址)、聯絡地址、電子郵件、電話。
- 填寫資本總額(就是存入銀行的資本額)。
- 選擇公司所營事業(輸入或選擇之前查好的營業項目代碼)。
- 填寫代表公司之負責人(董事)資料:就是你本人,填入身分證字號、姓名、住址、出生日期等,系統會自動帶入部分資料。
- 填寫股東資料:只有你一位,持股數就是總發行股數(通常是每股10元,總股數 = 資本總額 / 10)。線上系統設計很直覺,照著填就行。
- 指定送達代收人:通常是負責人自己,負責接收政府公文書。
 
- 
上傳應備文件: 這是線上申請的核心步驟,務必準備清晰的文件電子檔(PDF或圖檔): - 公司章程: 系統通常會提供範本,你需要根據範本修改(主要是填入公司名稱、所在地、資本額、營業項目、股東姓名及出資額等),修改完成後存成PDF上傳。一人公司章程序相對簡單。
- 股東同意書(董事同意書): 同樣,系統有範本。因為只有你一位股東,這份同意書就是你自己同意設立公司、通過章程、選任自己為董事等事項。下載範本填妥後上傳。
- 董事願任同意書: 表示你同意擔任公司董事。系統範本填妥上傳。
- 登記地址證明文件:
- 若是自有房屋:上傳房屋稅單影本、最近一期房屋稅繳款書影本或建物所有權狀影本。
- 若是租賃房屋:上傳房屋租賃契約影本 及 出租人之房屋使用同意書(同意提供作為公司登記使用) 及 出租人的房屋稅單影本、最近一期房屋稅繳款書影本或建物所有權狀影本。
- 若使用商務中心/共享空間:提供該中心出具的出租/使用證明文件。
 
- 負責人身分證明文件: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資本額證明文件: 銀行出具的「存款餘額證明書」正本掃描檔 及 會計師的「資本額查核報告書」正本掃描檔。這是最關鍵的兩份財務文件。
- 名稱預查核准書: 之前申請名稱預查核准的電子核准函或影本。
- 其他文件(視情況): 如營業項目涉及特許,需上傳相關許可文件影本。
 重要提醒: 上傳檔案時,務必確認檔案清晰、內容完整可辨識,且符合系統要求的格式與大小。模糊不清或缺頁會導致退件補正,反而拖慢時間。 
- 
確認與簽章: 所有資料填寫完畢、文件上傳完成後,系統會生成一份申請書表讓你做最後確認。請務必仔細核對每一項資訊,特別是公司名稱、資本額、地址、負責人資料等,一個字都不能錯。確認無誤後,使用「自然人憑證」在線上進行電子簽章。這一步就等同於傳統的蓋章,具有法律效力。 
- 
繳納規費: 線上簽章完成後,系統會導引至繳費頁面。有限公司設立登記規費是依據「資本總額」分級計算,可以線上信用卡繳費、晶片金融卡轉帳或產生繳款單至超商/銀行繳納。記得在期限內完成繳費,申請才算完成送件。 
送出後,靜候佳音
申請案成功送出並完成繳費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或授權的地方政府)就會開始審查你的案件。整個審查時間依案件複雜度及當時收件量而異,通常約需 數個工作天至一週左右(不含補正時間)。
- 審查中: 可以隨時登入一站式系統查詢案件進度。
- 補正通知: 如果審查人員發現資料有缺漏、錯誤或文件不清楚,會透過系統發送「補正通知」,說明需要補齊或修正的事項。務必在通知期限內儘快補正上傳,否則案件可能會被駁回。保持聯絡的電子郵件暢通很重要!
- 核准登記: 當所有資料都審核通過,你就會收到「公司設立登記核准函」的電子公文(或紙本公文,視申請時選擇的送達方式)。這份核准函,就是你公司正式成立的官方證明!
拿到核准函,接下來要做什麼?
恭喜!你的公司已經合法誕生了。但拿到核准函只是開始,後續還有幾件重要事情必須處理:
- 
刻印公司大小章: 憑核准函去刻製公司印章(公司大章 – 公司名稱章)及負責人小章(董事印鑑章)。建議找合格刻印店。 
- 
辦理稅籍登記: 這是跟國稅局打交道。拿到公司設立核准函後 15天內,務必向公司所在地的國稅局(分局、稽徵所)辦理「稅籍登記」。需要帶: - 公司設立登記核准函影本
- 負責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公司印章(大章)、負責人印章(小章)
- 銀行帳戶資料(未來扣繳稅款用)
- 營業人印章印模單(國稅局提供)
- 租賃契約影本或房屋稅單影本(地址證明)
- 申請書(現場填寫或線上申請) 完成稅籍登記,國稅局會核發「稅籍登記核准函」及最重要的「統一發票購票證」。有了購票證,才能向國稅局購買統一發票(或申請電子發票字軌)。這步驟千萬不能拖,逾期會被罰款!
 
- 
開立公司銀行帳戶: 拿著公司設立登記核准函正本、稅籍登記核准函、公司大小章及負責人身分證,去銀行將之前籌備用的帳戶正式轉為公司營運帳戶(或開立新的公司帳戶)。這是公司金流的核心。 
- 
投保勞健保: 如果公司只有你一位負責人(股東兼董事),且 沒有雇用任何員工,依據現行規定: - 勞保: 負責人不在強制加保範圍,可選擇是否加入「職業工會」投保勞保。
- 健保: 負責人必須以「雇主」身分在自家公司參加「健保」。需在成立後向「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所屬分區業務組辦理投保手續。若之前有依附眷屬在其他單位投保,需辦理轉出。
- 勞工退休金: 負責人非屬勞工退休金條例強制提繳對象。 重點: 一旦公司開始雇用第一位員工(非負責人),就必須立刻為該員工申報參加勞保、健保、提繳勞工退休金(6%),並負責人自己的健保也要在公司投保。這部分法規細節多,務必洽詢勞保局、健保署或專業人士。
 
- 
記帳與報稅: 公司成立後,所有收支都需要有憑證(發票、收據),並按時記帳。無論營業額大小,都需要在規定期限內(通常是隔月15日前)申報營業稅(每兩個月為一期)。每年五月則要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強烈建議在成立初期就委託專業的記帳士或會計師事務所處理帳務及稅務申報,避免因不熟悉法規而觸罰則。稅務是公司經營的重大責任。 
- 
後續維護: 公司地址變更、營業項目增減、增資減資、經理人聘任、改選董事(雖然一人公司通常不會變)、甚至未來如有變更組織(如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或解散清算,都需要再向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辦理變更登記或解散登記。公司大小章、重要文件(章程、股東同意書、登記核准函等)務必妥善保管。 
線上登記的優勢與小提醒
回過頭來看,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推動的這套一人公司線上登記系統,確實帶來許多好處:
- 時間彈性: 24小時都可上網申請,不必配合政府機關上班時間。
- 節省奔波: 免去親跑經濟部或地方政府櫃檯的時間與交通成本。
- 流程透明: 線上填寫步驟明確,可隨時儲存進度。
- 文件電子化: 掃描上傳文件,減少紙本作業。
- 進度查詢: 線上隨時掌握案件處理狀態。
當然,線上申請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數位落差: 需要基本的電腦操作能力,並備妥讀卡機與自然人憑證。
- 文件準備仍需實體作業: 跑銀行存款、找會計師簽證、準備地址證明文件等,這些前置作業還是得親力親為。
- 補正可能拉長時間: 若文件上傳不清或有誤被退件,補正流程仍需要時間。第一次操作建議多預留緩衝期。
- 專業項目仍需諮詢: 對於營業項目涉及特許、複雜的股權規劃、稅務規劃等,線上系統無法取代專業顧問(律師、會計師、記帳士)的建議。
結語:創業,從簡化行政流程開始
成立一人有限公司,是許多臺灣創業者實現夢想的起點。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提供的線上登記服務,確實大幅降低了「成立公司」這項行政流程的門檻與繁瑣度,讓創業者能把更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在產品開發、市場拓展、客戶服務等真正創造價值的事情上。善用這項便民服務,準備好必要的文件與資訊,按部就班完成線上申請與後續的稅務、銀行開戶等程序,你的創業之路,就能更有效率地邁出穩健的第一步。創業維艱,但好的工具能讓開頭不再那麼令人卻步。當你收到那份核准函,別忘了,這只是開始,後續的經營管理、財務稅務、市場挑戰,才是真正的考驗,但也充滿無限可能。祝福每位勇敢的創業者,開張大吉,事業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