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校內學術活動投稿全攻略:學長姐教你避開地雷、一次就上!

國防大學校內學術活動投稿作業全拆解:菜鳥變高手就看這篇!

嘿,各位國防大學的同學(未來的長官們!),是不是又在系辦或佈告欄看到「校內學術活動徵稿」的海報啦?看著那些截止日期跟密密麻麻的規定,是不是覺得頭很痛,想投稿又有點怕踩雷?別擔心!這篇就是專門寫給你們的「國防大學校內學術投稿求生手冊」,學長姐的血淚經驗直接餵給你,讓你避開所有坑,投稿成功率大大提升

為什麼要投稿?不只為了加分而已!

先別管教官或系主任一直催,我們來聊聊投稿對你「個人」到底有什麼好康?絕對不只是期末成績加個幾分那麼簡單:

  1. 練筆超重要! 在學校寫,有老師學長姐幫你看,犯錯成本低。等到畢業後要寫正式報告、計畫書甚至升等論文,那壓力才叫大!校內投稿就是最佳練兵場
  2. 履歷鍍金啦! 想想看,未來不管是爭取進修、派職、甚至是轉換跑道到民間,你的履歷上能多一條「曾於國防大學XX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這專業度跟積極度直接拉滿,面試官眼睛都會亮起來!
  3. 建立人脈起手式! 投稿錄取了,通常要去發表(口頭或海報)。台下坐的可能是指揮官、資深教官、民間學者,甚至是其他單位的厲害軍官。這不就是刷臉卡、混個臉熟的最好時機?搞不好貴人就這樣出現了。
  4. 搞懂自己學到哪! 把課堂學的東西,消化整理成一篇有條有理的文章,是檢驗自己到底懂多少的最好方法。常常寫到一半會發現:「啊,原來這裡我還不太懂!」
  5. 獎金/榮譽加減拿! 很多活動真的有提供優良論文獎金或獎狀!雖然不是天價,但也是對自己努力的一種肯定,不無小補嘛!

投稿流程 Step by Step 大公開!別再霧煞煞

每個學期、不同學院(像是指揮參謀學院、國防管理學院、政戰學院這些)、不同系所辦的活動,細節可能有點不一樣,但核心流程八九不離十

Step 1:睜大眼!鎖定「徵稿啟事」(Call for Papers, CFP)

  • 哪裡找? 這是最關鍵的第一步!來源通常有:
    • 各學院/系所/研究中心官網公告欄: 這是最正式的管道!養成習慣定期去刷你相關系所的網頁。特別是學期初或學期中間。
    • 校內電子佈告欄系統/軍網公告: 學校的電子佈告欄(e-Board)或內部軍網系統一定會貼!每天巡田水是必要的。
    • 系辦公室/所辦公室門口實體海報: 別小看這個!有時網路漏了,實體海報反而先貼出來。經過多瞄兩眼。
    • 系教官/導師/指導教授口頭通知: 老師們通常會第一時間知道消息,上課或Meeting時耳朵豎起來聽!
    • 學會/學長姐群組轉發: 加入系學會或學長姐的Line群,資訊流通很快!
  • 看什麼?超級重點! 看到徵稿啟事,別慌,一字一句看清楚以下這些生死條款:
    • 活動主題與範圍: 這次活動鎖定什麼大方向?(例如:印太區域安全、國防管理創新、軍事心理應用、戰爭史研究…)你的題目有沒有切合主題?硬寫不相干的,第一關就被刷掉了!
    • 投稿資格: 限學生?還是教官、研究生都可以?限定哪個學院或年級?別白忙一場。
    • 重要死線: 這是絕對紅線
      • 摘要截稿日: 通常是先交幾百字的摘要,讓主辦單位初步篩選。
      • 全文截稿日: 摘要過了,才需要交完整論文。這兩個日期差很多,千萬別搞混!
      • 審查結果通知日: 大概什麼時候會知道有沒有上。
      • 修改稿繳交日(如果需要): 有時審查委員會要求修改,再給你一個小死線。
      • 活動舉辦日期: 錄取了,你當天要空出來去發表!
    • 投稿類別: 是寫完整學術論文?還是研究精要/海報發表?兩者格式、篇幅差很大!
    • 文件格式要求: 這超重要!字體(通常是標楷體或新細明體)、字級(12pt)、行距(固定行高或1.5倍行高)、邊界(上下左右各2.5cm常見)、檔案格式(幾乎100%要求.doc.docx,PDF可能不收!)。沒照格式,再好內容都可能直接掰掰!
    • 投稿方式:線上系統上傳(要留意系統開放時間)?還是Email寄到指定信箱(主旨怎麼寫、檔案怎麼命名都有規定!)?看清楚!
    • 審查方式:匿名審查(你的名字不能出現在論文任何地方)?還是非匿名?這影響你寫作方式。
    • 聯絡窗口: 有問題找誰?通常是承辦助教或系辦人員,打電話或寫信問清楚比猜錯好!
    • 版權說明: 投稿通常代表你同意授權活動單位使用(如出論文集),看仔細。

Step 2:火速行動!搞定摘要 (Abstract)

  • 摘要不是作文! 它是一篇論文的精華濃縮版,通常在300-500字左右。審查委員第一眼就看這個決定要不要繼續看全文!
  • 摘要必殺四要素:
    1. 研究背景與目的: 開門見山說清楚你為什麼研究這個?(實務問題?理論缺口?)你想達成什麼目標?
    2. 研究方法: 你用什麼招數研究?(蒐檔案資料?做問卷訪談?搞戰棋推演?建模型分析?)簡單扼要。
    3. 重要發現/預期結果: 你挖到了什麼寶?或預期會得到什麼關鍵結論?(就算還沒寫完全文,也要有預判
    4. 研究價值與意涵: 你這研究對軍事理論、部隊實務、政策制定有啥米路用?講清楚貢獻點。
  • 關鍵字 (Keywords): 通常要選3-5個最能代表你研究的詞彙,方便分類檢索。例如:「不對稱作戰」、「後備動員」、「軍人心理韌性」、「智慧型營區」。
  • 寫摘要秘訣:
    • 精準、專業的語言,廢話少說。
    • 邏輯要超清晰,讓委員一眼看懂。
    • 絕對遵守字數限制! 超過就是扣分。
    • 反覆檢查錯字和語句通順度! 第一印象超重要。

Step 3:全力衝刺!撰寫全文

摘要過了?恭喜!但真正的硬仗才開始!寫全文請把徵稿啟事裡的「論文撰寫格式規範」當聖經拜!

  • 標題:吸睛、精準反映內容。避免太籠統或太冷僻。
  • 作者資訊: 匿名審查的話,絕對不能在本文、頁首頁尾、檔案屬性裡出現你的名字、學號、單位! 通常會另建一個檔(如投稿封面)放作者資訊。非匿名就按規定放。
  • 摘要與關鍵字: 把Step 2寫好的摘要和關鍵字放進來,通常放正文最前面。
  • 正文結構: 這是骨架,一定要紮實
    • 壹、緒論:
      • 研究背景與動機(為什麼重要?)
      • 研究目的(你想搞定什麼?)
      • 研究問題(你具體要問什麼?)
      • 研究範圍與限制(畫清界線,別吹牛)
      • 文獻回顧(相關理論和前人研究整理,展現你有做功課!
      • 研究流程/章節安排(預告讀者你文章怎麼鋪陳)
    • 貳、研究方法:
      • 詳細說明你用什麼方法(質化?量化?混合?)
      • 資料來源(檔案?訪談對象?問卷設計?模型參數?)
      • 分析工具或架構(你用什麼理論模型或軟體分析?)
      • 這部分要具體到讓別人能複製你的研究!
    • 參、研究發現與分析:
      • 把蒐集到的資料、跑出來的結果,有條理地呈現(多用表格、圖表輔助說明,清楚易懂)。
      • 分析!分析!分析! 不是只把數據丟出來,要解釋「這代表什麼意思?」、「為什麼會這樣?」連結回你的研究問題和文獻。
    • 肆、結論與建議:
      • 呼應研究目的: 總結你的主要發現,回答研究問題。
      • 理論與實務意涵: 再次強調你的研究貢獻(對學術界有什麼啟發?對部隊實務有什麼具體建議?)。
      • 研究限制: 誠實說明這研究的不足之處。
      • 後續研究建議: 未來可以往哪個方向繼續深挖?
  •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超級無敵重要! 格式不對,直接暴露你不專業!
    • 格式統一: 國防大學最常用 APA格式 (第7版)Chicago格式。徵稿啟事一定會寫明用哪種!去圖書館網站找格式範例,或直接用Word的參考文獻管理功能(但記得校對!)。
    • 所有正文引用的來源,一定要在參考文獻列出!
    • 參考文獻列出的,正文一定要引用到! 別濫竽充數。
    • 格式包括:作者、年代、文章名、期刊名/書名、卷期、頁碼、出版社/DOI… 一個逗號、一個句點、空格、斜體都不能錯!委員真的會一行一行檢查!
  • 附錄 (Appendix): 如果問卷內容、複雜的統計報表、法規條文全文等太佔篇幅但又有必要,放這裡。
  • 頁碼、頁首/頁腳: 按規定設定好。

Step 4:最後關頭!檢查再檢查

死線快到了很焦慮?但絕對不能省略這個步驟! 很多好文章死在粗心大意!

  • 格式大體檢: 把徵稿啟事的格式要求列成清單,一項一項打勾確認:
    • 字體、字級、行距、邊界 ✔️
    • 標題層次格式(壹、一、(一)、1、(1))是否統一 ✔️
    • 圖表編號、標題位置(圖下表上)是否正確 ✔️
    • 參考文獻格式 100%正確 ✔️
    • 檔案命名方式(例:投稿類別_論文標題_作者姓名.doc) ✔️
    • 匿名審查:確認所有可能暴露身分的地方都刪乾淨了!(包括Word檔案的作者屬性!) ✔️
  • 內容大體檢:
    • 錯別字、漏字、語句不通順: 大聲唸出來,最容易發現問題!或請同學幫忙看。
    • 邏輯連貫性: 論點有沒有前後矛盾?段落銜接順不順?
    • 數據、圖表: 數字有沒有打錯?圖表跟正文敘述對不對得上?
    • 引用正確性: 引用的話、數據,是不是真的是那篇文獻講的?別張冠李戴。
  • Deadline就是Deadline! 寧願早交,不要壓線!系統塞車、網路斷線、電腦當機… 這些衰事不是沒發生過!提前至少24小時交最安心!

Step 5:等待與回應

投稿後就是漫長(其實可能幾週)的等待…

  • 收到審查意見: 通常會有兩種結果:
    • 錄取! 恭喜!可能直接錄取,或要求小幅度修改。請務必在修改稿繳交日前,乖乖改好寄回。
    • 修改後再審 / 退稿: 別灰心!收到審查委員意見(通常是匿名),冷靜下來仔細看
      • 委員的批評有沒有道理?是不是你沒寫清楚?還是真的研究有缺陷?
      • 就算這次沒上,這些意見是超級珍貴的免費指導! 好好吸收,下次投稿或寫畢業論文會更強!
      • 如果要求修改後再審,認真對照意見逐條修改,並寫一份「修改說明」清楚解釋你改了哪裡(在檔案裡用不同顏色標註修改處更好)。展現你的誠意和學習能力。
  • 準備發表: 錄取後,如果是口頭發表,就要開始做簡報、練講了(這又是另一門學問!)。海報發表則要設計製作海報。

國防大學投稿的「眉角」與加分秘技!

知道流程只是基本,以下這些實戰經驗和潛規則,學長姐不講你可能不知道:

  • 選題是關鍵中的關鍵!
    • 緊扣軍事與國防: 這是國防大學!研究金融科技很棒,但最好能連結到「國防採購」、「軍人理財」或「資安防護」。直接探討軍事戰略、部隊管理、軍備發展、軍人福利、軍法實務… 更對味!
    • 結合時事與政策: 探討「全民防衛動員」、「後備改革」、「無人載具應用」、「認知作戰」、「國防自主」… 這類熱門議題,容易引起委員共鳴,也顯現你的關注點貼近實務需求。
    • 務實可行最重要: 學生時間和資源有限,別選「建立太空艦隊的可行性研究」這種超大題目。選一個具體、聚焦的小問題,深入分析,反而容易出彩。例如:「運用社群媒體提升國軍人才招募成效之探討—以XX單位為例」就比「國軍人才招募策略研究」來得具體可行。
    • 善用自身經驗: 如果你是現役軍官生,結合你的兵科專長或部隊經歷(注意保密!),寫出來更有說服力。例如:裝甲兵寫戰甲車維保流程改善、通信兵寫指管系統效能提升。
  • 「文獻回顧」不是抄目錄!
    • 展現批判性思考: 不只是列出誰說了什麼,要比較不同學者的觀點,指出他們的異同、優缺點,以及和你的研究關聯在哪。要讓委員覺得「嗯,這學生有讀懂,而且知道問題在哪」。
    • 鎖定核心文獻: 別塞一堆不相干的文章。找最相關、最有權威性的幾篇深度討論。國防相關報告、政府出版品(國防報告書、立法院報告)、軍校學報、軍事期刊是重點來源!
    • APA/Chicago 格式要練到變反射動作! 格式錯誤會讓委員覺得你很不嚴謹,直接大扣分。
  • 研究方法要「說得通」!
    • 選擇合用的方法: 想了解官兵想法?問卷或訪談可能比純文獻分析適合。想驗證某個作戰概念的效能?戰棋推演或模擬分析可能更直接。方法要能有效回答你的研究問題!
    • 交代清楚細節: 問卷發幾份?有效回收幾份?訪談幾位?對象背景?資料怎麼分析的(用SPSS跑T檢定?內容分析法?)?越透明,可信度越高。
    • 倫理考量: 如果是涉及人的研究(問卷、訪談),通常需要說明如何保護受訪者隱私(匿名化處理)、取得同意等基本倫理原則。
  • 「機敏性」是地雷區!
    • 最高原則:不碰觸國家機密、軍事機密! 這是鐵律!投稿內容絕對不能涉及:
      • 具體的武器參數、部署地點、數量。
      • 詳細的作戰計畫、準則細節(非公開版本)。
      • 未公開的指揮架構、通訊密碼。
      • 涉及個資的內部報告(除非已完全去識別化且經核准)。
      • 對特定高階將領或政策的情緒性、未經查證的批判
    • 拿捏公開資訊的尺度: 引用國防部已公開的新聞稿、報告書、白皮書內容是OK的。引用學術期刊、公開書籍理論也OK。
    • 不確定?寧可保守! 有疑慮的資料或論點,先問指導教官或活動承辦人。安全最重要!
  • 指導教官是你的神隊友!
    • 早點找! 別等寫完才給老師看。從選題、大綱、研究方法就可以開始討論,避免走歪路。
    • 帶著具體問題去問: 別只說「老師幫我看一下」。問「我這個研究方法這樣設計OK嗎?」、「這段的邏輯是不是不太順?」。展現你的思考。
    • 尊重老師的時間: 預約Meeting,提前把要問的東西或草稿寄給老師。別臨時抱佛腳。
    • 虛心接受批評: 老師的意見通常一針見血,就算被電也要忍住,回去好好消化修改。他們是為你好!
  • 「可讀性」很重要!
    • 結構清晰: 善用小標題分段,讓委員一眼掌握你的架構。避免又臭又長沒重點的段落。
    • 文字精煉: 用專業術語,但避免過度艱澀晦澀。句子不要太長太複雜。多用主動語態。
    • 善用視覺輔助: 清晰的表格整理數據、簡明的流程圖說明概念、適當的圖表呈現趨勢,能讓委員更快理解,印象加分!但圖表一定要有標號和標題,且在正文中提及說明。
  • 態度決定高度!
    • 遵守規定是基本: 格式、字數、死線… 按規矩來是最低要求。
    • 嚴謹認真: 錯字連篇、參考文獻亂寫、數據前後矛盾,這些都是態度問題,會讓委員覺得你敷衍。
    • 積極回應: 收到審查意見,無論錄取與否,認真看待。需要修改就全力改好。

菜鳥最常踩的10大地雷!別說我沒警告你

  1. 不看清楚徵稿啟事就寫: 格式不符、主題不符、資格不符… 直接出局!投稿前讀三遍!
  2. 錯過死線: 理由再多都沒用!系統關了、信箱拒收就是掰。提早交!
  3. 匿名審查出包: 忘記刪作者名、檔名有學號、檔案屬性有本名… 違規直接刷掉。交稿前用新檔案,徹底檢查!
  4. 參考文獻亂寫一通: 格式錯誤、漏列、亂列。委員眼中這是「學術不嚴謹」的紅牌!花時間搞懂格式!
  5. 文獻回顧像在抄書: 只有堆砌,沒有綜整、比較與批判。顯得功力不足。
  6. 研究方法交代不清: 怎麼做的?資料哪來的?怎麼分析的?語焉不詳,結果可信度就大打折扣。
  7. 只有描述,沒有分析: 把數據、訪談內容丟出來就沒了。沒解釋「這代表什麼?」、「為什麼?」。論文核心價值不見了!
  8. 結論虛弱或離題: 沒回答研究問題,或建議天馬行空不切實際。虎頭蛇尾。
  9. 錯別字連篇,語句不通: 基本工都沒做好,委員看得痛苦,印象分扣光光。印出來校對或請人幫忙看!
  10. 觸碰機敏資訊或情緒化批判: 這是最危險的地雷!輕則退稿,重則… 自己想像。絕對保守,就事論事!

投稿後續:錄取了,然後呢?

恭喜你過關斬將錄取了!接下來:

  1. 確認發表形式:口頭報告(15-20分鐘常見)還是海報展示?兩者準備方向完全不同。
  2. 口頭報告準備:
    • 做簡報: 精煉論文重點,圖文並茂,字別太多!時間有限,講核心就好。
    • 狂練習: 計時演練,抓順節奏。找同學當觀眾模擬問答。控制時間是基本禮貌!
    • 預想Q&A: 委員或聽眾可能會問什麼?你的研究限制?方法問題?實務應用?先準備好回答方向。
  3. 海報製作:
    • 遵守格式: 活動單位通常會規定海報尺寸(如A0)、版面編排建議。務必遵守!
    • 視覺化設計: 標題醒目、結構清晰(模仿論文架構: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多用圖表、文字精簡。讓人一眼看懂重點。
    • 準備短講版: 會有人走過來問,你要能在1-3分鐘內講完精華。
  4. 活動當天:
    • 服裝儀容整齊(軍常服或活動規定服裝)。
    • 提前到場測試設備(簡報筆、投影、麥克風)。
    • 報告時自信、沉穩,眼神接觸。
    • 回答問題: 聽清楚問題,誠懇回應。不會就說「這部分是我研究的限制,未來可以進一步探討」,別硬拗。
    • 多交流: 這是認識師長、學長姐、其他領域專家的好機會!主動交換名片(如果有的話)或自我介紹。

萬一… 沒錄取怎麼辦?

投稿本來就有競爭,沒上真的不代表你爛!可能是主題不符、名額有限、剛好碰到更強對手。重點是:

  1. 認真看審查意見: 這是最有價值的回饋!委員通常會點出關鍵問題(研究設計、論述邏輯、貢獻度…)。
  2. 找指導教官討論: 跟老師一起看審查意見,分析哪裡可以改進。
  3. 修改! 根據意見好好修改你的論文。
  4. 再投! 改好了,下次有相關主題的活動(校內或校外),再投出去!很多好論文也是修改好幾次才被接受的。千萬別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

結語:投稿是投資自己,穩賺不賠!

在國防大學的校園裡,學術投稿作業看起來好像只是眾多任務中的一項,但它背後的價值遠超過那幾分成績或一張獎狀。它是逼你系統性整理所學的過程,是訓練你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戰場,是磨練你專業寫作與表達的絕佳機會,更是為你未來軍旅或職涯鋪路的隱形資產。

過程一定不輕鬆,從抓破頭想題目、熬夜趕稿、被老師退修、到等待結果的煎熬。但相信我,當你看到自己用心寫的文章被錄取、站上台發表、甚至拿到獎項的那一刻,那種成就感,還有過程中學到的真本事,絕對值得!

把這篇攻略存起來,下次看到徵稿啟事,別再猶豫了!選好題目、搞懂規則、避開地雷、認真寫作、大膽投稿! 國防大學的學術舞台,等你來展現!加油啦,未來的軍事學術菁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