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場地租借全攻略:費用、流程、規定一次搞懂(台東辦活動必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場地租借超詳細攻略!台東辦活動、展覽、研討會看這篇就夠
想知道在台東想找個有質感、設備又齊全的活動場地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史前館)康樂本館絕對是個超棒的選擇!不管是辦學術研討會、教育訓練、藝文展覽開幕、記者會,甚至是公司家庭日或發表會,這裡的空間都很適合。不過,場地要怎麼租?費用怎麼算?申請流程會不會很複雜?有哪些規定要注意?別擔心,這篇超實用的攻略,就是要幫你把所有細節一次講清楚,讓你租場地不踩雷,辦活動更順利!
史前館康樂本館在哪裡?為什麼推薦這裡租場地?
- 地點超方便: 它就位在台東市康樂車站附近,地址是台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1號。不管你是搭火車到康樂站下車走路過來,還是自己開車、騎車,交通都算便利。館內也有提供停車場(不過停車位數量有限,大型活動要特別注意)。
- 環境超有FU: 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就很有特色,周圍環境綠意盎然,整體氛圍就是充滿文化氣息和質感。在這裡辦活動,光是場地本身就加分不少,拍照起來也好看!
- 設備夠專業: 館方提供的場地設備算是相當齊全,基本的投影機、螢幕、音響、麥克風(有線/無線)、燈光、桌椅(不同型式)大多都有。租借前一定要確認清楚你需要的設備清單,並在申請時註明。
- 空間選擇多: 康樂本館有幾個主要的室內租借空間,大小和功能不太一樣,可以滿足不同人數和活動類型的需求(後面會詳細介紹每一個空間)。
- 結合文化資源: 如果你的活動跟教育、文化、歷史或原住民主題相關,在這裡舉辦更是相得益彰。活動空檔,參加者還可以順道參觀博物館的常設展或特展(但要注意,參觀展廳是另外購票的喔,租場地不含門票!)。
哪些空間可以租?詳細介紹看這邊!
康樂本館主要開放租借的室內公共空間有以下幾個,每個空間的特色、適合人數和設備都不太一樣,申請前一定要評估清楚哪個最符合你的活動需求:
1. 第三特展室 (這個空間超常用!)
- 空間特色: 這是一個長方形、挑高的空間,沒有固定隔間,所以彈性超大!你可以根據活動需求,自己規劃要怎麼擺桌椅、舞台、攤位等等。
- 適合活動: 因為彈性高,所以適用性最廣!像是中小型研討會、講座、工作坊、教育訓練、產品發表會、記者會、說明會、頒獎典禮、靜態展覽、市集、同樂會… 幾乎都OK。
- 容納人數 (參考值):
- 如果是用劇院式排法(只排椅子):大概可以坐到 150 – 200人。
- 如果是教室型排法(桌子+椅子):大概能容納 80 – 120人。
- 如果是擺設攤位的展覽或市集:數量就要看攤位大小和動線規劃了。
- 基本設備: 通常包含投影機、投影布幕(或大型顯示器)、基本音響系統(混音器、喇叭)、有線麥克風、無線麥克風(數量有限)、講台、基本燈光控制。桌椅(長桌、方桌、摺疊椅)要另外申請租用數量。
- 電源: 牆邊都有設置插座,但大型活動需要很多電力(像舞台燈光、大量攤位用電),一定要事先告知館方需求,他們才能評估供電是否足夠,必要時可能得自備發電機或申請臨時用電(這會產生額外費用)。
- 空調: 有中央空調。
2. 國際會議廳 (最正式、設備最齊全)
- 空間特色: 這就是一個標準的階梯式會議廳,座位是固定、一排排往後升高的。環境比較正式、專業,視線也比較好,不會被前面的人擋到。
- 適合活動: 非常適合需要正式會議、大型演講、學術研討會(特別是那種有很多人聽講的部分)、專題報告、電影放映會等活動。
- 容納人數: 固定座位大約 156席。
- 基本設備: 這裡的設備通常是最完整的,包括:
- 高階投影系統(可能支援HDMI等輸入)。
- 大型固定布幕。
- 專業音響系統(主喇叭、環繞喇叭等)。
- 多支有線麥克風(主席台、發言台)。
- 多支無線麥克風(講者用、與談人用、觀眾提問用)。
- 講台(通常有內嵌螢幕或提詞機位置)。
- 同步翻譯室(需要提前確認設備狀況及是否需額外付費啟用)。
- 錄影設備(可能需額外申請及付費)。
- 燈光控制系統(可調節會議廳燈光)。
- 會議廳後方通常有工作準備室。
- 空調: 有中央空調。
3. 教育資源中心教室 (適合小型教學、工作坊)
- 空間特色: 這個空間設計就像一般的教室,擺放長桌和椅子,比較適合需要動手做、小組討論、教學類型的活動。
- 適合活動: 小型工作坊、教育課程、培訓班、讀書會、社團活動、小型會議。
- 容納人數: 大約可以容納 30 – 50人(看桌椅怎麼擺)。
- 基本設備: 通常有投影機、投影布幕或大型電視、基本音響(可能只有內建喇叭)、有線麥克風(可能只有1支)、白板或黑板。桌椅是教室型配置。
- 空調: 有冷氣。
⚠️ 超級重要!誰可以申請租借?申請資格看仔細!
不是隨便誰都可以租喔!史前館場地主要是提供給進行跟博物館宗旨相關的活動,或是非營利、教育文化性質的為主:
- 政府機關: 各級政府單位辦活動當然可以申請。
- 學校及學術研究機構: 大專院校、中小學、研究單位辦教育、學術活動。
- 依法設立登記之法人、團體: 這包括:
- 社團法人、財團法人(例如基金會)。
- 文化藝術團體。
- 社區發展協會。
- 非營利組織 (NPO)。
- 公司行號 – 但是!館方通常會審核活動內容。如果是純粹的商業營利活動(例如直銷大會、大量商品銷售),很可能不會通過!比較容易被接受的可能是公司內部的教育訓練、家庭日(非對外開放大量賣東西)、產品發表會(需具備文化、教育或創新元素)或與博物館理念相符的合作案。申請時活動企劃書寫清楚目的和內容非常重要!
- 個人: 個人名義申請通常限制比較多,可能僅適用於學術發表、個人藝文創作展覽(需經審核)等特定情況,且需符合相關規定。一般個人慶生活動通常不行。
📌 關鍵重點:活動性質是核心!
館方在審核時,最看重的就是你的活動內容是否符合「推廣教育、學術研究及文化發展」的目標。申請文件裡,活動企劃書/計畫書一定要寫清楚活動的目的、內容、流程、預期效益,說明它如何符合博物館的宗旨。純商業銷售、宗教佈道、政治造勢等活動,基本上是禁止的。
📝 場地租借申請流程 Step by Step (超詳細版)
租場地最怕流程搞不清楚,資料漏東漏西!照著下面步驟跑,比較不會出錯:
-
事前功課:
- 上網查檔期: 第一件事,先到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官方網站 (記得搜尋全名),找到「場地租借」或「服務設施」之類的專區。這裡通常會有最新的場地介紹PDF檔、收費標準表、以及最重要的「場地使用申請表」和「場地使用切結書」可以下載。仔細閱讀所有規定!
- 確認檔期空檔: 官網上可能會有簡單的場地行事曆可以查詢主要空間(像第三特展室、國際會議廳)的預約狀況,但通常不會太即時。最準的方式是…
- 電話初步詢問: 打電話到博物館的承辦單位(通常是推廣教育組或總務組之類的,官網會有聯絡電話)確認你想要的日期和場地有沒有空。順便可以問清楚當下的申請注意事項和文件要求。記下承辦人的分機和姓名。
-
填寫申請文件:
- 場地使用申請表: 這是主文件,要詳細填寫:
- 申請單位全銜、統一編號(很重要!)、負責人姓名、聯絡人姓名、電話、EMAIL、地址。
- 要租借的場地名稱(例如:第三特展室)。
- 使用日期和確切時間段(例如:113年10月15日 上午9:00 至 下午5:00)。記得包含你的佈置時間和復原時間!佈置和撤場通常也會算在租借時數內。
- 活動名稱和詳細內容(寫清楚點,幫助審核)。
- 預計參加人數。
- 需要館方提供的設備清單(投影機幾台?麥克風幾支?桌子幾張?椅子幾張?講台要不要?電源需求?網路需求?… 列得越詳細越好)。
- 其他特殊需求(例如:需要同步翻譯設備、需要錄影、需要額外用電、需要提前幾天進場佈置大型物件等,都要寫清楚)。
- 活動企劃書/計畫書: 非常重要! 內容應包含:
- 活動緣起與目的。
- 主辦、協辦、贊助單位。
- 活動日期、時間、地點(就是你要租的場地)。
- 詳細活動流程表(時間表)。
- 活動內容說明(講座主題、工作坊內容、展覽規劃等)。
- 講者或參與者名單(如果已知)。
- 預期參加對象及人數。
- 預期效益(如何推廣教育或文化?)。
- 宣傳規劃(如果會對外公開)。
- 經費來源(可簡述)。
- 聯絡窗口。
- 申請單位證明文件:
- 如果是公司行號:要附上公司登記證明文件或商業登記核准函影本、負責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如果是社團/財團法人:要附上主管機關核准立案證書影本、組織章程影本、最近一次理監事名冊影本、負責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如果是政府機關、學校:通常可以用公文申請,或附上機關證明。
- 如果是個人:需附身分證正反面影本,並可能需要額外的計畫說明或作品集供審查。
- 場地使用切結書: 這份文件表示你同意遵守博物館的所有場地使用規定,會負責維護場地、設備,並承擔損壞賠償責任。需要蓋上申請單位的大小章(公司大小章或法人印信)及負責人簽章。
- 場地使用申請表: 這是主文件,要詳細填寫:
-
送出申請:
- 把上面準備好的所有文件 (申請表、企劃書、證明文件、切結書),依照館方指定的方式送出。現在大部分都接受 EMAIL 寄送掃描檔 做為申請,但一定要電話確認承辦人有收到!有些館方可能還是要求紙本郵寄或親送,要問清楚。
- 申請時限: 越早申請越好! 尤其是熱門時段(假日、寒暑假、年底)。館方通常規定要在活動日期的1-2個月前提出申請,有些特殊或大型活動可能需要更早(例如半年前)。臨時申請很難成功!
-
等待審核結果:
- 館方收到你的申請文件後,會進行內部審查,評估活動性質、檔期、場地負荷、是否符合規定等。這需要幾個工作天(可能一週到兩週,旺季更久)。
- 保持聯繫: 期間承辦人可能會打電話或EMAIL跟你確認細節,記得留意。
-
審核通過 & 繳費:
- 如果審核通過,館方會正式發文通知(或EMAIL通知)你核准了,並附上應繳費用明細。
- 費用通常包含:
- 場地使用費: 依不同空間、使用時段(平日/假日/非開放時間)、申請單位身份(政府/非營利/營利)有不同的費率。
- 設備使用費: 你申請的投影機、麥克風、桌椅等設備的租金。
- 保證金: 一定會收! 金額通常是場地費用的50%-100%或一個固定金額(例如一萬元)。這筆錢是確保你會遵守規定、復原場地、沒有損壞設備。活動結束後,經館方檢查確認沒問題,才會無息退還給你(通常需要幾週作業時間)。
- 其他費用: 水電空調費(如果使用時間很長或在非開放時段)、清潔費(如果產生大量垃圾或特殊清潔需求)、臨時用電費、設備操作人員費(如果需要館方專人操作專業設備)、錄影服務費等。這些費用要看你的申請內容而定。
- 繳費期限: 通知上會寫明繳費截止日,務必在期限內繳清所有費用(通常是場地費+設備費+保證金),否則視同放棄租用。繳費方式通常是匯款到館方指定的公庫帳戶,繳完要把匯款證明傳真或EMAIL給承辦人確認。
-
簽訂契約書 (有時會省略,視館方要求): 對於比較大型或複雜的租借案,館方可能會要求簽訂正式的契約書,把雙方的權利義務、費用、使用規範等白紙黑字寫清楚。
-
活動前行前協調會 (大型活動強烈建議): 如果是規模比較大的活動(人數多、設備複雜、流程繁瑣),強烈建議在活動前1-2週,約承辦人和館方相關人員(例如機電、保全)開個行前協調會(可以現場或視訊)。確認:
- 最後進場佈置時間。
- 設備測試時間與方式(投影、音響、燈光一定要提前測試!)。
- 動線規劃(人員進出、貨物搬運)。
- 停車安排。
- 緊急狀況聯絡窗口。
- 復原標準。
- 任何最後的疑問。這步驟能大大降低當天出包的機率!
-
活動當天 – 進場佈置與使用:
- 帶著你的核准文件(或繳費證明)在約定的時間到館方指定的地點(通常是服務台或承辦人辦公室)報到。
- 會有館方人員帶你到租借的場地,並進行設備點交(確認設備數量、狀況)。務必仔細確認,有問題當場提出!
- 開始佈置。嚴格遵守館方規定的進場、撤場動線,通常會有貨梯或特定通道,避免影響其他參觀民眾或損壞館內設施。搬運物品要小心牆面、地板。
- 立即進行設備測試! 發現問題馬上聯繫館方人員處理。
- 活動進行中,務必遵守所有使用規定(後面會詳列)。
-
活動結束 – 撤場與復原:
- 在租借時間結束前,必須完成所有物品撤離和場地復原。
- 復原標準: 要把場地恢復成你使用前的樣子!包括:
- 移除所有你帶來的物品、垃圾、裝飾品、海報(黏貼的痕跡要清除乾淨!)。
- 將館方提供的桌椅歸位(通常是恢復成館方指定的排列方式或集中放置)。
- 關閉所有電器設備、空調、燈光。
- 垃圾處理: 活動產生的所有垃圾,主辦單位必須自行打包帶走處理! 館方通常只提供極少量的垃圾桶。大量垃圾留在現場是會被扣保證金的!
- 設備點交歸還: 通知館方人員檢查場地復原狀況及設備是否完好無損。雙方確認無誤後,會在點交單上簽名。
-
保證金退還: 活動結束,場地復原且經館方確認設備無損壞後,館方會辦理保證金退還手續。這需要行政流程時間(通常數週),款項會退回到你當初申請表上填寫的帳戶。記得確認帳戶資料正確!
💰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場地租借費用到底怎麼算?
費用絕對是租場地最關心的點之一!史前館康樂本館的收費標準會根據以下幾點變動,實際費用一定要以館方最新公告的收費標準表或審核後的通知為準! 這裡提供一般性的說明和估算方向:
-
場地基本使用費: 這是最大宗的費用。
- 場地類型: 國際會議廳通常最貴,其次是第三特展室,教育資源中心教室相對便宜。
- 申請單位身份: 收費標準通常分級:
- 政府機關、公立學校: 通常有最優惠的費率。
- 立案之非營利組織、學術機構: 次之。
- 公司行號、營利團體: 費率最高。
- 使用時段:
- 平日 (週一至週五): 基本費率。
- 假日 (週六、週日、國定假日): 費率通常是平日的 1.5倍到2倍。
- 非開放時間 (例如博物館閉館後的夜間): 費率最高,可能是平日的 2倍或以上,且可能強制加收水電空調費和保全費用。
- 使用時間長短: 收費通常以 “場次” 或 “每4小時” 或 “每日” 為單位計算。超過基本時段會按比例加收。
- 估算範圍 (僅供參考,實際金額差異大!):
- 第三特展室 (非營利組織/平日):可能落在數千元至一萬多元台幣/一場次(4或8小時)。
- 第三特展室 (公司行號/假日):可能從一萬多元到三、四萬元台幣/一場次。
- 國際會議廳:通常比第三特展室再高一些。
- 教育資源中心教室:相對較低,可能數千元起跳。
-
設備使用費:
- 館方提供的每項設備幾乎都要額外收租金!費用依設備不同。
- 常見設備租金 (參考):
- 投影機:可能數百元到上千元/次。
- 螢幕/布幕:可能數百元/次。
- 音響主機/混音器:可能上千元/次。
- 喇叭:可能數百元/支/次。
- 有線麥克風:可能一、兩百元/支/次。
- 無線麥克風:通常比有線的貴,可能數百元/支/次。
- 講台:可能數百元/次。
- 長桌:可能一、兩百元/張/次。
- 摺疊椅:可能幾十元/張/次。
- 設備操作人員費: 如果需要館方人員協助操作專業設備(如複雜音響、燈光、同步翻譯),通常會按小時或按場次加收服務費。
-
保證金:
- 必收!金額通常是場地基本費用的 50% – 100%,或是一個固定金額(例如新台幣 10,000元 或 20,000元)。活動結束檢查無誤後會退還。
-
其他可能費用:
- 水電空調費: 如果活動時間很長(例如整天)、在非開放時段、或使用大量電力(如舞台燈光、大型設備),館方可能會加收水電空調費,按使用時數或估算收取。
- 清潔費: 如果活動產生大量垃圾或需要特殊清潔(例如鋪設地毯、使用大量黏貼物、食物飲料可能潑灑),館方可能會額外加收清潔費用。
- 網路使用費: 如果需要使用館方提供的有線網路或大量無線網路頻寬,可能需付費。
- 錄影/攝影服務費: 若需館方提供專業錄影或攝影服務(如果有此服務)。
- 臨時用電線路費: 需要從遠處拉專用電源時產生。
- 保全加班費: 活動在非正常開館時間舉行,需要額外保全人力時產生。
📜 絕對不能違反!場地使用規定與注意事項 (違規會被扣保證金甚至列黑名單!)
為了維護場館設施、確保參觀品質和安全,館方有一系列的規定,務必嚴格遵守,否則輕則被口頭警告,重則扣保證金、罰款,甚至被列為拒絕往來戶!
-
安全第一!
- 嚴禁煙火: 館內全面禁止吸菸、禁止明火(包括點蠟燭、燒香、金紙等)。如果需要焚香等宗教儀式,絕對要事先取得館方書面同意,並在指定地點用安全方式進行。
- 用電安全: 使用電器設備要符合安全規範。禁止私拉亂接電線。大功率電器(如大型燈光、音響、電熱水器、大量電磁爐)必須事先告知館方評估電力負荷,否則可能跳電甚至引發危險。建議使用有安全標章的延長線。
- 動線暢通: 安全門、逃生通道、消防設備前面絕對不能堆放任何物品!保持所有逃生路線暢通無阻。
- 危險物品: 嚴禁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物品進入館內。
- 結構安全: 佈置時絕對不能破壞或鑽釘牆面、地板、天花板結構。懸掛物品需使用館方同意的方式(例如特定的掛鉤、無痕掛勾),且不能過重。大型背板、看板需有穩固的支架,確保不會傾倒傷人。
- 遵守指示: 活動期間配合館方工作人員及保全的安全管理指示。
-
環境維護:
- 垃圾自理: 活動產生的所有垃圾、廢棄物、廚餘,主辦單位必須在撤場時「全部打包帶走」自行處理! 館方提供的垃圾桶僅供極少量使用。把大量垃圾留在現場是扣保證金的最常見原因!
- 清潔責任: 保持場地清潔。如有食物、飲料潑灑,應立即清理乾淨。復原時需將場地清掃乾淨。
- 禁用汙染物: 佈置時禁用會留下難以清除痕跡的材料(如強力膠、噴漆、油性筆)。黏貼海報建議用美紋膠帶或館方同意的無痕膠,且活動結束後要徹底清除乾淨不留殘膠。使用皺紋膠帶或雙面泡棉膠很容易損傷牆面油漆!
- 保護地板: 搬運重物或設備時,注意保護地板(例如鋪設保護墊)。避免尖銳物刮傷地坪。
- 花草維護: 館區內的花草樹木請勿攀折、踐踏。
-
噪音管制:
- 活動產生的音量(特別是音樂、麥克風擴音)不能干擾博物館其他區域的正常運作和參觀品質,也要符合環保署的噪音管制標準。館方有權要求降低音量。
-
設備使用:
- 愛惜公物: 使用館方設備要小心操作,避免損壞。未經館方人員指導或同意,不得自行操作複雜設備(如主控音響、燈光台)。操作不當導致設備故障或損壞,需負賠償責任。
- 禁止外借設備離館: 租借的設備只能在租借場地內使用,不能帶出博物館。
- 點交確認: 進場和撤場時,務必與館方人員當面點交設備數量及狀況,簽名確認。有問題當場提出。
-
時間管理:
- 嚴格遵守租借時間: 包括佈置時間、活動時間、撤場復原時間。超過時間未完成撤場,館方通常會加收超時費用(非常貴!)。佈置和撤場所需時間要預估充足。
- 準時結束活動: 活動內容應在租借時間內完成。
-
活動內容限制:
- 禁止活動: 嚴禁進行違法、危害公共安全、擾亂秩序、涉及色情、賭博、暴力、歧視、政治造勢、宗教佈道(純粹傳教)、直銷大會(以大量銷售為主要目的)、純粹的商品展銷會等活動。
- 飲食限制: 租借的室內空間通常「禁止烹煮」 (如開火、用電鍋煮飯炒菜)和禁止食用氣味濃烈或易造成髒亂的食物(例如湯湯水水、火鍋、榴槤)。飲用瓶裝水或簡單的茶水、點心(如餅乾、小蛋糕)通常是允許的,但需事先告知館方,且活動後必須徹底清理乾淨。酒精類飲料通常禁止或嚴格限制,需事先申請核准。
- 寵物限制: 除導盲犬等工作犬外,通常禁止寵物進入展廳及租借場地。
- 禁止商業營利行為: 在租借場地內進行未經館方事先書面同意的商業銷售行為(如擺攤賣東西、收報名費、推銷課程/產品)是禁止的。義賣、推廣性質的展示需事先申請說明。
-
保險:
- 對於大型活動或有一定風險的活動,館方可能要求主辦單位自行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並將博物館列為共同被保險人,保單副本需提供給館方。務必確認是否需要投保及最低保額要求。
❓ 場地租借常見問題 FAQ (你想問的這裡都有!)
Q1:租場地有包含博物館的門票嗎?參加者進場要買票嗎? A1:沒有包含! 場地租借費用只包含你租的那個空間的使用權和約定的設備。如果你的活動參加者需要進入博物館的常設展廳或當期特展廳參觀,他們必須另外購買門票才能進入。租借場地通常有獨立的進出動線(例如直接到會議廳或特展室),不需要經過購票大廳,但如果要進展廳,就得出示門票。這點務必在活動通知中向參加者說明清楚!
Q2:可以在租借的場地裡面賣東西或收費嗎? A2:原則上不行! 史前館場地主要提供非營利、教育文化活動使用。未經館方事先書面同意,禁止在租借場地內進行任何形式的商業銷售行為,包括擺攤賣商品、販售課程、收取活動報名費(除非是事先申請核准的研討會註冊費、材料費等)、募款等。如果是公益性質的義賣,或有特殊合作計畫需要展示推廣產品,必須在申請時就詳細說明活動內容、銷售項目、所得用途等,獲得館方正式核准後才能進行。擅自銷售會被制止,甚至終止場地使用權並沒收保證金。
Q3:保證金什麼時候可以拿回來?會被扣錢的情況有哪些? A3: 保證金會在活動結束,場地經館方檢查確認場地已復原、設備無損壞、無違規事項、垃圾已清運完畢後,開始辦理退還程序。由於需要行政流程(請款、簽核),通常需要 2週到1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匯回你的帳戶。常見被扣保證金 (甚至追加賠償) 的原因:
- 場地未復原(留下垃圾、物品、裝潢未拆除、殘膠未清)。
- 設備損壞(需賠償維修或購置費用)。
- 牆面、地板、傢俱等館產有污損或破壞(需賠償復原費用)。
- 超過租借時間未完成撤場(加收超時費)。
- 違反重大規定(如抽菸、用火、噪音過大屢勸不聽、擅自銷售)。
- 未清運大量垃圾(產生清潔代處理費)。
Q4:申請被拒絕的常見原因是什麼? A4:
- 活動性質不符: 活動內容被認定為純商業營利、政治、宗教佈道、違法或不符合博物館宗旨。
- 檔期衝突: 場地已被預訂,或博物館本身有重要活動。
- 申請文件不全或不合格: 證明文件有缺、切結書未蓋大小章、企劃書過於簡陋。
- 申請單位資格不符: 例如個人申請較複雜的展覽但無法提出足夠證明。
- 活動規模或需求超出場地負荷: 例如人數過多、電力需求過大無法滿足、需要大量貨車進出但動線無法配合。
- 安全疑慮: 活動規劃有明顯安全風險(如動火、大型懸掛物安全不足)。
- 過去有不良紀錄: 曾被列為黑名單或有違規未改善紀錄。
Q5:佈置場地有什麼限制?可以自己帶音響燈光嗎? A5:
- 佈置限制: 嚴禁破壞性施工(釘牆、鑽地、噴漆)。懸掛物品需使用館方認可的方式(如特定掛鉤、無痕掛勾),且需事先告知懸掛位置和方式。大型結構物需穩固安全。不能遮擋消防設備、逃生指示和安全門。
- 自帶設備: 可以自帶音響、燈光或其他設備。但是:
- 必須在申請時詳細列出自帶設備的項目、規格、數量、用電量。
- 館方會審核電力負荷是否足夠,可能需額外支付臨時用電費用。
- 自帶設備的安全性和操作由主辦單位自行負責,若導致跳電或損壞館方線路需賠償。
- 進出搬運設備需遵守館方動線和時間規定,避免影響他人。
- 自帶設備不能影響館方既有設備的運作。
Q6:附近有推薦的住宿或餐廳嗎? A6: 康樂本館周邊相對是文教區,大型餐廳和旅館較少,主要集中生活機能要到台東市區(開車約10-15分鐘):
- 住宿: 市區有各種等級的飯店、民宿、商旅。靠近館區的選擇較少,可搜尋”台東市飯店”、”台東火車站住宿”(康樂站下一站)。
- 餐飲: 館內設有餐廳或咖啡廳(但開放時間和供餐內容需確認)。附近有零星小吃店。團體用餐建議預訂台東市區的合菜餐廳、便當店,或考慮外包餐盒到活動場地(需符合館內飲食規定,並負責垃圾清運!)。常見選擇如”台東團體便當”、”台東合菜餐廳”。
Q7:如果遇到颱風或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活動無法舉行怎麼辦? A7: 館方的場地租借規定通常會有「不可抗力條款」。如果因颱風、地震、傳染病疫情等政府宣布停班停課或館方公告休館的因素導致活動無法舉行:
- 可以與館方協商延期舉辦(需視新檔期有無空位)。
- 若無法延期,通常館方會退還已繳納的場地使用費和設備費(或扣除部分行政手續費)。
- 保證金通常會全額退還。
- 但是,主辦單位因活動取消衍生的其他損失(如講師費、宣傳費、交通費、住宿費等),館方通常不負責賠償。主辦單位應自行評估風險,考慮為活動投保相關保險(如活動取消險)。
📌 實用秘笈 & 貼心小提醒
- 搶熱門檔期要快狠準! 尤其是週末假日、寒暑假、年底活動旺季,好場地大家搶。務必提前至少2-3個月申請,甚至更早詢問!
- 企劃書是關鍵! 寫一份清楚、完整、能凸顯活動文化教育價值的企劃書,能大大提高審核通過率。避免內容空泛或過於商業化。
- 預算要抓寬裕點! 除了場地設備基本費,保證金、可能的超時費、清潔費、自備設備或外燴成本、保險費、佈置費、講師費、宣傳費… 雜項很多。總預算至少要比基本場地費多抓50%-100%比較安全。
- 佈置/撤場時間別低估! 實際能用的時間比租借時間短。租借時段一定要把佈置和撤場復原的時間充分算進去。佈置比你想像的耗時!
- 行前協調會很重要! 對於中大型活動,花1小時跟館方相關人員面對面確認所有細節、測試設備、走一遍動線,絕對值得!能避免當天手忙腳亂。
- 垃圾處理方案先想好! 活動會產生多少垃圾?誰負責打包?要丟哪裡?大型活動可能需要事先聯絡清潔公司或確認附近垃圾車時間地點。這是保證金能否拿回的關鍵!
- 找個負責任的現場窗口! 活動當天一定要有一個熟悉整個申請案和館方規定的人擔任主聯絡窗口,隨時處理突發狀況,並負責與館方人員溝通。
- 隨時上史前館官網確認最新規定! 場地租借辦法、收費標準、申請表單都可能會更新,出發前務必再上網或電話確認一次,不要只看舊資料。
結語:善用優質場地,讓活動更精彩!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提供了一個兼具文化質感與專業設備的優質場地選擇。雖然申請流程需要準備文件、遵守的規定也不少,但只要提前做好功課,按部就班申請,並確實遵守館方規範,這裡絕對能為你的教育、文化、學術或合宜的企業活動大大加分。希望這篇超詳細的攻略,能幫你順利搞定史前館的場地租借,辦一場成功的活動!記得,事前溝通越清楚,活動當天越順利! 祝你在台東的活動圓滿成功!
- (資訊更新日期提醒) 本文資訊主要依據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公開之場地租借相關規定整理,但實際辦法、費用、申請表單可能更新,強烈建議申請前務必自行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官方網站」查詢最新公告,或直接電話洽詢館方承辦單位確認,以獲取最正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