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溫暖:長照巴士如何載動失能者的生活希望

臺南永康的陳阿嬤每週最期待星期三早晨。患有中度失智的她,總會提前半小時坐在門邊藤椅,反覆整理衣角。當那輛印著紫色長照LOGO的廂型車緩緩駛進巷口,照服員輕喚「阿嬤,咱來去活動中心畫圖囉!」——這是她少數能離開家門與人互動的時刻。

在臺灣,像陳阿嬤這樣因失能困居家中者超過百萬人。據衛福部統計,近四成失能者因交通問題中斷復健療程。當「出門」成為艱鉅任務,長照交通接送服務便成了串聯醫療與生活的隱形橋樑。

長照巴士是什麼?不只復康巴士的延伸

許多人聽過「復康巴士」,但對「長照巴士」相對陌生。簡單說:

  • 復康巴士:主要服務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
  • 長照巴士:納入長照2.0體系,服務對象更廣,包含:
    • 65歲以上失能老人
    • 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
    • 50歲以上失智症者
    • 失能身心障礙者
    • 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的獨居老人

關鍵差異在於,長照巴士不限定往返醫療院所。只要是長照計畫核定的行程,包括日間照顧中心、社區復健站、輔具資源站,甚至協助參與社區活動都能接送。新北市社會局長照科承辦員林哲緯透露:「我們曾接送臥床阿公到淡水河邊看夕陽,家屬說那是他三年來第一次笑。」

誰能搭上這班車?資格認定實務解析

要使用服務,需先通過「長照需求評估」。各縣市流程大同小異:

  1. 提出申請

    • 撥打1966長照專線
    • 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臨櫃辦理
    • 線上申請(部分縣市開放)
  2. 專業評估 照顧管理專員到府評估失能等級,依「照顧及專業服務額度」核定交通補助。常見誤解是「一定要坐輪椅才能申請」,實際只要符合以下任一狀況即具資格:

    • 巴氏量表60分以下
    • 獨居且工具性日常活動量表(IADL)失能
    • 經醫師診斷失智症CDR量表≥1分
  3. 核定額度 依失能程度每月提供不同趟次補助:

    失能等級 每月補助趟次 自負額比例
    第2級 8趟 16%
    第3-4級 16趟 13%
    第5-8級 24趟 10%

嘉義縣社會局長照督導吳佩娟提醒:「很多人以為補助額度是『車資打折』,其實是先扣抵額度再計算自付額。像雲林縣每趟最高補助190元,超過部分需自費。」

從預約到抵達的服務全貌

實際使用流程比想像中細緻:

▍預約時段 多數縣市採「提前預約制」,需於用車日前3至7天預約。臺中市長照交通合作社經理張文豪分享經驗:「週一上午和週五下午最搶手,建議避開熱門時段。若臨時取消,高雄、屏東會收50元作業費,避免資源浪費。」

▍車輛類型 依使用者需求提供不同車種:

  • 一般接送車:可步行者使用
  • 升降式車輛:輪椅使用者
  • 擔架車:臥床者(需提前告知需求)

▍服務範圍 原則以縣市行政區為界,但跨縣市就醫常見彈性處理。桃園市復康巴士司機陳志明說:「每週固定載阿嬤從龍潭到林口長庚化療,單程40公里照樣服務。但去逛百貨公司就超過服務範圍了。」

▍溫馨服務細節

  • 固定司機制度:減少失智長輩焦慮
  • 到宅協助移位:司機或陪同員協助上下車
  • 車上備有氧氣筒、抽痰機
  • 家屬可隨車(部分縣市限1人)

費用怎麼算?全臺計費模式比一比

長照交通採「部分負擔」制,各縣市收費基準不同:

縣市 基本費(元/趟) 里程費(元/公里) 備註
臺北市 115 12 輪椅車加收50元
新北市 100 10 夜間22:00後加收30%
臺中市 起跳100 5(超過5公里) 偏鄉最高自付額150元
高雄市 90 8 低收入戶免自付額

舉例:從新店到臺大醫院約15公里

基本費100元 + (15km×10元) = 250元
扣除長照補助額度後,使用者自付:250×13%=33元

屏東縣長照交通協會總幹事李美惠強調:「我們遇過家屬因自付33元猶豫是否就醫,其實可申請社福補助。別因小額負擔延誤治療!」

隱形門檻:那些申請卡關的真實困境

看似完善的制度仍有落地難題:

困境1:偏鄉服務量不足
南投信義鄉民王小姐嘆道:「上週三預約週五洗腎,中心說車排滿了,最後拜託鄰居開貨車載阿公下山。」據審計部報告,全臺有9個鄉鎮無特約交通單位,34個鄉鎮僅1家業者。

困境2:時段難以配合
「復健科最晚約診到17:30,但長照巴士最後回程是16:00,趕不上末班車。」臺東家屬陳先生道出無奈。目前僅六都提供夜間服務,且需加價。

困境3:失智長者拒乘
北市聯醫失智症中心社工分享:「曾遇過阿嬤把安全帶當捆繩,掙扎尖叫。後來改派受過失智訓練的司機,車上準備懷舊音樂才改善。」

如何讓服務更順暢?實用經驗談

綜合第一線人員建議:

  1. 預約黃金法則
    「慢性回診最好固定週二上午,容易排車」——新竹司機經驗談
    「突然掛急診時,說『醫師要求住院』比『感冒發燒』優先派車」——彰化照管專員提醒

  2. 乘車準備清單

    • 長照核定函影本(首次搭乘)
    • 健保卡與身份證
    • 安全約束帶(易躁動者)
    • 嘔吐袋與尿布(長途車程)
    • 病歷摘要(跨縣市就醫)
  3. 權益爭議處理管道
    遇服務糾紛可:

    • 向特約單位申訴(車內通常貼有專線)
    • 通報1966要求照管專員介入
    • 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申覆

未來轉動的方向

2023年衛福部推動「長照交通升級計畫」已有新進展:

  • 彈性預約:臺中試辦「長照交通UBER」系統,縮短預約時間至24小時前
  • 車型進化:高雄引進全臺首輛電動升降巴士,減少碳排放
  • 專業升級:2024年起司機需完成20小時失能敏感度訓練

「以前覺得只是開車,現在學會從後視鏡觀察長輩呼吸狀況,發現異狀馬上求助。」參與培訓的基隆司機阿誠說出改變。當交通工具不再只是位移工具,而是承載尊嚴的移動城堡,長照巴士的輪印,正悄悄輾轉出更人本的照顧之路。

這條路上,有家屬在喘息服務中找到片刻寧靜,有長輩在車窗風景中重拾生活期待。或許正如臺灣長照發展協會理事長所言:「長照巴士的方向盤,轉動的不只是里程數,更是失能者與世界的連結距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