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美景這樣用!縣府觀光圖片授權實務手札

走在七星潭岸邊,快門捕捉浪花鑲著陽光的瞬間;立霧溪畔的峭壁雲霧,是攝影師等待數小時的禮物。這些由花蓮縣政府耗費資源拍攝的觀光影像,如今成為推廣地方的重要資產。當民間單位或個人想借用這些珍貴畫面時,該如何合法取得授權?讓我們從實務角度聊聊申請眉角。

一、為什麼需要特別授權?

去年某旅行社因未經許可將縣府空拍圖印製成萬份摺頁,收到存證信函時才驚覺侵權。事實上,所有縣府公開的觀光宣傳影像,無論是官網刊載或活動文宣品,都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縣府觀光處科長陳雅婷強調:「民眾常誤認政府素材屬公共財,但專業攝影作品與航拍影像的創作性受法律保障。」

常見需授權的三大情境:

  1. 商業用途:旅遊書刊、飯店官網、紀念商品設計
  2. 公益推廣:學校教材、社區活動海報、非營利組織出版品
  3. 媒體報導:新聞媒體轉載、專題節目使用

有趣的是,個人社群分享通常不需申請(需標註來源),但若帳號具商業屬性(如導遊粉絲專頁),則仍在規範範圍內。

二、圖庫資源與使用限制

打開「花蓮觀光資訊網」的媒體專區,收錄超過2,600組高畫質影像,分為六大主題庫:

影像類別 特色場景舉例 授權優先級
自然景觀 清水斷崖晨霧、六十石山金針花 ★★★
文化節慶 豐年祭歌舞、太平洋燈會 ★★
特色建築 松園別館、貨櫃屋星巴克 ★★
在地美食 麻糬製程、夜市小吃特寫
體驗活動 泛舟、賞鯨、溫泉體驗 ★★
四季空拍 玉山積雪、縱谷稻浪 ★★★

授權書明確載明的四不原則

  • 不得拼接修改原始地貌(如把清水斷崖P成火山)
  • 不得用於敏感議題(政治文宣、爭議性產品)
  • 不得轉授權第三方(合作廠商需另行申請)
  • 不得去除浮水印與版權標示

觀光處承辦員林哲緯分享案例:「曾有文創業者將太魯閣峽谷合成到馬克杯,峽谷比例扭曲遭檢舉,最終需下架產品。保持景觀真實性是基本要求。」

三、申請流程實戰解析

步驟1:確認申請資格

  • 個人:身分證影本+使用計畫書
  • 企業/團體:立案登記證明+授權代表身分證
  • 政府單位:機關公文(免收規費)

步驟2:線上填單

進入花蓮縣政府觀光處網站的「文宣圖像申請」專區,需填寫三份核心文件:

  1. 授權申請表:勾選使用範圍(網路/印刷/影音)、預估發行量
  2. 圖片清單:註明圖檔編號(如HL-2023-MT-015)
  3. 切結書:承諾遵守使用規範

小技巧:同時申請多張圖片時,用Excel列出編號與用途說明,可加速審核

步驟3:送件與審查

線上送件透過「花蓮縣政府e服務」平台,或紙本親送至縣府觀光處(花蓮市府前路17號)。審查重點包括:

  • 影像使用是否符合縣府觀光定位
  • 發行管道是否妥適
  • 有無扭曲原意風險

步驟4:繳費與取件

審核通過將收到繳費通知單,費用依用途分級:

使用類型 單張費用 備註
非營利用途 免收 需標註「花蓮縣政府提供」
地方創生商品 500元 年產量限1,000件以下
商業出版物 1,500元 依發行量級距加乘
全國性廣告 3,000元 需註明露出期間

繳費後3工作天取得授權書,電子檔同步寄至申請信箱。

四、避開五大常見錯誤

  1. 誤區:網路下載就能直接用
    縣府官網圖片僅供瀏覽,另存圖片使用仍屬侵權。去年就有民宿業者將官網夜景圖設為訂房網封面,遭開罰2萬元。

  2. 誤區:註明出處即可免授權
    正確流程應先取得授權,再依要求標示。某出版社在封面加註「照片由花蓮縣政府提供」卻未申請,仍構成違規。

  3. 誤區:申請一次永久有效
    授權書載明有效期限(通常1-3年),過期需重新申請。跨縣市聯合行銷案若包含花蓮影像,需單獨取得授權。

  4. 誤區:修改幅度小就不違規
    即使僅調色或裁切,未經許可是為「不當修改」。曾有設計師將慕谷慕魚溪流調成螢光藍,遭要求撤稿。

  5. 誤區:學術用途完全免責
    論文發表若涉及商業出版(如學術期刊收費下載),仍需完成申請程序。

五、特別情境處理建議

急件申請怎麼做?

遇展覽檔期等緊急需求,可撥打觀光處專線(03)823-0751,提供「緊急事由證明」加速審查。但需注意:

  • 審核時間可縮短至2天(原需5天)
  • 限已公開圖檔申請
  • 需親自至縣府領取授權書

歷史檔案調閱

想使用1980年代東大門夜市舊照?需另填「歷史影像調閱申請」,部分檔案存放於縣府檔案室,調閱期約10天。早期黑白照片掃描檔不收費,但需加註「花蓮縣政府檔案室典藏」。

自費委託拍攝

若現有圖庫無合適素材,可提出「專案拍攝委託書」。縣府合作攝影團隊將評估可行性,費用依拍攝難度計價(如空拍案約1.5萬元起)。完成作品著作權歸縣府,申請單位取得優先授權。

六、延伸資源活用術

想讓授權圖片發揮最大效益?不妨搭配這些免費資源:

  • 主題圖文包:下載「太魯閣登山攻略包」含10張精選圖+文字介紹
  • 社群素材庫:節慶專區提供FB封面尺寸圖檔
  • 地理標註檔:部分空拍圖附GPS座標,方便製作旅遊地圖
  • 色票提取服務:來信索取影像主色系RGB值,確保文宣色調和諧

縣府每年更舉辦「影像授權加值工作坊」,教導運用技巧。去年參與的文創業者張小姐分享:「學會將海岸景觀轉化為幾何圖形,開發出授權圖衍生的印花布料,省下自行採景成本。」

七、縣府協力創作計畫

為擴大影像資源,縣府推動「共創圖庫計畫」:攝影師授權縣府使用10張作品,可換取1年內不限次數免費使用縣府圖庫。計畫上線半年已收錄:

  • 在地攝影家提供縱谷四季系列
  • 外國旅客拍攝的巷弄美食特寫
  • 水下攝影師紀錄的東海岸珊瑚礁

這些作品同樣開放公眾申請使用,形成資源正向循環。觀光處長張志翔表示:「今年將開放『主題徵圖』,入選作品除授權費,還可獲縣府輔導開發文創品。」

當你站在牛山呼庭的草坪上,鏡頭裡的海天一色不只是風景,更是需要被尊重的文化資產。透過合法授權程序,我們既能守護創作價值,也讓花蓮之美以更妥適的方式傳播。下次按下快門前,不妨先思考:這份美好,該如何被妥善分享?

申請窗口服務時間:週一至五 08:30-12:00/13:30-17:30
線上申請系統:花蓮觀光資源整合平台
文件諮詢專線:(03)823-0751(撥打前建議先查閱常見問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