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地政暖服務:行動不便長輩的到府身份核對新選擇

當不動產登記遇上行動難題:豐原地政的到府身分核對

陳小姐的父親年過八旬,去年中風後行動不便,名下位於神岡區的一塊農地想辦理繼承登記。面對需本人到地政事務所核對身分的規定,全家陷入焦慮。直到鄰里長告知:「豐原地政有到府服務!」這項被許多民眾稱為「行動地政」的便民措施,正悄悄改變臺中市山城地區不動產登記的生態。

臺中市豐原地政事務所管轄範圍涵蓋豐原、神岡、潭子、大雅等區,轄內高齡人口比例逐年攀升。傳統登記流程中,「親自到所核對身分」環節,對行動不便者形成巨大障礙。為此,該所依據《土地登記規則》第40條授權,制定「到府核對身分服務」機制,將櫃檯服務延伸至民眾家中。

誰能申請這項貼心服務?

這項服務主要適用三類對象:

  1. 年長者與身心障礙者:65歲以上長輩或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經醫師評估外出確有困難者。
  2. 重大傷病患者:正在接受重大疾病治療(如癌症化療、重大手術恢復期),無法外出者。
  3. 特殊境遇家庭:因天然災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行動受限者。

值得注意的是,單純的「工作繁忙」或「交通不便」並不符合申請條件。服務核心精神在於解決「生理上無法到所」的根本困難,而非取代常規辦理管道。

服務流程全解析

事前準備階段:

  • 確認案件類型:目前適用「到府核對」的案件限於「須權利人或義務人親自簽章」的登記類型,常見如:所有權移轉登記(買賣、贈與、繼承)、抵押權設定、印鑑登記/變更/證明等。
  • 備齊基本文件:應備文件與臨櫃申請完全相同,包括身分證正本、印章、相關證明文件(如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契約書等)。建議先電洽豐原地政登記課(04-25260105轉9)確認清單。

正式申請步驟:

  1. 提出申請:於預定登記日前至少3個工作日,由本人或代理人填妥「登記案件到府核對身分服務申請書」。取得方式有三:
    • 官網下載:臺中市政府地政局網站 > 豐原地政事務所 > 表單下載專區
    • 臨櫃索取:豐原區中山路XX號1樓服務台
    • 電話申請:告知承辦人員郵寄申請書
  2. 檢附證明:隨申請書附上「醫師診斷證明書」正本(註明行動不便原因及期間)或「身心障礙證明」影本等佐證文件。
  3. 遞交申請:可採臨櫃、傳真(04-25288803)或電子郵件方式遞件。建議上午送件以利作業安排。
  4. 專人聯繫:地所收到申請後,承辦人將於1個工作日內電話聯繫申請人,確認服務時間、地點及注意事項。通常安排在申請後第3至5個工作日進行家訪。

到府服務當日:

  • 兩名地政人員(其中一人具登記審查資格)攜帶職員證及專用文件抵達約定地點。
  • 核對申請人身分:確認身分證正本與本人相符。
  • 確認登記意願:詳細解讀登記文件內容,確保申請人完全理解法律效果。
  • 簽名蓋章:由申請人在登記申請書、契約書等文件指定欄位親自簽名或蓋章。
  • 製作核對紀錄:填寫「到府核對身分紀錄表」,載明時間、地點、核對過程,並由申請人及地政人員共同簽認。
  • 文件收執:提供受理收據或相關證明。

後續處理:

  • 地政人員將簽章完成的文件攜回事務所,後續審查、計費、繕發權利書狀等流程與一般案件無異。
  • 申請人可透過「臺中地政e服務」APP或網站查詢辦理進度。

民眾最關心的五大疑問

Q:到府服務需要額外付費嗎? A:完全免費。此為政府機關提供的便民服務,不收取任何服務費或交通費。僅需依規定繳納登記規費或書狀費。

Q:家屬可以代為簽署文件嗎? A:絕對不行。到府核對的核心目的就是確認「本人意願」,所有需親自簽章的文件,必須由申請人本人在意識清楚狀態下完成。地政人員會評估當事人精神狀態,若無法明確表達意願,將中止程序。

Q:偏遠地區如東勢、新社也能申請嗎? A:豐原地政轄區皆可申請。但服務範圍限於豐原、神岡、潭子、大雅四區。若戶籍或土地位於東勢、石岡、新社、和平等區,應向轄管的「東勢地政事務所」提出需求。

Q:預約時間能否指定晚間或假日? A:目前服務時間配合機關上班日(週一至週五上午8:00-下午5:00)。考量同仁安全及勤務調度,暫不提供夜間及假日服務。特殊情況可個案協商。

Q:委託代書辦理還能用這項服務嗎? A:可以。代書協助準備文件後,可於申請書「代理人」欄位填寫資料,並由代理人協調服務時間。但核對身分及簽章環節仍需權利人/義務人本人親自參與。

隱藏版服務亮點

  • 預審制度:擔心文件準備不齊?可先將資料傳真或電郵至地所,承辦人預先審查,減少到府時發現缺件的窘境。
  • 跨所合作:若申請人戶籍在臺中市他區(如北屯、西屯),但土地位於豐原轄區,豐原地政可協調戶籍地地所協助核對身分,免去長途奔波。
  • 印鑑證明延伸服務:配合到府核對,可同時申請「印鑑登記」或「印鑑證明」,一次解決多項需求。特別提醒:印鑑章需於地政人員見證下親自蓋用才生效。
  • 無障礙溝通:聽語障人士可透過手語視訊服務(需提前申請)或文字溝通方式完成意願確認。

如何提高申請成功率?

根據豐原地政第一線人員經驗,避免申請被退件的關鍵在於:

  1. 證明文件時效性:診斷證明書開立日期需在申請日前一個月內,明確記載「行動不便,難以外出」等字樣。
  2. 地址正確性:務必填寫實際服務地址(如安養中心、醫院病房),避免人員到達找不到地點。
  3. 聯絡暢通:申請後保持手機暢通,錯過承辦人確認電話可能導致服務排程延後。
  4. 文件完整性:雖可後補文件,但基本身分證明、申請書正本缺一不可。
  5. 提前量充足:熱門時段(如年底繼承潮)建議提前5-7天申請,確保人力調度無虞。

真實案例:到府服務的溫度

住在潭子區聚興里的林奶奶(92歲),因髖關節骨折臥床,名下土地需辦理分割繼承。子女原打算用救護車接送辦理,估算費用逾萬元。透過里幹事轉介申請豐原地政到府服務,兩名女承辦人帶著行動式印表機、文件夾登門,在病榻邊輕聲解讀文件內容,林奶奶以拇指蓋指印完成手續。家屬感動表示:「沒想到公部門能做到這種程度!」

另一案例是旅居美國的張先生,為處理豐原區老家祖產,委託在台姪子辦理贈與登記。受贈人(其姪)因嚴重憂鬱症無法出門,醫師開立證明後申請到府核對。地政人員特別選擇患者情緒較穩定的午後時段進行,全程降低音量避免刺激,順利完成登記。張先生越洋致信感謝:「這項服務解決了海外台人的大難題。」

未來發展與公民建議

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到府核對需求預期將成長三成以上。豐原地政正研議兩項升級方案:

  1. 線上視訊核對:針對文件簡單案件,試辦以視訊方式確認身分及意願,縮短等候時間。
  2. 到院服務專案:與區域醫院(如衛福部豐原醫院)合作,於復健科或長照病房設置臨時服務點。

民眾若希望服務更完善,可透過市政信箱建議:

  • 延長預約時段彈性
  • 擴大增列適用對象(如獨居長者)
  • 簡化診斷證明格式要求

豐原地政事務所主任曾公開表示:「到府核對不僅是服務,更是實踐居住正義的環節。讓每位市民,無論身體狀態如何,都能平等行使財產權利。」這項政策背後,體現的是公部門服務思維從「方便管理」到「以人為本」的典範轉移。

當不動產遇上行動限制,不再是無解的難題。一紙「到府核對身分申請書」,串聯起地政人員的腳步與民眾的需求,讓冰冷的登記制度,長出溫暖的翅膀。這項服務持續在豐原、神岡、潭子、大雅的土地上,寫下以人為本的治理新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