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力量,守護權益:籌組工會的每一步
最近公司調整排班制度,沒人問過我們的意見?薪資凍漲三年,資方總說景氣不好?當個別勞工的聲音被忽略,你可能需要更強大的發聲方式——工會。 在臺灣,籌組工會是《工會法》賦予勞工的基本權利,但多數人對實際操作充滿疑問。這篇分享將拆解從發想到登記的完整過程,避開常見陷阱,讓集體力量真正落地生根。
一、為什麼需要工會?不只是抗爭工具
當同事們在茶水間抱怨: 「加班費又被算錯了…」 「新規章根本變相減薪嘛!」 這些日常累積的不滿,其實指向同個核心:勞資話語權不對等。
工會的本質是協商平台。根據勞動部統計,2023年透過團體協約爭取到的年度調薪幅度,平均比非工會企業高出1.8%。我認識的電機工程師阿誠就是實例。他們公司過去三年績效獎金發放標準模糊,去年成立工會後,首份團體協約就明訂:「年盈餘15%用於獎金分配」,今年六月,他首次領到看得懂計算方式的獎金。
法律給你的三張王牌
- 協商權:《團體協約法》明定,工會可要求資方就勞動條件進行協商
- 保護傘:《工會法》第35條禁止雇主因參加工會活動解僱勞工
- 資訊權:可依法要求公司提供經營狀況資料作為協商基礎
二、籌備期:從零到三十人的關鍵行動
第一步:確認適法性
不是所有工作者都能組工會!先檢視身份:
- ✅ 適用對象:依《勞基法》僱用的勞工(含部分工時)、公教人員
- ❌ 排除對象:軍人、國安人員、政府機關首長
發起人小組運作實務
別急著召開大會! 建議先找3-5位核心成員組成發起小組:
graph LR
A[隱密溝通] --> B[分析公司結構]
B --> C[草擬章程草案]
C --> D[徵求連署]實際案例:某連鎖餐飲員工小琪的經驗 「我們用加密群組討論,避免被主管察覺。先調查各分店不滿現狀的同事,鎖定30位潛在成員。最有用的是製作『QA懶人包』,解釋『參加發起不會被解僱』的法律保障,消除大家恐懼。」
章程起草重點
別直接套用網路範本!需特別注意:
| 條款 | 常見地雷 | 建議寫法 | 
|---|---|---|
| 會員資格 | 限定正職員工 | 明訂「含部分工時人員」 | 
| 經費來源 | 僅寫「入會費」 | 增列「定期會費比率」 | 
| 幹部選舉 | 未規定補選機制 | 註明「出缺時30日內補選」 | 
記得在草案最後加上「本章程未盡事宜,依工會法及相關法令辦理」
三、正式申請:跑流程的魔鬼細節
籌備會議怎麼開才有效?
時間點:連署達30人後15日內召開
致命疏忽:某科技公司工會因「會議通知未註明章程討論事項」,被勞動局退回補正,延誤兩個月。  
會議必備四文件:
- 簽到冊(正本留存)
- 會議紀錄(逐項記錄表決結果)
- 章程逐條表決票
- 首屆理監事選舉票
祕訣:選舉時採用「分區提名」!製造業工會常犯的錯誤是幹部集中在總廠,導致分廠會員參與度低。某汽車零件廠的做法是:「按廠區分配理事名額」,讓各單位都有代表。
向主管機關送件清單
準備這些文件時,最容易出錯的是事業單位證明:
- 申請書(勞動局官網下載最新版)
- 章程正本(發起人簽名處需親簽)
- 會議紀錄正本
- 理監事名冊(附聯絡電話)
- 會員名冊(身分證字號、職稱、到職日)
- 發起人勞保明細(近半年)
- 雇主登記證明(可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
送件痛點破解:
- 會員名冊個資欄位缺漏→ 勞動局通常給3天補正期
- 章程條文抵觸法令→ 事前到地方勞動行政科免費諮詢
- 雇主拒提供登記資料→ 附上「無法取得聲明書」即可
四、突破資方壓力的實戰策略
當主管「約談」發起人時
高雄某石化廠課長在籌組期間被叫進副總辦公室:
「公司這麼照顧大家,有必要搞對立嗎?」
應對心法:
- 不爭辯 → 「我們理解公司立場,但這是法定權利」
- 不承諾 → 「需和夥伴討論後再回應」
- 留證據 → 用手機錄音(不需告知對方)
合法反制手段
若遭遇:
- 調動發起人職務
- 無故扣發績效獎金
立即行動:
- 向勞動局申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
- 同時發存證信函聲明權益
- 召開記者會(需經會員表決)
 
2022年知名案例:台北物流公司以「業務緊縮」解僱工會理事長,勞動部裁決委員會判定違法,雇主不僅須復職,還得支付薪資補償78萬元。
五、成立後首年生存指南
錢從哪裡來?
初期經費規劃表:
pie
    title 工會經費來源比例
    “入會費(每人500-1000元)” : 35
    “月會費(薪資0.5%)” : 50
    “捐款” : 10
    “其他” : 5帳務透明是信任基礎!每月在佈告欄公布收支明細,並用雲端表格共享給會員。
避免內部分裂的機制
新竹某電子廠工會的慘痛教訓:首任理事長挪用會費買名車。他們後來修章新增:
- 超過5萬元支出需經理事會過半同意
- 監事會每季委託會計師查帳
- 開設「工會專戶」禁止個人提款
協商戰術手札
第一次團體協商怎麼談?參考紡織工會祕書長的做法: 「我們先做『員工痛點排行榜』問卷,發現前三名是:加班換補休過期、特休難批准、夜班津貼過低。聚焦這三項優先協商,三個月內就簽成第一份協議。」
六、當你覺得走不下去時
去年幫客運司機籌組工會的過程中,發起人阿明差點放棄: 「連續三次會議不到法定人數,經費見底,公司放話要關閉休息室…」他們轉折的關鍵是:
- 拍攝3分鐘短片「為什麼我們需要工會」
- 在交接班時段播放
- 設置免洗帳號的線上表態系統
兩週內會員從31人增加到67人。現在他們每季舉辦「家屬日」,用凝聚力對抗分化。
結語:力量始於共同選擇
工會不是萬靈丹,但它是改變勞動遊戲規則的入場券。當你看見同事被不合理對待卻選擇沉默,其實正在放棄讓工作環境更好的可能。從今天起,試著問身邊夥伴:「如果我們一起提出方案,會發生什麼事?」答案,就在行動中展開。
勞動部工會登記諮詢專線:0800-085-151
各地方勞動行政機關提供免費法律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