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變身實錄:臺中船主必知的改造申請關鍵眉角
當漁船需要新面貌:改造背後的現實考量
沿海的鐵鏽味混著柴油引擎的氣息,是臺中港區特有的日常。王老闆拍著他那艘二十年老夥伴的船舷苦笑:「這艘竹筏載過三代人,現在連引擎震動都像老人咳嗽。」許多在地船主正面臨相同困境——老舊漁船性能衰退卻捨不得淘汰。臺中市政府農業局開放的漁船筏改造申請,正是為解決這類困境而生。
改造不只是外觀翻新,更涉及安全與法規紅線。去年梧棲漁港就有船主私自加裝起重設備,結果遭裁罰新臺幣十五萬元。關鍵在於:任何涉及船體結構、動力系統或作業設備的更動,都必須通過正式申請程序。
申請資格的三道門檻
1. 船舶證明文件
- 有效漁業執照:需在效期內且無違規未結案件
- 船舶檢查證書:須經航政機關核發且未逾定期檢驗期限
- 特殊案例:繼承或買賣未滿三個月者,應檢附所有權移轉證明
去年清水區林姓船主申請時,因漁業執照剩餘效期不足六個月遭退件。承辦人員私下提醒:「執照效期最好保留一年以上,避免改造期間證照過期。」
2. 改造範圍限制
許可改造項目採負面表列,常見允許項目包括:
✓ 引擎更新(同馬力或減馬力) ✓ 船體結構補強(不改變主尺寸) ✓ 安全設備升級(消防、救生系統) ✓ 環保設施加裝(油水分離器、垃圾儲存櫃)
絕對禁止項目則用紅字標示於申請書首頁:「嚴禁增加船艙高度、變更船舶主尺度或增設未經核可的機械設備」
3. 船籍所在地要求
申請船舶必須設籍於臺中市轄區,且主要作業漁港為梧棲、松柏或五甲漁港。外縣市船籍若長期停泊臺中港,需先辦理船籍移轉手續。
文件準備的魔鬼細節
核心三文件缺一不可
- 船舶基本資料表:需與漁業執照登載完全一致,特別注意「船舶統一編號」欄位應與船身烙印編號相符
- 改造計畫書:
- 應附比例尺1:50的改造部位施工圖
- 材料強度證明(如更換船板需檢附材料檢驗報告)
- 施工廠商營利事業登記證影本
 
- 切結書範本:
本人切結本次改造工程不涉及船舶主尺度變更,所有施工項目均符合《小船管理規則》第32條及《漁船運搬養殖活魚管理辦法》相關規範。如有不實願負法律責任。
切結人:___(親簽蓋章) 中華民國○○○年○○月○○日
易疏忽的輔助文件
- 委託代辦時需附授權委託書正本(須經法院或漁會認證)
- 柴油引擎更新應檢附排煙檢測合格報告
- 電路系統改造需附船舶電工證照影本
大甲林姓船主去年因忽略電工證照要求,來回補件耗時兩週。農業局承辦科員建議:「非標準化設備改造,最好先帶施工圖到漁業科預審。」
實務申請五部曲
階段一:書面送件
臨櫃送件至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36號(農業局漁業科),每週三下午開放預約諮詢。建議採用「雙件送審制」:正本送農業局,副本先經區漁會核章,可減少補件機率。
階段二:現場會勘
收件後7個工作天內,農業局將組會勘小組登船檢查。重點查核項目包括:
- 改造部位與設計圖相符度
- 船舶穩定性測試(模擬載重狀態)
- 消防通道是否受阻
- 新裝設備固定強度
沙鹿陳姓船主分享經驗:「會勘當天最好準備船舶原始藍圖,委員特別看重改造部位與原結構的接合方式。」
階段三:許可核發
通過會勘後,將核發「漁船筏改造施工許可證」,有效期限九十日。特別注意:許可證需張貼於施工現場明顯處,去年有船主因未張貼遭勒令停工。
階段四:施工監督
關鍵施工節點需主動申報:
- 船體開切割前24小時
- 主要結構焊接完成時
- 設備安裝定位後
王老闆提到教訓:「引擎基座焊接完沒通知檢驗,後來被要求剖開驗收,多花三萬元補強。」
階段五:竣工查驗
完工後十日內申請複驗,需準備:
- 施工前後對照照片
- 設備原廠保證書
- 無違規切結書 驗收通過後將換發新漁業執照,舊照同時註銷。
船主常踩的四大法規地雷
地雷一:規格認證迷思
「同樣200匹馬力引擎直接換裝應該沒問題?」這是常見誤解。臺中港去年就有兩起案例因新引擎轉速規格不同,導致船舶穩定性計算失效。法規重點在於:動力系統更新需重新計算船舶穩定性,非單純看馬力數值。
地雷二:施工廠商資格
非所有造船廠都能承接改造工程。依據《臺中市漁船筏改造管理要點》第6條,廠商需具備:
- 工廠登記證(船舶修造業)
- 三年內無重大工安紀錄
- 至少一名乙級以上船體技術士
地雷三:環保設備陷阱
常見違規是安裝未經認證的油水分離器。農業局列管的合格型號清單每季更新,去年第三季就淘汰五款舊型號。船主應主動索取「船舶污染防治設備認證清冊」,避免裝設失效設備。
地雷四:臨時停航申報
改造期間船舶需辦理停航登記,但多數船主忽略「每月5日前需申報動態」的規定。去年有船主因連續三個月未申報,遭處新臺幣九千元罰鍰。
隱藏版便民服務
預審諮詢管道
每週三下午2:00-5:00開放免預約諮詢,攜帶改造設計圖至陽明街辦公室,可獲初步修改建議。去年透過預審的案件,平均縮短審查時間十四天。
跨局處協辦機制
涉及特殊設備安裝時,農業局將啟動聯合審查:
- 消防設備→消防局協審
- 無線電系統→NCC頻率審核
- 冷凍系統→環保局冷媒查核 梧棲林姓船主安裝超低溫冷凍櫃時,透過此機制三天取得三單位許可,比自行申請快兩週。
老船再生補助
設籍二十年以上漁船申請改造,可同步申請「漁船安全設備更新補助」,最高補助新臺幣十二萬元。關鍵在於改造許可核准後三十日內要提出申請,逾期視同放棄。
當申請卡關時
補件處理技巧
收到補件通知時,注意公文末的「承辦人員分機號碼」,直接聯繫可釐清模糊地帶。龍井張姓船主分享:「承辦人曾口頭提醒在設計圖用紅筆標註修改處,補件一次就過。」
異議申訴途徑
若對審查結果有異議,可依《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漁業行政處分陳述意見要點》提出申訴。實務上準備兩項材料最有效:
- 其他縣市同類型改造核准案例
- 造船技師公會出具的技術可行性報告 去年大安區有船主據此成功翻案,將艙口高度限制放寬十五公分。
成功案例的實戰啟示
梧棲漁港「海豐號」的改造經驗值得參考:
- 分段申請策略:將全船改造拆解為「船體結構補強」與「動力系統更新」兩階段申請,降低審查複雜度
- 預留法規緩衝:引擎馬力原可提升至250匹,但主動維持原220匹規格,避免重新計算穩定性
- 善用聯合審查:同步申請冷凍系統更新,透過跨局處審查縮短三十天流程 完工後油耗降低三成,魚艙保冷時間延長兩倍,年度檢驗更取得「優級船舶」標章。
港邊修船老師傅說得直白:「合法改造就像替老夥伴辦新身分證,麻煩但值得。」與其事後被開罰單,不如踏實走完申請程序。當漁船發出平穩的引擎聲駛離港區,那才是永續作業的安穩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