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停復業登記全攻略:老闆必懂的暫停營業與恢復營業關鍵步驟!
> 真實案例警示
> 台中某小吃店去年因疫情暫停營業,老闆以為「關門就不用辦手續」,結果被國稅局追繳全年營業稅,還因未辦停業登記挨罰3萬元!這告訴我們:公司暫停營業不是關門就沒事,搞懂停復業登記才能保護你的血汗錢!
一、什麼是停業登記?什麼情況非辦不可?
(1) 停業登記的法定定義
根據《商業登記法》第18條,只要你的公司行號打算停止營業超過1個月,就必須向主管機關辦理「停業登記」。這裡的「停業」不是指週休二日或年假,而是計畫性中止營業活動的狀態。
(2) 一定要辦停業的4種狀況
- 暫時歇業:店面裝修、轉型調整超過30天
- 季節性生意:像泳具店冬天休業、果農休耕期
- 負責人因素:生病住院、出國進修等長期無法經營
- 重大事件:疫情影響、供應鏈中斷等被迫停擺
(3) 不辦停業的慘痛代價
- 繼續被課稅:國稅局照樣寄稅單,營業稅/營所稅照算
- 罰鍰轟炸:依《商業登記法》第33條,最高罰5萬元
- 政府抽查風險:經發局突擊檢查發現未停業,直接開罰
- 信用破產:銀行發現異常營運狀態,可能抽銀根
> 業界老手提醒
> 很多老闆以為「沒開發票=停業」,錯!只要沒辦正式登記,在政府眼裡你就是在營業,該繳的稅一毛少不了!
二、停業登記實戰教學:5步驟搞定申請
▶ STEP 1:停業事前準備清單
| 必備文件 | 注意要點 | 
|---|---|
| 公司大小章 | 有限公司用公司章+負責人章,行號用負責人章 | 
| 停業計畫書 | 寫明停業起迄日期、停業原因、復業規劃(超過6個月要附說明) | 
| 最新核准函 | 最近一次公司變更登記核准函影本 | 
| 債權人同意書 | 若停業超過6個月,需債權人同意(免用統一發票小規模可免) | 
▶ STEP 2:線上/臨櫃申請流程
線上申請(最快3天核准)
- 登入「公司與商業一站式申請」網站
- 填寫「停業登記申請書」
- 上傳停業計畫書掃描檔
- 用工商憑證簽章送件
臨櫃辦理(需跑兩個單位)
graph LR
A[準備申請文件] --> B[向縣市經發局送件]
B --> C[經發局核准停業]
C --> D[向國稅局申報停稅]
D --> E[取得停業核准函]▶ STEP 3:停業期間7大生存守則
- 稅務處理:停業核准後10日內向國稅局辦停稅,註銷統一發票購票證
- 勞健保關鍵:
- 員工少於5人:可留保但須繼續繳費
- 員工資遣:需通報勞工局並給付資遣費
 
- 租金解套:憑停業核准函與房東協商減租或暫停租約
- 牌照稅:車輛辦理停駛免繳稅
- 水電瓦斯:申請基本費計價,省下80%費用
- 銀行協商:出示核准函談貸款寬限期
- 商標專利:注意權利維護期間,避免失效
▶ STEP 4:停業期限潛規則
- 最長3年:一次核准最長停業1年,可申請延長2次
- 逾期未復業:主管機關可直接廢止登記(公司就沒了!)
- 提早復業:隨時可申請復業,不用等停業期滿
三、復業登記重點拆解:重啟生意的關鍵操作
(1) 復業時機判斷原則
當你準備好:
- 重新僱用員工
- 恢復進貨或生產
- 開始接訂單/提供服務
- 店面重新開張
切記! 必須在「實際營業前」完成復業登記,開張後才補辦會被罰!
(2) 復業申請3大地雷區
| 地雷行為 | 正確做法 | 
|---|---|
| 用舊發票營業 | 向國稅局重新領購發票,舊發票已失效 | 
| 忽略地址變更 | 若換地點經營,需先辦地址變更登記 | 
| 忘繳欠稅 | 復業前需清繳停業期間的房屋稅/地價稅等固定稅費 | 
(3) 復業登記實戰流程
必備文件清單
- 復業登記申請書(經發局網站下載)
- 原停業核准函影本
- 負責人身分證影本
- 公司/商號大小章
- 繳清稅費證明(地方稅務局開立)
線上申請步驟
- 登入「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
- 點選「復業登記」填表
- 上傳繳稅證明掃描檔
- 用工商憑證簽章送件(3工作天核准)
臨櫃辦理訣竅
- 先跑國稅局:申請復業稅籍+領購發票
- 再跑經發局:送復業申請書
- 領取核准函:務必保留正本(銀行貸款必看)
四、停復業Q&A:老闆最常踩的10個坑
Q1:停業期間還要繳營業稅嗎?
看稅目! 營業稅/營所稅免繳,但房屋稅、地價稅、牌照稅照繳。若名下房屋出租,租賃所得稅也逃不掉。
Q2:停業時員工怎麼處理才合法?
兩條路:
- 留職停薪:簽訂書面協議,暫停勞健保(員工自行加保)
- 依法資遣:給付資遣費+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符合就業保險給付)
Q3:停業超過3年怎麼辦?
公司會被廢止登記! 若想保留公司,可在第3年屆滿前申請「展延停業」,需附具體復業計畫書(如市場分析、資金規劃)。
Q4:復業後發現公司登記被撤銷?
立即補辦「撤銷廢止登記」申請,需準備:
- 負責人切結書(說明未復業原因)
- 繳納罰鍰(通常5,000-10,000元)
- 補齊停業期間的年度報告
Q5:停業時接到訂單能偷做嗎?
絕對不行! 接單營業卻未辦復業登記,被抓到視同「無照營業」,最重罰50萬!曾有網拍業者停業期間接單出貨,被國稅局追稅加罰30萬。
五、專家建議:停復業的3個黃金策略
(1) 停業時機選擇術
- 淡季停業:服務業選農曆年後、製造業選Q4傳統淡季
- 節稅停業:年度結算前評估,避免虛耗年度行政成本
- 避開查稅期:別在每年3-5月營所稅申報期停業(易被重點稽查)
(2) 復業省錢密技
- 免規費復業:停業6個月內復業免收500元登記費
- 發票增量:復業首月向國稅局申請調降發票用量(降底稅負擔)
- 租稅優惠:復業首年可適用「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租稅減免
(3) 法規風險體檢表
定期檢查:
- [ ] 停業期限是否快到期?
- [ ] 房屋稅單是否按時繳納?
- [ ] 公司地址是否有人收政府公文?
- [ ] 銀行貸款寬限期是否將屆滿?結語:停業不是結束,而是再出發的準備
辦妥停復業登記,不只是遵守法規,更是保護創業資產的關鍵動作。全台每年超過8,000家企業因忽略登記細節吃悶虧,別讓你的心血白費!這份攻略幫你避開95%的常見錯誤,下次暫停營業時,記得:「先登記,再關燈;要開張,先辦證」!
> 最後提醒
> 各縣市經發局都有免費商工輔導員,預約諮詢再送「停復業檢查表」,與其自己摸索被罰,不如讓專業的幫你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