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額被高估怎麼辦?申請減免查定營業額的實戰分享

每當收到稅捐機關寄來的「營業稅查定課徵核定通知書」,許多小規模營業人總會心頭一緊。尤其是當通知書上核定的營業額遠高於實際經營狀況時,那種無力感就像肩上突然壓了千斤重擔。在臺南經營傳統豆花店的陳老闆就有過切身之痛:「去年受疫情影響,明明三個月幾乎沒營業,稅單卻照著往年標準核定,當下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遇到類似狀況,您完全可以主動出擊。這篇分享將帶您了解如何透過減免查定營業額申請,讓稅負更貼近真實營業狀況。

什麼是查定營業額?哪些人會受影響?

查定課徵的運作邏輯

當您每月平均銷售額未達新臺幣20萬元時,稅捐機關會認定為小規模營業人,採用「查定課徵」方式計算營業稅。稅局會綜合考量:

  • 營業所在地段等級
  • 行業類別參考標準
  • 店面面積與設備規模
  • 以往申報紀錄 核發每三個月一期的營業稅繳款書(通常於2、5、8、11月寄發)。

為什麼核定額常與實際有落差?

「開店頭兩年,我的核定額都比實績高30%以上。」在臺中經營手作文創店的林小姐道出許多人的心聲。常見落差原因包括:

  1. 行業標準僵化:傳統行業參考值未隨消費型態改變
  2. 特殊事件未反映:如店面周邊長期施工影響人流
  3. 季節波動未計入:冰品店冬季營業額自然銳減
  4. 新創事業蜜月期:開業初期客源尚未穩定

哪些情況能申請減免?關鍵資格解析

根據《營業稅法》及稽徵實務,符合以下情境可提出申請:

不可抗力因素

  • 天然災害:颱風/水災導致無法營業(需提供災損照片或公所證明)
  • 公共工程影響:捷運施工封路逾30日(附工程公告文件)
  • 疫情管制:防疫要求暫停營業(如衛福部公告)

經營環境重大變化

  • 商圈沒落:主要客源遷移(附區域人口統計或空店率資料)
  • 同業競爭加劇:周邊新增同質店家(提供新設登記公示)
  • 原料短缺:關鍵物料斷鏈影響產能(採購合約佐證)

特殊狀況範例

去年高雄某社區麵包店因瓦斯管線更新停氣15天,店主王先生提供:

  1. 瓦斯公司施工通知單
  2. 停業期間監視器畫面截圖
  3. 原料採購量對比表 成功獲准調降當期核定額40%。

五步驟完成申請:從準備到遞件實戰

步驟1:確認申請時效

  • 黃金期:收到核定通知書次日起30日內
  • 逾期補救:有正當理由可附切結書說明
  • 定期檢視:建議每期繳款書都核對核定金額

新北曾有位餐車業者因搬遷未收到稅單,超過半年才發現被高額核定。經提供郵局退件紀錄與新租約,仍成功爭取重審。

步驟2:備齊三類關鍵文件

文件類型 必備項目 準備技巧
基礎表單 營業稅減免申請書 至國稅局網站下載最新版(代號:RD-01)
營業證明 進銷項紀錄簿

銀行存摺收支頁
POS系統銷售報表
擇一提供即可,需有連續日戳
佐證資料 現場照片(含日期浮水印)

第三方證明文件
特殊事件新聞報導
多角度佐證效果最佳

步驟3:選擇適合的申請管道

臨櫃辦理

  • 攜帶文件至所在地國稅局分局
  • 即時補正優勢:承辦員直接指導缺漏
  • 適合:首次申請者、複雜個案

郵寄申請

  • 掛號寄至「所轄稅捐稽徵處」
  • 信封註明「申請減免查定營業額」
  • 寄件前影印全套文件自存

線上辦理

  1. 登入電子稅務入口網
  2. 點選「線上申辦」→「稅務行政」類別
  3. 上傳掃描文件(PDF/JPG格式)
  4. 取得案件編號追蹤進度

步驟4:掌握審查重點

稅局實質審查時最重視:

graph LR
A[營業額下降幅度] --> B[與佐證資料的關聯性]
C[資料真實性] --> D[是否有矛盾跡象]
E[不可控因素] --> F[非經營不善導致]

曾有位申請人被發現減免期間仍密集在社群媒體宣傳新品,導致申請遭駁回。切記資料間邏輯一致性是成敗關鍵。

步驟5:追蹤與後續處理

  • 14個工作天內會收到書面審核結果
  • 核准後:下期繳款書直接按新額度計算
  • 駁回時:附件會註明補正方式或複查管道

避開三大常見錯誤:前輩血淚教訓

錯誤1:情緒性陳述取代具體數據

「生意真的很差!」這類主觀描述無助審查。應改為: 「本季平均日客流量35人(附店內監視器畫面截圖),較去年同期62人下降43.5%」

錯誤2:佐證資料缺乏時間標記

所有照片、文件都需明確顯示日期。有位申請人提供施工照片卻無日期,最後靠Google街景車的歷史圖資才補強證明。

錯誤3:忽略延續性影響

若施工期達半年,應分段申請。曾有理髮店因一次申請六個月減免,但後期已恢復營業卻未主動申報,遭追繳稅款加罰鍰。

申請核准後的重要提醒

重新核定不代表永久適用

稅局核准減免通常以一期(三個月)為原則。若影響因素持續存在,記得在下一期繳款書寄發前再次提出申請。

營運回升應主動申報

當您發現生意明顯好轉時,建議主動提供新事證申請調升。這不僅避免未來補稅風險,更能建立與稅局的互信關係。臺中一位誠實申報的茶飲店主,後來申請展店就獲得快速審核通過。

保存完整紀錄的長期效益

養成每日記錄銷售額的習慣,三年內這些資料都可作為未來申請依據。有位經營二十年的小吃攤主,就因保存完整帳冊,在商圈沒落時成功連年調降核定額。

特殊情境的處理技巧

短期停業的聰明做法

若計畫裝潢暫停營業:

  1. 事前向稅局報備停業期間
  2. 張貼明顯停業公告(拍照存證)
  3. 保留裝修合約與付款紀錄 可避免被按原標準核定。

季節性波動的因應之道

賣冰品的張老闆採取「差異化申請」策略:

  • 夏季:接受原始核定額
  • 冬季:提供氣溫紀錄與原料採購量申請減免 三年來均順利核准,稅負更合理。

遇到申請駁回怎麼辦?

先別急著爭執,可採取理性三步驟:

  1. 解讀駁回理由:常見如「資料不完整」、「佐證力不足」等
  2. 補強關鍵證據:依審核意見補充新事證
  3. 申請複查:收到駁回通知30日內提出

高雄有位民宿業者首次申請因未提供訂房紀錄被駁,補上Booking.com平台報表後,第二周即獲准減免。若複查仍維持原處分,可依法提起訴願。

維護自身權益的日常準備

建立稅務健康日記

每月固定檢視:

  • 營業額波動是否超過15%?
  • 是否有新增影響經營的外部因素?
  • 相關證明文件是否齊備?

善用免費諮詢資源

各區國稅局提供:

  • 稅務諮詢專線:0800-000-321
  • 小規模營業人輔導課程
  • 臨櫃預約專人解說服務

結語:化被動為主動的經營智慧

面對查定營業額爭議,與其抱怨稅負不公,不如積極掌握申請減免的知識與技巧。就像在臺東經營農產加工坊的李小姐所說:「自從學會正確申請方法,三年來合理節省近十萬元稅金,這些都是能投入產品研發的活水資金。」

當您下回收到稅單時,不妨靜心核對實際營業狀況。若發現明顯落差,記得您握有法律賦予的申請權利。妥善運用本文分享的實務經驗,讓稅負真實反映您的經營成果,正是臺灣中小企業主展現的韌性與智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