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功衛生所幼兒評估表填寫實錄:臺中爸媽的安心筆記

走進軍功衛生所:幼兒評估表的溫暖實踐

午後的東山路上,軍功衛生所淺綠色招牌透著寧靜。櫃檯前年輕母親抱著兩歲幼兒,指尖正游移在「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未滿七歲幼兒家長評估表」的方格間。這份淡黃色文件,原是冷冰冰的行政流程,卻在衛生所護理師輕聲解說中,化作守護成長的溫柔儀式。

評估表背後的設計思維

翻開三頁評估表,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將幼兒發展分為五個關鍵面向:粗動作如跑跳攀爬、精細動作包含握筆摺紙、語言溝通從單字到完整句子、身邊處理如穿衣如廁、社會性則觀察互動與情緒表達。每項指標都對應國際通用的丹佛發展篩檢測驗(DDST),並經本土化調整。

軍功衛生所護理長林靜惠透露:「表格設計刻意保留家長敘述空間。例如『社會性』欄位末行的留白處,常收到意外發現——有家長寫下『會偷偷把零食分給流浪貓』,這類細微觀察比單純勾選更能反映真實狀態。」

填寫時的關鍵細節

實際操作時,多數家長容易忽略兩個重點:時間標註情境記錄。評估表要求註明「最近一次觀察日期」,避免憑模糊記憶判斷。曾在軍功衛生所協助早療轉介的職能治療師陳威廷強調:「若孩子在緊張狀態下拒絕完成某項動作,應在備註欄寫明『就醫時因陌生環境未能配合』,而非直接勾選『無法做到』。」

值得注意的隱藏版功能是發展連貫性追蹤。表格末頁的「家長備註」欄,可記錄如「已持續三個月夜間尿床」等長期現象。軍功衛生所會將這些資訊數位化建檔,當家長下次帶幼兒注射疫苗時,系統將自動提示追蹤進度。

衛生所的服務亮點

相較其他單位,軍功衛生所有兩項特色服務:時段分流機制行動諮詢站。每週三上午專屬幼兒評估時段,護理師會預留15分鐘解說時間;每月第三週則在東光市場設置臨時諮詢站,方便帶幼兒買菜的祖父母現場提問。

去年新增的雲端預評系統尤受雙薪家庭青睞。家長在「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兒童保健網」登錄後,可先線上填寫部分評估內容。實際到所時,護理師已預先列印資料,節省近半等候時間。曾使用服務的軟體工程師父親王振邦分享:「系統自動比對幼兒園體檢數據生成對照表,連孩子體重百分位的變化曲線都清楚呈現。」

都會區的發展觀察新課題

都會化生活正改變幼兒行為模式。軍功衛生所統計發現,近兩年三歲組在「三輪車操控」項目通過率下降12%,卻在「電子設備滑頁操作」超前標準。護理師團隊為此調整評估指引,建議家長填寫時注意數位互動實體操作的平衡性。

另一個都會特有情狀是高樓層幼兒的發展特徵。住在十五樓的兩歲半幼兒「上下樓梯」欄位常被誤填為「無法做到」,實則缺乏練習場域。護理師現在會主動詢問居住環境,提供替代方案如:「用坐墊堆疊五階練習」或「利用社區遊戲室時段」。

當評估出現疑慮時

若評估表顯示發展遲緩徵兆,軍功衛生所啟動的三階支持系統頗具巧思。第一階段由護理師提供「居家刺激包」:內含不同材質的觸覺球、語音互動繪本等教具;兩週後未改善則進入第二階段,邀請臺中醫院兒童復健科醫師每月駐診;最終階段直轉臺中市早期療育資源中心,去年成功協助87名幼兒銜接專業課程。

過程中特別注重家長心理支持。曾因女兒語言遲緩自責的母親李怡萱回憶:「護理師拿出其他家長手寫的『成長焦慮分享本』,看到有位爸爸寫『我兒子三歲才會叫爸,現在是辯論賽選手』,頓時鬆了口氣。」

評估後的延伸資源

完成評估表後,多數家長不知道可搭配三項市政府資源:幼兒發展APP提供每月成長影音日誌、親職教練計畫由專業保母到府指導遊戲設計、玩具銀行則憑評估表回條免費租借發展教具。軍功衛生所二樓更設有互動牆展示各年齡層幼兒作品,從兩歲的掌印塗鴉到六歲的立體拼貼,直觀呈現發展軌跡。

這些服務背後是臺中市獨特的跨局處協作網絡。社會局將評估資料匯入「育兒資料庫」,當家長申請托育補助時,系統自動推薦適合的社區親子課程;教育局則根據區域評估數據增設幼兒園特教班。

傳統智慧的現代應用

有趣的是,評估表也融入本土育兒智慧。在「社會性發展」欄位中,「會主動分享食物」的指標註解特別標明:「含傳統場合如廟會、家族祭祀」。護理師培訓時更收錄長輩常問的「俗諺題庫」,例如當阿嬤質疑「大隻雞慢啼」觀念時,能具體說明:「若三歲仍無任何詞彙,需進一步評估」。

這種傳統與科學的融合,體現在衛生所每季舉辦的祖孫共學工作坊。透過自製台語童謠圖卡、節慶食物觸覺箱等教具,讓老一輩參與幼兒發展觀察。去年中秋節設計的「柚子保齡球」遊戲,既測試手眼協調,又傳承「拜月娘」文化。

從紙本到生活的實踐

評估表最終價值在於轉化為日常觀察。許多家長開始建立「成長隨手記」:在手機備忘錄記錄「今天自己扣上安全扣」、「會說『狗狗痛痛』」等片段。軍功衛生所大廳設有互動式打卡牆,掃描評估表條碼即可列印專屬成長語錄貼紙,成為另類的育兒勳章。

這種設計反映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的核心理念:幼兒發展評估不是檢測關卡,而是理解孩子的起點。當家長抱著幼兒走出衛生所大門,手中那份評估表已不僅是行政文件,更是裝載著成長密碼的愛之圖鑑。


透過軍功衛生所的服務實踐,我們看見公衛體系如何將制式評估轉化為溫暖的支持網絡。這份未滿七歲幼兒家長評估表,實則是邀請家長成為幼兒發展的協作者。當我們學會用更細膩的眼光解讀孩子的每個嘗試,那些勾選的方格終將串聯成獨一無二的成長星圖。

(本文資訊參考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公開資料及實際服務案例,內容所述人物皆採用化名保護隱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