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防護專業門檻:高強度輻射設施運轉人員證照申請實務
在臺灣核能安全監管的領域裡,高強度輻射設施運轉人員如同現場守門員,直接關係到公眾安全與環境保護。這張由核能安全委員會(以下稱核安會)核發的專業證書,不只是個人職業能力的認證,更是法規要求的安全防線。當您需要進入放射性治療中心、工業探傷或研究用加速器等場域擔任運轉工作,這張證書便是不可或缺的通行證。
▍為什麼需要這張證書?法規與實務的雙重考量
根據《游離輻射防護法》第31條及其施行細則,操作高強度輻射設施的人員必須取得核安會認證。所謂「高強度輻射設施」在法規中有明確定義,主要包括:
- 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之加速電壓值達三十萬伏以上
- 放射性物質活度達一千億貝克以上
- 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設施
記得去年參訪某醫學中心時,輻防主任林工程師分享:「當初以為醫用直線加速器操作只要院內培訓就好,直到稽查時才發現必須具備這張證照。緊急補申請耗費三個月,期間設備差點停擺。」這個案例凸顯提前準備的重要性。
▍申請前的關鍵準備:資格條件與文件整備
一、基本門檻條件
核安會對申請人設有雙軌制資格標準,需符合下列任一項:
學歷+訓練途徑
- 公立或立案私立專科以上學校理工科系畢業
- 完成核安會認可之輻射防護訓練(108小時以上)
- 具備半年以上輻射防護實務經驗
實務經驗途徑
- 高中職以上學歷
- 具備三年以上輻射防護實務經驗
- 完成前述同等訓練時數
特別提醒,實務經驗證明是最常被退件的項目。核安會要求任職機構出具的證明文件必須包含:
- 具體操作設備名稱與規格
- 實際執行工作內容與頻率
- 主管簽章與公司大小章
- 經驗累計時間需連續或合計達標準
二、必備文件清單
準備以下文件時,建議使用核安會官網最新版表格(通常每年三月更新):
- 申請書正本:注意需黏貼半年內彩色證件照
- 資格證明文件:
- 學歷證書影本(需經公證)
- 輻防訓練合格證書(核安會認可機構核發)
 
- 實務經驗證明書:載明操作設備與具體工作內容
- 在職切結書:由服務機構出具
-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規費繳納證明:目前為新臺幣1,200元
▍逐步拆解申請流程:從送件到領證
階段一:書面審查(約30工作天)
將完整文件親送或掛號郵寄至:
核能安全委員會輻射防護組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一段80號
書面審查重點包括:
- 訓練機構是否為核安會認可名單(可上官網查詢最新名單)
- 實務經驗是否符合高強度設施定義
- 文件簽章完整性
常見退補件原因:
- 經驗證明未註明設備強度規格
- 訓練證書逾三年有效期
- 切結書未蓋公司大小章
階段二:專業面談(必要時啟動)
當書面資料有疑義時,核安會將通知面談。面談聚焦三大方向:
- 輻射防護實務操作知識
- 緊急應變程序熟悉度
- 法規條文應用能力
有位申請人分享經驗:「面談時被問到當劑量計警報響起該如何處置。我從現場疏散講到通報程序,最後提到要確認是否誤警報,委員才點頭微笑。」
階段三:證書核發與效期管理
通過審核後約10工作天可領取證書,注意兩項重點:
- 證書有效期為六年
- 換證需於屆滿前三個月申請,並附上在職證明與近六年18小時進修證明
▍現場人員的真實經驗談
任職於放射性藥廠的陳組長透露:「最大挑戰是證明操作經驗。我們廠區有不同強度設備,核安會只採計符合高強度標準的操作時數。」他建議每日填寫輻射作業日誌,內容包括:
- 操作設備名稱與活度
- 作業時數與工作內容
- 輻射監測數據
- 異常事件記錄
這份日誌不僅是申請利器,事故時更能釐清責任歸屬。
▍維護證照效力的關鍵作為
取得證書後仍需持續精進,核安會明確要求:
- 每年參加至少3小時輻防相關課程
- 每六年換證時需累計18小時進修時數
- 離職時需通報核安會(證書暫停效力)
- 異動服務機構需辦理註記變更
某研究中心技術員提醒:「千萬別忽略進修時數!我同事因差兩小時被拒絕換證,重新申請耗費四個月,期間無法操作設備影響工作。」
▍特別注意:這些狀況會撤銷證照
核安會定期稽查時,發現下列情事將廢止證照:
- 未實際在職卻持續使用證照
- 轉借他人使用
- 重大操作疏失導致輻射事故
- 規避檢查或提供不實資料
曾有案例是離職人員將證照借給新公司使用,遭核安會查獲後不僅撤照,更依《游離輻射防護法》第44條處以新臺幣十萬元以上罰鍰。
▍申請過程的實用建議
- 提前確認訓練有效性:部分民間機構證書不被承認,報名前務必核對核安會公告名單
- 建立經驗佐證檔案:每季整理操作記錄,避免臨時拼湊文件
- 善用諮詢管道:
- 核安會服務專線:(02)8231-7919(週一至五 8:30-17:30)
- 輻防組電子信箱:service@nusc.gov.tw
 
- 追蹤申請進度:透過「核安會證照查詢系統」輸入身分證字號即可
當您握著這張印有核安會關防的證書,代表的不只是專業能力認可,更是承擔輻射安全的社會責任。整個申請流程看似繁複,但每項要求背後都是血淚事故換來的安全準則。從準備文件到面談準備,建議以「安全文化」的心態看待每個環節,這份嚴謹態度將成為您職業生涯中最堅實的基礎。
輻防前輩的叮嚀:「別把證照當成終點,它只是安全作業的起點。真正專業是每天落實操作守則的那份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