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筏安檢實戰手札|臺中船主必備的檢查丈量申請書要訣

站在梧棲漁港邊,海風夾帶鹹澀氣息撲面而來。眼前這艘漆色斑駁的漁筏,是林大哥三十年的生計夥伴。「阿明啊,這張檢查丈量申請書比捕魚還燒腦!」他揚著手中文件苦笑。這情景在臺中沿海漁村不斷上演。漁筏檢查丈量,對多數船主而言,既是法規要求,也是航行安全的關鍵防線。本文將實際拆解臺中市政府農業局這份申請書的眉角,帶您避開常見疏失。

為什麼非辦不可?法規與安全的雙重防護

根據《臺灣地區漁船筏監理管理規則》,漁筏每三年需接受檢查丈量。臺中市農業局漁業科承辦人員陳技正點出核心:

「丈量數據關係船舶穩定性計算,檢查項目涵蓋船體結構、救生設備、消防系統。去年大安海域就有漁筏因未及時更換腐朽船舷木板導致進水,幸好當時已完成安檢配備齊全」

未依規辦理者,最重可能面臨撤銷漁業執照處分,更將影響海難事故的保險理賠權益。

申請書實務填寫六要點

一、基本資料欄位驗證

  • 漁筏統一編號:務必與漁業執照完全一致,常見謬誤是手寫時混淆數字”0″與字母”O”
  • 船主戶籍地址:2023年起新增驗證機制,需與戶政系統登記相符。王船主案例:「我填了通訊地址被退件,承辦員用自然人憑證一查就發現差異」
  • 漁筏停泊區:梧棲、大安、松柏三處港區代碼不同,誤填將延誤現場勘查

二、船舶規格數據陷阱

臺中區漁會總幹事分享實例:

去年有艘改造漁筏,船主自行填寫:

項目 申報值 實際丈量值
總長度 9.8m 10.3m
引擎馬力 80HP 95HP

超出10米需適用更高安全標準,馬力超標則涉及稅賦差異,最終需補繳三年牌照稅差額。

三、檢查項目自評技巧

申請書附帶的廿項安全檢查表中,最常忽略的是:

  1. 夜航設備:需備有環照燈及艉燈雙重配置
  2. 船籍標識:新規要求船舷兩側需有20公分高反光字體
  3. 排水孔塞:需現場演示可快速啟閉功能

四、文件檢附新制

2024年臺中農業局新增電子化措施:

  • 船主身分證:可改用自然人憑證線上驗證
  • 漁業執照影本:接受掃描檔上傳
  • 舊檢查證:遺失者需簽署切結書(農業局官網提供範本)

五、簽章注意事項

  • 委託代辦:非船主親自辦理時,需加附委託書正本及代辦人身分證影本
  • 公司戶漁筏:應蓋公司大小章,負責人私章無法替代
  • 共同持有:所有權人需全部簽章,曾有兄弟鬩牆導致申請失效案例

現場作業流程透視

送件後約七個工作天,農業局會派員實地勘查。臺中市漁筏檢查員阿坤師透露:

「我們最重視三點:船體實際尺寸、引擎銘牌資訊、安全設備可用性。曾有船主將滅火器送檢後未取回,臨時借用鄰船設備充數,當場被識破」

標準作業程序

  1. 丈量階段:使用雷射測距儀確認長寬深
  2. 設備測試:抽檢至少30%救生衣浮力,信號彈需在效期內
  3. 文件核對:引擎號碼拓印比對

臺中特色服務資源

  • 預約時段系統:農業局官網開放未來14天預約,減免現場等候
  • 漁會輔導站:梧棲、大安漁會設專人協助填表,每週三下午駐點
  • 快速通道:七十歲以上船主可申請到府收件
  • 法規諮詢專線:(04)2228-9111轉分機5613(漁業科船舶股)

換證後的關鍵動作

取得新檢查證後別急著收進抽屜!林船長建議:

  1. 影印三份:分別存放於船艙、住家、漁會聯絡處
  2. 手機存檔:掃描電子檔存入雲端
  3. 更新保險:將新證號提供產險公司,避免理爭議

實務經驗談

在大甲溪出海口作業四十年的陳桑分享: 「早年都用目測申報,現在精密儀器丈量差0.1米都不行。去年我漁筏的船艙高度多報5公分,農業局承辦員當場用水平儀複測,要求修正後才核章。雖然嚴格,但想到前年颱風來襲時,就是靠紮實安檢撐過大浪,這些程序確實有道理」

漁業科長陳英琮強調:「我們在芳苑設立行動服務站時,發現許多老船主因不識字委託代書辦理,卻遭收取高額服務費。其實農業局提供免費填表輔導,船主可多加利用。」

當夕陽灑在臺中港的防波堤上,漁筏陸續返航。那份檢查丈量申請書,不只是法規要求的文書作業,更是守護漁民與大海的契約。掌握這些實務細節,讓您的漁筏在蔚藍航道上,既能滿載而歸,更能平安返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