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需要照顧怎麼辦?一篇搞懂長照服務申請與補助
看著父母步履日漸蹣跚,或是家中長輩因疾病需要更多協助,那份「該怎麼辦」的焦慮,相信許多人都經歷過。在台灣,政府推動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已經運作多年,但許多家庭面臨實際需求時,仍常感到資訊混亂、不知從何下手。這篇文章就想用最貼近生活的角度,帶你一步步了解長照服務的申請眉角,希望能為正在這條路上的你,點亮一盞小燈。
長照服務,不只是「老人」的事。它涵蓋的對象比想像中更廣:
- 65歲以上失能長輩
- 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
- 50歲以上失智症者
- 不分年齡的失能身心障礙者
- 65歲以上僅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失能且獨居的老人
所謂「失能」,不是非得臥床不可。舉凡洗澡、穿衣、進食、移位如廁有困難,或是因認知功能下降(如失智)而影響日常生活安全,都可能是長照服務的幫助對象。
第一步:確認需求,撥打1966長照專線
很多家庭會問:「我怎麼知道家人是否符合資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拿起電話,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這支電話全年無休(包含假日),由專業人員接聽。
1966通話小提醒:
- 準備好基本資料:申請人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居住地址、主要聯絡人電話。
- 描述清楚狀況:例如「媽媽中風後右側無力,需要人幫忙洗澡、扶著走路」、「爸爸有失智症,白天獨自在家常忘關瓦斯」、「外籍看護要休假兩週,需要短期替手」等。描述越具體,後續評估越精準。
- 表達主要困擾:最讓你感到吃力的照顧環節是什麼?是體力無法負荷搬動?還是擔心長輩獨居安全?
- 不用擔心費用:打1966和後續的「照顧管理專員」(照專)到府評估,都是完全免費的。
撥通1966後,你的個案就會被轉介到居住所在地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照管中心)。接下來,會有一位「照顧管理專員」(照專)跟你聯繫,預約時間到家中進行面對面的評估。
第二步:照顧管理專員(照專)到你家
照專是整個長照服務的關鍵角色。他們受過專業訓練,會帶著評估工具到府,不是來「審核」你夠不夠慘,而是來「了解」長輩的實際生活狀況與需求,並與家屬討論可行的照顧計畫。
照專訪視當天,你可以這樣準備:
- 環境安全:保持家中走道暢通,讓照專能看到長輩實際移動的狀況。
- 主要照顧者最好在場:最了解日常照顧細節的人(可能是你、其他家人或外籍看護)務必在場說明。
- 準備相關文件:長輩的身分證、健保卡。若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重大傷病卡、最近一年的就醫或診斷紀錄(特別是與失能相關的診斷,如巴氏量表、失智診斷證明等),也請一併準備。
- 坦誠溝通:照專會詢問許多日常細節,例如:
- 長輩是否能自己吃飯、洗澡、穿脫衣物、上廁所、移位(如從床到椅子)?
- 認知狀況如何?是否會走失、重複問問題、忘記吃藥?
- 家中的照顧人力安排?是否有聘僱外籍看護?
- 主要照顧者是否有工作?感到最疲憊的照顧環節是什麼?
- 家中經濟狀況?是否領有相關社會福利補助(如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
- 希望獲得哪些協助?(例如:需要居家服務員幫忙洗澡、希望有交通車接送復健、需要申請輔具、想了解日間照顧中心等)。
 
請務必據實以告,這攸關後續核定服務的適切性。照專的評估結果,會依據「照顧需要等級」(Care Need Level, CNL)分為1到8級,數字越大表示失能程度越重,可獲得的補助額度也越高。
第三步:核定照顧計畫,選擇服務單位
照專完成評估後,會與家屬共同擬定一份「照顧計畫」,並送交照管中心核定。核定結果通常會在幾週內通知(實際時程依各縣市作業量略有不同)。你會收到一份「長照服務給付及支付核定通知書」,上面清楚載明:
- 核定的照顧需要等級(CNL):例如CNL第4級。
- 核定的長照服務項目與額度:例如「居家服務」每月補助時數20小時、「交通接送」每月20趟、「專業服務」(如復能照護)每月幾次、輔具購買或租賃補助額度等。
- 政府補助金額:依據長輩的「福利身分別」有不同的補助比例。
- 民眾自行負擔金額(部分負擔):使用者需要負擔的費用。
關鍵概念:福利身分別與部分負擔 台灣長照服務的收費,採用「部分負擔」概念,政府補助大部分,使用者負擔小部分。負擔比例依長輩的「福利身分別」而定:
| 福利身分別 | 部分負擔比例 | 說明 | 
|---|---|---|
| 列冊低收入戶 | 0% | 由政府全額補助 | 
| 列冊中低收入戶 | 5% | 使用者僅需負擔服務費用的5% | 
| 一般戶 | 16% | 大多數家庭屬於此類,使用者負擔16% | 
| *符合排富標準之一般戶 | 30% | 所得稅率達20%以上或擁有不動產超過一定金額等條件者,負擔比例提高至30% | 
註:排富標準依政府規定可能調整,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收到核定通知後,下一步是「選擇服務單位」。長照服務是多元的,政府核定了額度,但你可以自由選擇要跟哪家合格的「特約長照服務單位」簽約。例如:
- 居家服務:由居家服務員到府協助洗澡、備餐、家務、陪同外出等。你可以比較不同居家服務單位的服務時間彈性、服務員的經驗與親切度、溝通是否順暢等。
- 日間照顧中心:像長輩的「托老所」,白天接送至中心,有專業人員帶領活動、協助用餐、午休,晚上回家。需考量地點遠近、環境空間、課程活動設計是否符合長輩興趣與狀況。
- 專業服務:如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到府指導復能運動、照顧技巧、營養評估、傷口護理等。可詢問服務單位的治療師專業背景、經驗年資。
- 交通接送:協助往返醫療院所復健或洗腎。需注意接送範圍、車輛是否有無障礙設備、預約方式是否便利。
- 輔具購買/租賃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核定有補助額度後,需向戶籍所在地的「輔具資源中心」或合格廠商申請購買或租賃,或進行居家修繕(如加裝扶手、斜坡道)。務必先申請核定,再購買或施工,才能申請補助。
選擇服務單位的小技巧:
- 詢問照專建議:照專通常了解轄區內各單位的服務特色與評價。
- 親自參訪或電洽:特別是日照中心、機構住宿式服務,親自走一趟感受環境氛圍、與工作人員聊聊很重要。
- 口碑詢問:問問鄰里長、社區協會、其他照顧家屬的經驗分享。
- 利用「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衛福部建置的線上地圖,可查詢住家附近有哪些特約單位及服務項目。
第四步:開始使用服務,定期追蹤與調整
選定服務單位並簽約後,服務就正式開始了!記得:
- 保持溝通:與服務單位督導、第一線服務人員(如居服員)保持良好溝通,隨時反映長輩的狀況變化或服務上的需求調整。
- 了解服務紀錄:居服員到府服務後會填寫服務紀錄表,請確認服務內容與時間是否如實。
- 按時繳納部分負擔費用:依約定方式(如每月繳費單)繳納自行負擔的費用。
- 定期複評:長輩的狀況可能隨時間變化,照專會定期(通常每6個月或1年)聯繫進行複評,視需要調整照顧計畫與服務額度。若長輩狀況有明顯變化(如病情惡化或好轉),也可主動聯繫照專請求重新評估。
- 善用喘息服務:照顧者非常辛苦!長照也提供「喘息服務」,讓主要照顧者能暫時休息。可分為:
- 居家喘息:由受訓的喘息服務員到家中接手照顧幾小時。
- 機構喘息:讓長輩短期入住合約機構幾天。
- 日間照顧中心喘息:讓長輩使用日照中心的喘息服務名額。 喘息服務額度通常包含在核定給付中,請務必規劃使用,讓自己有機會充電。
 
長照服務不只是人力協助:認識多元支持方案
長照2.0的服務項目非常多元,常被忽略但可能很實用的服務包括:
- 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提供照顧技巧訓練課程、心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等,讓照顧者學習技能、獲得情感支持。
- 營養餐飲服務:針對無法自行備餐的長輩,提供送餐到府服務。
- 社區預防性服務:如預防失能或延緩失能的活動課程(如肌力訓練、認知促進),常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鼓勵長輩走出家門參與。
- 遠距服務(如智慧手錶、緊急救援系統):對於獨居或有安全疑慮的長輩,可申請補助裝置緊急救援通報系統或智慧科技設備。
- 家庭托顧:類似保母概念,由合格的「家托員」在自宅環境中照顧幾位長輩,提供小型化、家庭式的照顧。
常見的疑問與迷思
- 
Q:申請長照服務,會不會影響我請外籍看護的資格? A:不會! 長照服務與外籍看護工是可以並行的。許多家庭同時使用長照居家服務(如週末幾小時讓居服員協助洗澡,給看護休假)或專業服務(如治療師指導看護正確的移位技巧)。長照服務反而能支持外籍看護,提升照顧品質。申請外籍看護所需的巴氏量表評估,與長照的照專評估是不同體系。 
- 
Q:我們家經濟狀況還可以,是不是就沒資格申請? A:長照服務的資格認定主要看「失能狀況」,而非經濟條件。只要符合失能資格,即使是一般戶,也能獲得補助(需部分負擔16%或30%)。許多中產家庭也都在使用服務。重點是讓專業服務介入,減輕家庭照顧負擔,延緩長輩退化。 
- 
Q:照專評估等級不高(如CNL 2級),是不是就沒什麼服務可用? A:即使等級較低(表示失能程度較輕),仍可能核給關鍵的服務,例如: - 針對獨居且僅IADL失能者,可能核給關懷訪視、送餐、緊急救援系統。
- 針對輕度失智症者,可能核給認知促進課程、日間照顧服務試用。
- 提供輔具評估與補助(如四腳拐、沐浴椅),預防跌倒。 輕度失能時期是介入的黃金期,善用服務有助延緩退化。
 
- 
Q:使用服務後,發現不合用或服務品質不佳,可以換單位嗎? A:完全可以! 你有權更換服務單位。若對服務不滿意,可: - 先與該服務單位的督導反映,尋求改善。
- 若溝通無效,可向照管中心申訴,或聯繫1966反映。
- 直接聯繫其他特約服務單位,告知已有核定額度,表達轉換意願。新單位會協助辦理轉介手續。選擇權在你自己手上。
 
- 
Q:長輩住安養中心/護理之家,還能申請長照嗎? A:若長輩住在「一般住宿式服務機構」(如安養中心、養護機構、護理之家),則原本的長照2.0居家式、社區式服務(如居家服務、日照)通常無法重複提供。但部分服務如「專業服務」(復能、營養、護理指導)、「交通接送」(若需外出就醫)、「輔具」等,仍有可能在額度內申請。建議直接詢問機構或照管中心確認。另外,政府針對中低收入戶使用機構服務者,另有「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可減輕費用負擔。 
給照顧者的暖心提醒
照顧是一條漫長且充滿挑戰的路。申請長照服務,不是示弱,而是展現智慧與對家人的愛。透過專業資源的介入,不僅能讓長輩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更能讓你自己喘口氣,避免照顧者耗竭(Burnout)。
- 允許自己求助:感到疲憊、無助、甚至憤怒都是正常的。尋求家人分擔、申請喘息服務、參與照顧者支持團體,都是必要的。
- 照顧好自己:你的身心健康是照顧長輩的基石。維持規律作息、簡單運動、適當社交活動。
- 善用其他資源:長照是重要支柱,但別忘了還有其他社會資源可併用,例如:
- 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的老人福利服務(如重陽禮金、假牙補助)。
-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相關服務(若長輩領有身障證明)。
- 民間基金會、慈善團體的補助或服務。
 
- 保持彈性與耐心:長輩的狀況會變,服務的磨合也需要時間。長照計畫是可以隨時檢討調整的。多給自己、家人和服務提供者一些時間和空間。
實用資源清單
- 1966長照服務專線:全年無休,市話手機皆可撥打(前5分鐘免通話費)。
- 衛生福利部長照專區:提供最新政策、服務介紹、特約單位查詢、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等。網址:https://1966.gov.tw
- 各縣市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可上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或社會局網站查詢聯絡方式。
-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提供照顧者諮詢專線 (0800-507272)、支持服務、資源轉介。網址:https://www.familycare.org.tw
- 台灣失智症協會:針對失智症家庭提供資訊、支持與倡議。網址:https://www.tada2002.org.tw
- 各縣市輔具資源中心:提供輔具評估、諮詢、租借、回收與維修服務。可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輔具資源入口網查詢:https://repat.sfaa.gov.tw
結語: 面對長輩的老病,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完美的照顧方案。長照服務的申請,是一個開啟資源支持的入口。它或許無法解決所有困難,但絕對能為緊繃的家庭照顧網絡,提供一份實質的支撐與喘息。別猶豫,拿起電話撥打1966,踏出尋求支持的第一步,讓照顧的路,不再那麼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