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起造必知!建造執照開工申報,搞懂眉角不踩雷
走在宜蘭,從蘭陽平原的青翠稻田到頭城龜山島的海景,處處可見新的建築生命正在萌芽。不論是礁溪的溫泉宅、羅東的透天厝,還是蘇澳的廠房擴建,每一磚一瓦的堆砌,都始於那張至關重要的「建造執照」或「雜項執照」。然而,許多宜蘭的起造人(業主)或承造人(營造廠)常有一個迷思:以為拿到建照就萬事大吉,可以立刻動工。殊不知,「申報開工」 這個法定程序,才是合法動土的真正起點。忽略了它,或沒搞懂箇中細節,輕則延誤工期,重則面臨罰鍰,甚至影響後續使用執照的取得。這篇文章,就來聊聊在宜蘭縣政府管轄範圍內,關於建造、雜項、拆除執照申報開工的那些重要事。
為什麼非得「申報開工」不可?法規的硬道理
依據《建築法》第54條及《宜蘭縣建築管理自治條例》的相關規定,領得建造執照或雜項執照的工程,起造人或承造人必須在放樣勘驗前,檢具相關文件,向宜蘭縣政府(建設處建築管理科)申報開工。這項程序,絕非官僚式的繁文縟節,而是具有實質的法規意義與管理目的:
- 啟動法定監督程序: 申報開工後,縣府才正式將你的工程納入列管,後續的施工勘驗(如放樣、基礎、各樓板、屋頂)才有依據,確保工程按圖施工,符合建築、結構、消防等安全規範。
- 確認施工團隊責任: 申報文件需載明承造人、監造人(建築師)等負責單位與人員,明確施工階段的權責歸屬。
- 掌握工程期程: 申報開工是計算建築期限(通常為一年,可申請延期)的起始點,避免執照逾期失效。
- 維護公共安全與秩序: 對於鄰近道路、公共設施或可能產生噪音、震動的工程(特別是拆除工程),申報開工讓主管機關能預先掌握,必要時進行協調或要求防護措施。
- 確保稅務與管理銜接: 開工狀態可能影響相關稅務(如房屋稅籍的設立)及後續的管理。
簡單說,「申報開工」是工程從紙面計畫進入實質施工階段的法定宣告與登記程序,是合法施工的「入場券」。
誰該負責申報?起造人與承造人的共同責任
根據法規,起造人(通常為土地所有權人或其委託人,如建設公司、自建屋主)和承造人(營造廠)負有共同申報開工的責任。實務上,多由承造人(營造廠)協助起造人備妥文件並送件,但最終的法律責任仍在起造人身上。雙方務必在合約中明確約定此工作的分工與配合事項。
申報開工的時間點:關鍵在「放樣勘驗前」
法規明訂:「應於放樣勘驗前,檢具申報書向主管建築機關申報開工」。這裡的「放樣勘驗」是取得建造執照後的第一個法定工程勘驗項目。所謂「放樣」,就是依據核准的建築圖說,將建築物的平面位置、範圍、高度等,精準地標定在施工基地上。
- 絕對禁止: 絕對不能在未申報開工的情況下,就先行施作放樣,甚至開始挖地基、打樁等基礎工程。這屬於「未申報開工擅自施工」,是明確的違規行為。
- 實務建議: 理想的做法是,在預定進行基地放樣作業的至少3個工作天前,將完整的申報開工文件送達宜蘭縣政府建設處建築管理科。這能預留行政作業時間,避免延誤放樣勘驗的排程。
申報開工要準備什麼?宜蘭縣政府文件清單詳解
申報開工所需檢附的文件,宜蘭縣政府有明確的規定。以下是核心必備文件,務必確認齊全且內容正確:
- 
建造(雜項、拆除)執照申報開工申請書: - 這是主表格,需詳細填寫:
- 起造人名稱、統一編號、地址、聯絡電話。
- 承造人名稱、營造業登記證字號、負責人、專任工程人員、工地主任姓名及證號、聯絡電話。
- 監造人名稱(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姓名及證號、聯絡電話。
- 工程名稱、基地地址、執照字號(建/雜/拆執字第XXX號)。
- 預定開工日期(通常填寫送件當日或預定放樣日)。
- 預定竣工日期(依據建築期限推算)。
- 工程概要(如樓層、結構、用途等,可參考建照內容)。
 
- 重點: 起造人、承造人負責人、監造建築師均需在申請書上蓋章(公司大小章、建築師執業圖記)。
 
- 這是主表格,需詳細填寫:
- 
承造人部分: - 營造業登記證書影本: 需在有效期內,且承攬金額需符合規定。
- 專任工程人員受聘同意書及切結書: 確認專任工程人員確實受聘於該營造廠,並承諾執行職務。
- 工地主任執業證影本及報備核可文件: 工地主任必須是該營造廠的專任人員,且已完成向工程會營建署的報備程序(可透過營建署「營造業工地主任評定回訓系統」查詢列印報備成功紀錄)。
- 承造人施工計畫書(含污染防治計畫): 說明主要施工方法、機具、進度、安全衛生管理、工地環境維護(含廢棄物處理、噪音防制、空氣污染防制、廢污水排放等)措施。這份計畫書的詳實程度,常是縣府審查重點。
 
- 
監造人部分: - 建築師開工報告書: 由負責監造的建築師出具,載明工程概要、監造計畫重點、承諾按圖監造等。
- 監造計畫書: 詳細說明監造組織、監造重點項目與頻率、材料設備檢驗程序、施工品質管理標準、不符規定之處理程序等。
 
- 
其他必要文件: - 廢棄物處理計畫書(宜蘭縣版本)及共同清除處理機構合約書影本: 這是宜蘭縣特別重視的環保項目,須依規定格式填寫,並檢附與合法清除處理機構簽訂的合約。未檢附或不符合規定者,無法完成開工申報。
- 空氣污染防制費繳費證明(如需繳納者): 依環保法規規定,特定規模工程需繳納空污費。
- 「營建工程逕流廢水污染削減計畫」核准文件(如需提送者): 依工程規模及特性,需向環保局提送並經核准。
- 繳納保證金或投保營造綜合保險證明: 依據《宜蘭縣建築管理自治條例》規定,一定規模以上或特殊類型工程,起造人需繳納施工管理保證金或投保包含鄰房龜裂倒塌責任、第三人意外責任等的營造綜合保險。需檢附繳費收據或保單影本。
- 其他宜蘭縣政府公告或個案要求文件: 例如位於特定區域(如山坡地、水質水源保護區)可能有額外的水土保持計畫核准文件要求。
 
宜蘭申報開工特色:線上線下雙軌並行
宜蘭縣政府積極推動建築管理業務的電子化,申報開工也不例外:
- 
線上申辦(推薦): 可透過「宜蘭縣政府建設處建築管理資訊系統」或配合內政部營建署「營建管理系統雲端服務平台」進行線上申報。流程大致為: - 使用工商憑證或自然人憑證(需有申請權限者)登入系統。
- 輸入執照號碼帶入基本資料。
- 上傳所有應備文件電子檔(PDF格式為佳)。
- 填寫線上申請表。
- 確認資料無誤後,進行電子簽章。
- 送出申請,系統產生收件編號。
- 優點: 24小時可送件,節省臨櫃時間與交通成本,文件狀態可線上追蹤。
- 注意: 所有上傳文件必須清晰可辨,簽章處需掃描完整。系統操作需有一定電腦能力。
 
 
- 
臨櫃申辦: 備妥所有文件正本及影本(建議影本加蓋「與正本相符」及公司大小章/負責人章),親送至: - 地點: 宜蘭縣政府建設處建築管理科(宜蘭市縣政北路1號)
- 時間: 週一至週五,上午08:00至12:00,下午13:00至17:00 (國定假日除外)
- 流程: 抽取建築管理類櫃台號碼牌 → 文件審查 → 承辦人員確認收件 → 取得收執聯。
 
不論線上或臨櫃,文件齊全且符合規定是關鍵。 若文件有缺漏或錯誤,縣府會通知補正,補正期間不算入審查時間,會延誤開工時程。
申報後就沒事?常見疏忽與法規紅線
完成申報開工並取得收執聯,只代表「申報」程序完成,並不代表縣府已「核准」你可以立刻進行放樣以外的工程(如開挖)。接下來才是重點:
- 等待「備查」或「准予備查」通知(非核准開工): 申報開工在法規上屬於「備查」性質。縣府收件後,主要審查文件是否齊備、格式是否符合、相關人員資格是否有效、計畫書內容是否合理。若文件齊全合規,縣府會將該申報案「備查」或發文「准予備查」,這才是法定程序上的完成。實務上,只要文件無誤,通常收執聯即可視為申報完成,可聯繫安排放樣勘驗。但仍建議確認縣府系統狀態或是否收到正式公文。
- 「放樣勘驗」是動土關鍵: 取得執照、完成申報開工後,必須先通過「放樣勘驗」,確認建築物位置、範圍與核准圖說相符,才能進行後續的基礎開挖等工程。未經放樣勘驗合格即擅自開挖,屬重大違規。宜蘭縣許多區域對地界、退縮距離要求嚴格,放樣務必精準。
- 施工前通報鄰房現況鑑定: 在進行可能影響鄰房安全的開挖或基礎施工前,承造人必須書面通知相鄰房屋所有權人會同進行現況鑑定(拍照、錄影、記錄),並作成紀錄。這是《建築法》的強制要求,也是未來釐清鄰損責任的重要依據。未做此程序,一旦發生爭議將非常不利。
- 宜蘭重點:落實環保措施: 宜蘭縣對環境保護要求甚高。申報開工時檢附的「施工計畫書」及「廢棄物處理計畫書」絕非紙上作業。工地務必落實:
- 設置符合規定的洗車台及沉砂池,避免車輛帶泥污染道路。
- 有效覆蓋裸露地表、定時灑水,抑制揚塵。
- 妥善分類、暫存營建廢棄物,並依約交由合格清除處理機構清運,保留聯單備查。
- 控制施工時間與噪音(尤其拆除工程)。
- 工地周邊環境清潔維護。環保局稽查頻率高,違規裁罰不手軟。
 
- 建築期限的緊箍咒: 建造執照有效期限通常為一年,自「申報開工」之日起算。工程若無法在期限內完工,起造人必須在期限屆滿前,檢具理由向縣府申請延期,每次延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最多可申請兩次。逾期未完工又未申請延期或延期未准,建造執照將失效,後續工程無法繼續,申請使用執照更不可能。務必妥善掌控工程進度。
- 施工中變更設計: 若施工中發現需變更原核准設計(即使小變動),務必在變更部分施工前,向縣府申請辦理變更設計許可。切勿先做後補,此為常見違規態樣。
拆除執照申報開工的特殊注意點
拆除工程因其危險性與對環境的立即影響(噪音、粉塵、震動),在申報開工與施工管理上更需謹慎:
- 安全計畫至上: 承造人(拆除業者)的施工計畫書,必須特別強化「安全防護計畫」與「緊急應變計畫」,包括支撐防護、拆除順序、機具操作安全範圍、人員防護裝備、鄰房保護措施、粉塵抑制方法(如灑水、包覆)、震動監測(必要時)、緊急狀況處理流程等。
- 強制鄰房現況鑑定: 拆除前進行鄰房現況鑑定的要求更為嚴格且必要。
- 公共安全維護: 對於緊鄰道路、人行道或有公共設施的基地,需設置足夠強度與高度的安全防護棚架,並有明確警示標誌。
- 廢棄物管理: 拆除產生的大量廢棄物(尤其是廢磚石、混凝土塊),其分類、清運計畫及再利用安排,是環保局稽查重點。宜蘭縣有資源回收廠規範需遵守。
- 時間限制: 常有噪音管制時段(例如假日、夜間)禁止施工的規定,需確實遵守。
實務常見問題與提醒
- 
Q:營造廠更換怎麼辦? A:施工中更換承造人(營造廠),起造人應立即向宜蘭縣政府申請變更承造人登記,並重新檢具新承造人的相關證件(登記證、專任工程人員及工地主任資料等)辦理變更手續。未辦理變更登記,新廠商施作屬違規。 
- 
Q:監造建築師可以換人嗎? A:更換監造人(建築師)同樣需向縣府申請變更登記,檢附新監造建築師的開工報告書、監造計畫書及相關資格文件。 
- 
Q:預定開工日可以隨便填嗎? A:不建議。預定開工日通常填寫送件日或預計放樣日。若填寫的日期已到,但因故無法進行放樣(如天候、文件補正),雖不至於立刻受罰,但若長期拖延未實質進場施工,縣府可能視情況了解原因。重點是切勿在申報開工前施工。 
- 
Q:申報開工後,遲遲等不到放樣勘驗排程? A:通常文件備查後,承造人或監造人即可主動聯繫縣府建管科承辦人員,安排勘驗時間。宜蘭縣幅員廣,承辦人力有限,熱門時段(如年後)可能需稍作等待。保持良好溝通很重要。 
- 
Q:小工程也要這麼麻煩? A:只要領有建造執照、雜項執照或拆除執照的工程,無論規模大小(即使是小型增建、圍牆、招牌基礎),都適用申報開工的規定。程序要求一致,只是文件複雜度可能略有差異。 
- 
宜蘭在地提醒: - 颱風季與雨季: 宜蘭多雨,施工計畫書中的防汛措施、基地排水規劃要具體可行,避免工地積水或土方流失影響鄰地及公共安全。
- 地質敏感區: 部分區域(如山坡地、部分平原區)可能有地質敏感議題,基礎設計與施工方案需特別謹慎,監造與施工都要落實。
- 文化景觀與老樹保護: 若基地鄰近文化資產或受保護樹木,施工計畫需納入保護方案,並遵守相關規定。
- 與社區溝通: 特別是位於密集住宅區或觀光區(如礁溪、冬山、頭城)的工程,良好的鄰里溝通與施工告示,能減少陳情糾紛。
 
尋求協助的管道
如果在準備申報開工文件或後續施工流程中遇到困難,可善用以下資源:
- 
宜蘭縣政府建設處建築管理科: - 電話:(03) 925-1000 轉 建築管理科分機(需查詢最新分機號碼)。
- 地址:宜蘭市縣政北路1號。
- 最佳建議: 直接臨櫃或電洽承辦人員詢問,是最準確的方式。詢問時請準備好執照號碼及具體問題。
 
- 
委託專業人士: - 建築師: 監造建築師應熟悉申報流程與文件要求,是起造人最重要的諮詢對象。
- 營造廠: 經驗豐富的營造廠工地主任或專任工程人員,對申報開工及後續施工管理實務操作嫻熟。
- 專業代書或顧問公司: 部分提供建築管理流程代辦服務。
 
- 
宜蘭縣政府網站: 建設處網站通常會提供建築管理相關法規、申請書表下載、申辦流程說明及常見問答(FAQ),出發前先上網查詢可省時省力。 
結語:合法起造,安心築夢
在好山好水的宜蘭蓋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經營一間店面或擴建工廠,是許多人的夢想與投資。而「建造(雜項、拆除)執照申報開工」這個看似行政程序的環節,實則是築夢踏實、合法施工的堅固基石。確實了解規定、準備好完整文件、按部就班完成申報與後續勘驗,並在施工中恪遵建築、環保、勞安等法規,不僅能避免不必要的罰則與工程延宕,更能確保工程品質與施工安全,讓你的宜蘭建案,從第一鏟土開始,就走在合法、安全、順暢的道路上。別讓一時的疏忽或僥倖,耽誤了在蘭陽平原上實現藍圖的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