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厝頂藏金庫?搶救老厝私房補助大公開
走在屏東的巷弄裡,總會驚豔於那些隱身在現代建築中的老厝:磨石子地板透著溫潤光澤、洗石子立面刻劃著歲月痕跡,或是巴洛克山牆靜靜訴說往日風華。這些承載著屏東人共同記憶的「古早厝」,可能正面臨維護經費不足的困境。其實,屏東縣政府早有一筆專屬「修繕紅包」,專門協助私有文化資產的所有人。今天,就讓我們用在地人的視角,把這項「藏厝頂ㄟ好康」一次講清楚、說明白!
一、這筆錢,到底是什麼來頭?
簡單講,這是屏東縣政府為了鼓勵「私有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從文化預算中撥出的專款。重點在於「私有」二字——你家、你阿公留給你的祖厝、你買下的老房子,只要被認定具有文化價值,都有機會申請。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政府認同「老厝是咱屏東的寶」,願意和你一起分擔守護責任的實際支持。
哪些「厝」算數?關鍵看身份:
- 已經掛牌的: 你家老屋要是已經被指定為「古蹟」、登錄為「歷史建築」或「紀念建築」,或是屬於「聚落建築群」、「文化景觀」的一部分,這筆補助就是為你而設。
- 還沒掛牌但有潛力的: 就算還沒正式取得文化資產身份,只要建築特色鮮明(像是傳統閩客建築、日治時期洋樓、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等),能說出在地故事,經縣府文化處初步評估「有潛力」,也可能符合資格。
二、補助款能幫我出什麼?錢從哪裡來?
這筆錢不是讓你隨意翻修,而是專款專用於「保存維護」。哪些項目可以報?哪些不行?看仔細:
✅ 政府願意幫你分擔的項目:
- 救命工程: 屋頂漏水快塌了?白蟻蛀得厲害?結構歪斜有危險?這類緊急性的修復工程是補助重點。
- 預防性保護: 像是加裝防盜防破壞設施、定期蟲蟻防治、監測系統設置,避免老屋進一步損壞。
- 按圖施工的修復: 如果是已經有「文化資產身分」的老屋,必須依照政府核定的修復計畫書來施工,這類工程費用可以申請補助。
- 日常保養維護: 定期的清潔、簡易檢修、環境整理等「顧厝」的基本工。
❌ 補助款不能動用的項目:
- 買地買房: 這不是購屋補貼,錢不能拿來買新的文化資產。
- 純粹裝潢美化: 想換新潮地板、裝華麗吊燈?這類非關「保存」的裝修請自費。
- 擴建增建: 補助是為了「保存原貌」,不是讓你加蓋新房間。
- 屋主私人設備: 冷氣、電視、新沙發這些生活設備,跟文化保存無關。
- 研究調查費: 申請「指定登錄」前的研究調查費用,通常要另案申請。
💰 政府出多少?自己得扛多少? 屏東縣的補助比例通常抓在總經費的50%上下,最高額度每年都會公告,務必留意當年度文化處的最新消息。重點是:「錢要先墊!」 政府採用的是「核銷制」,也就是屋主得先自籌款項完成工程或工作,再憑單據向縣府請款。所以,口袋深度也得先掂量清楚。
三、我是屋主,該怎麼把補助款「請」回家?
流程是死的,但掌握關鍵眉角,申請起來才不會「霧煞煞」:
📍 Step 1:確認身份與資格
- 翻出你的土地登記謄本和建物登記謄本(去地政事務所申請或線上申請電子謄本),確認你是「所有權人」或「合法使用人」(例如有長期租約且經所有權人同意)。
- 確認你的老屋是否已列冊或具備文化資產身份。不確定的話,直接打電話或親自跑一趟屏東縣政府文化資產保護所(文資所)詢問最準。
📍 Step 2:研讀年度計畫,準備提案
- 每年年初(通常是1~3月),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會正式公告當年度的「私有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補助計畫」。這份文件是聖經,務必一字一句看清楚!
- 計畫書會載明:申請時間、補助項目、額度上限、應備文件清單、申請書格式。別自己亂寫,一定要下載官方的申請書表格來填寫。
📍 Step 3:填寫申請書,附上關鍵證明
- 申請書: 老實填寫建築物基本資料、所有權人資料、聯絡方式。
- 計畫內容: 這是成敗關鍵!具體說明你要做什麼?(修屋頂?防蟲蛀?)為什麼非做不可?(損壞狀況描述,最好附照片佐證)打算怎麼做?(簡述工法、材料)預計花多少錢?(詳細經費概算表)
- 身分證明文件: 所有權人的身分證影本、印章證明(若委託他人辦理)。
- 產權證明: 最新的土地、建物登記謄本(三個月內有效)。
- 文化資產證明: 如果是已指定的古蹟或歷史建築,附上指定/登錄公告影本。如果是潛力點,看該年度計畫有無要求其他佐證。
- 同意書: 如果是多位共有產權,需要其他共有人出具的同意申請補助切結書(格式通常計畫書會附)。
- 其他: 如果建物有設定抵押,可能需要抵押權人的同意文件(視當年計畫要求)。
📍 Step 4:送件與等待審查
- 在公告截止日期前,把整份申請書及所有附件,親送或掛號寄到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文資所)。逾期真的就不受理!
- 文化處會組成審查小組(成員通常包括文資委員、建築、結構等專家),針對:
- 申請案的必要性與急迫性(是不是快倒了?不管不行?)
- 計畫內容的合理性與可行性(方法對不對?錢估得合不合理?)
- 預期達成的保存效益(修完能保多久?對文化價值提升多少?) 進行書面或實地審查。
 
📍 Step 5:核定與簽約
- 審查結果會以正式公文通知。如果獲補助,公文會寫明核定補助的項目、金額、以及核銷應注意事項。
- 收到核定公文後,你需要在指定期限內,和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簽訂補助契約。這份契約很重要,雙方權利義務(包含你必須按核定計畫執行、接受督導、保留單據、成果報告等)都在裡面。
📍 Step 6:執行計畫與核銷請款
- 按照你申請時提出的計畫(以及簽訂的契約內容)去執行工作或工程。
- 保留所有支出憑證! 發票、收據(要清楚載明品項、數量、單價、總價、廠商統編)、合約書、付款證明(匯款單、支票影本)等,正本都要妥善收好。
- 工程或工作完成後,準備:
- 核銷申請表(官方格式)
- 支出原始憑證正本
- 成果報告書(含執行前後對比照片)
- 領款收據 送交文化處辦理核銷。
 
- 文化處審核單據無誤後,才會將補助款撥付到你指定的帳戶。
四、過來人的真心話:申請路上的「地雷區」
想順利拿到補助,這些「眉眉角角」千萬別踩:
- 
地雷1:以為「自己覺得有價值」就算數。 - 關鍵在於官方的認定標準。自家祖厝感情無價,但文化價值認定需要專業評估。申請前先做功課,或直接諮詢文資所,了解你的老屋是否符合「文化資產」或「潛力點」的定義,別白忙一場。
 
- 
地雷2:計畫書寫得像流水帳。 - 審查委員沒時間細看長篇大論。「具體、量化、有圖有真相」是原則。與其寫「屋頂嚴重漏水」,不如寫「正廳上方屋頂約5平方公尺範圍瓦片破裂、桷木腐朽,雨天室內需放置3個水桶接水,附滲水照片」。經費估算也要合理,別亂灌水或低估。
 
- 
地雷3:沒搞定「厝邊頭尾」的產權。 - 很多老厝是「公家業」(多人共有)。申請補助,尤其是動到建物本體的工程,一定要取得「全部」所有權人的書面同意。別以為口頭說好就行,切結書、同意書缺一不可,否則後續糾紛會讓你工程做不下去,補助款也飛了。
 
- 
地雷4:以為補助款是「先領錢再做事」。 - 屏東縣(及多數縣市)都採「核銷制」。屋主得先自掏腰包付錢給廠商,工程完成後才能憑單據請款。務必確認自己的資金調度能力,別接了工程才發現周轉不靈。
 
- 
地雷5:找錯施工廠商。 - 修復文化資產,不是一般裝潢。強烈建議找有「文化資產修復經驗」的專業廠商。他們懂傳統工法(像穿瓦衫、土埆磚修補)、知道要用對的材料(避免用現代水泥直接糊在古磚牆上),也比較熟悉文資相關的法規與程序。文化處通常會有推薦名單可參考。
 
- 
地雷6:忽略「保固」與「後續維護」。 - 補助款幫你修好一次,不代表一勞永逸。簽工程合約時,務必明定保固期(通常至少一年)。更重要的是,修復後要建立日常維護習慣(定期清理排水孔、檢查蟲蟻、注意潮濕等),才能讓老厝延年益壽,避免沒幾年又要花大錢。
 
五、屏東在地案例:修復的不只是房子,是記憶
案例:恆春鎮某日治時期街屋 這棟位於恆春老街的兩層樓磚造街屋,立面有優雅的洗石子裝飾,屋主陳先生從小在此長大。隨著父母年邁搬離,老屋日漸頹圮,屋頂塌陷、木構件遭白蟻蛀蝕嚴重。陳先生雖有心整理,但龐大的修復費用讓他卻步。透過恆春鎮公所轉介,他得知屏東縣府的私有文資補助計畫。
在文資所人員輔導下,陳先生確認老屋屬具潛力的歷史建築,提出申請。他著重說明屋頂塌陷導致結構持續惡化的急迫性,並附上詳細損壞照片及專業技師的初步評估。計畫書強調將採用傳統工法(如抽換腐朽福杉樑木、按原樣重製屋瓦),並保留原有立面特色。申請案因具高度急迫性與明確保存價值獲得補助。
工程進行時,文資所人員多次到場關心,確保工法正確。修復完成後,塌陷的屋頂重現原有坡度,蛀蝕的結構得到穩固,斑駁的洗石子立面經過專業清理重現風華。陳先生說:「看著修好的老厝,好像看到阿公阿嬤在時的模樣。縣府的補助,不只是幫我修房子,是幫我們家、幫恆春留住了共同的記憶。」現在,他計畫將一樓整理作為展示空間,分享老屋的故事。
六、資源在哪裡?遇到困難找誰幫?
- 
第一線窗口: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文化資產保護所 (文資所) - 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大連路69號
- 電話: 08-736-0330 轉分機 (請查詢最新分機或詢問總機轉文資所)
- 網站: 務必搜尋「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官網,進入後查找「文化資產」或「補助專區」頁面。所有最新公告、申請書表下載都在這裡!
 
- 
鄉鎮市公所: 許多公所的文化或建設課也能提供初步諮詢,協助轉介。 
- 
專業團體: 如「財團法人古宅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等民間團體,有時也會提供技術諮詢或輔導。 
📌 重要提醒:
- 法規和補助要點會調整,務必以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官網「最新公告」為準。申請前,直接打電話或跑一趟文資所確認細節,最保險。
- 申請文件看似繁瑣,但每一項都有其用意(確認產權、了解計畫、確保經費合理運用)。耐心準備,才能順利過關。
結語:你的老厝,是屏東的寶
一棟棟承載著家族情感與地方故事的老房子,是屏東最獨特、最無法被複製的風景。屏東縣政府的私有文化資產補助,是一份實質的助力,一份對在地歷史記憶的投資。保存老厝,從來不只是為了懷舊,更是為了讓下一代知道,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腳下的土地,曾經有過怎樣的風華。
如果你的手中,正守護著一棟有故事的老房子,別讓它因為經費的困難而傾頹。花點時間了解這項補助,勇敢提出申請。修復的過程或許辛苦,但當你看著老厝重現光彩,那份成就與感動,絕對值得。這不只是修好一間厝,更是為屏東的文化地圖,點亮一盞不滅的燈。
現在就行動吧!翻開屋契,找出老照片,撥通文資所的電話。你的老厝,值得被好好對待;屏東的故事,需要你我一起繼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