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橋梁:新竹縣手語翻譯如何為身障者職場溝通撐腰
在我們多元的社會裡,確保每一位成員都能平等參與、貢獻所長,是進步的重要指標。對於聽語障礙者而言,順暢的溝通往往是他們邁向職場、穩定就業、發揮潛能最關鍵,也最常面臨挑戰的一環。新竹縣政府看見了這項需求,推動了「身心障礙者促進就業手語翻譯服務實施計畫」,試圖在聽語障礙者與工作世界之間,架起一座堅實的溝通橋梁。這項服務的核心精神,在於消除職場上的資訊隔閡,讓聽語障礙朋友的工作權益獲得實質保障,真正落實「有工作意願,就有工作機會」的目標。
服務的核心對象:誰能獲得這份支持?
計畫的首要重點,在於明確界定服務對象的資格,確保資源能精準投放在最需要的族群身上:
- 設籍新竹縣: 這是基本的地域限制,資源分配優先照顧本縣縣民。
-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 申請者必須持有政府核發的有效身心障礙證明。
- 障別與溝通需求: 證明上的主要障別或其合併障別,需為「聽覺機能障礙」或「聲音機能或語言機能障礙」,且其工作或求職過程確實需要手語翻譯(含同步聽打)服務才能有效溝通。這點至關重要,強調服務是基於「實際溝通需求」而非僅憑障別。
- 狀態符合: 申請者需處於以下任一狀態:
- 積極求職中: 正在尋找工作機會。
- 已獲錄用: 剛進入新職場,需要翻譯服務協助適應工作環境、理解職務內容、進行職前訓練等。
- 在職中: 已穩定就業,但工作中仍持續有溝通需求(如會議、教育訓練、職務異動說明、勞資溝通協調等)。
- 參加政府職訓或就促活動: 參與政府主辦或委辦的職業訓練課程、就業促進研習、徵才活動等。
 
服務涵蓋哪些情境?範圍比你想的更廣
這項計畫的服務範圍設計得相當務實且廣泛,幾乎涵蓋了聽語障礙者從「找工作」到「穩定做下去」各個關鍵階段所需的溝通支援:
- 求職階段:
- 就業諮詢與職業評估: 與就業服務員或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進行深度對談,了解就業意願、能力、興趣及合適職種。
- 參與徵才活動: 在就業博覽會、單一徵才活動中,協助理解雇主需求、進行面談溝通。
- 面試陪同: 直接陪同至用人單位進行面試,確保求職者能充分理解問題並表達自身能力與意願。
- 職前準備: 協助理解錄取後的工作說明、勞動契約簽訂、報到須知等。
 
- 就業初期與在職階段:
- 職前訓練與工作適應: 協助理解公司文化、規章制度、安全衛生訓練、專業技能訓練內容。
- 工作指導與溝通: 在主管交辦任務、同事協作、工作流程說明時提供翻譯。
- 會議參與: 包含部門會議、全公司會議、專案會議等,確保能掌握會議討論重點與決議。
- 在職進修與教育訓練: 無論是公司內部訓練或外部研習課程,提供翻譯使學習無礙。
- 績效面談與職務溝通: 協助進行工作考評面談、職務調整說明、生涯發展諮詢等。
- 勞資權益溝通: 當涉及勞動條件變更(如工時、薪資)、職場爭議調解、勞資會議時,提供必要的翻譯支持,保障其知情權與發言權。
- 職務再設計溝通: 如需因應身心狀況調整工作內容或環境,翻譯服務有助於更精準地溝通需求與方案。
 
- 參加政府相關活動: 參與本計畫主辦或委辦之座談會、說明會、成果發表會、職業重建相關會議等。
關鍵核心:服務提供方式與時數限制
計畫的運作模式是透過專業的「手語翻譯員(含同步聽打員)」來執行任務。申請者或用人單位提出需求後,由新竹縣政府勞工處(或委託的執行單位)負責媒合合適且具專業證照或資格的翻譯人員。這裡有幾點重要規範:
- 申請主體: 服務原則上由「身心障礙者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申請。但在職場中的溝通需求,也強烈鼓勵雇主主動提出,這能展現企業對員工支持的積極態度。
- 預約機制: 基於翻譯人員調度需要,務必提前申請!通常要求於服務需求日的一定工作天前(例如7天或10天,依縣府最新公告為準)提出申請,緊急或臨時狀況則可能有特殊處理機制,但非保證能派案成功。提前預約是確保服務到位的不二法門。
- 時數限制(重點!): 為了讓有限資源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計畫設有年度總服務時數上限。這個上限額度會每年檢視,並公告在縣府勞工處網站。常見的設計可能是:
- 每人每年最高補助 XX 小時(例如60小時、80小時,實際數字依當年度預算及計畫規定)。
- 每次服務以實際翻譯時間計算,通常有基本計費單位(如2小時),未滿則以基本單位計。
- 此額度涵蓋所有類型服務(求職、在職、會議、訓練等)的總和。
- 務必留意: 這個年度額度是關鍵資源,申請者和雇主都需要審慎規劃使用,優先用在最重要、影響最大的溝通場合(如關鍵面試、重要會議、密集訓練期)。
 
- 費用負擔: 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在年度時數上限內,由政府全額負擔翻譯服務費用。這大大減輕了身心障礙者個人及雇主聘用聽語障礙員工可能面臨的溝通成本壓力。超過年度時數上限的部分,則需由使用者(個人或雇主)自行負擔。
如何啟動服務?申請流程 Step by Step
了解資格與服務範圍後,該如何實際申請這項寶貴的資源?流程力求簡便:
- 確認資格: 再次檢視自己是否符合設籍新竹縣、領有聽語障礙相關身心障礙證明、且有實際就業或求職相關的溝通需求。
- 準備文件:
- 身心障礙證明正反面影本。
- 申請表(可至新竹縣政府勞工處網站下載,或親至勞工處索取)。
- 其他可能文件(視個案需求,例如在職者可能需要雇主出具簡易證明說明服務需求場合)。
 
- 提出申請:
- 線上申請(若開放): 留意新竹縣政府勞工處網站公告,看是否有線上申請系統或表單可填寫上傳。
- 書面申請: 填妥申請表,連同應備文件,可選擇:
- 親送至:新竹縣政府勞工處(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10號)。
- 郵寄至上述地址(建議使用掛號)。
 
- 傳真申請(若開放): 確認勞工處是否接受傳真申請,並留意傳真後需電話確認是否收到。
- 委託申請: 可由法定代理人、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就業服務員等協助提出。
 
- 需求評估與審核: 勞工處收到申請後,會進行資格與需求審查。必要時,可能會聯繫申請人或其代理人進一步了解具體服務需求細節(如場合、頻率、預估時數等)。目的在確認需求的合理性與是否符合計畫宗旨。
- 媒合翻譯員與派案: 審核通過後,勞工處(或委託單位)將根據服務的時間、地點、專業領域需求(如特定產業術語),媒合持有合格證照或具備專業資格的手語翻譯員或同步聽打員。
- 服務執行: 翻譯員按約定時間、地點提供服務。申請人(或雇主)需在服務完成後,於派工單(或類似文件)上簽名確認服務時數與內容。
- 核銷與時數記錄: 翻譯員回報服務紀錄,縣府據以核銷費用,並更新申請人的年度已使用服務時數記錄。申請人可向勞工處查詢剩餘時數。
雇主角色:善用資源,打造友善職場
這項計畫不僅是對身心障礙者的支持,更是對友善雇主的一項重要資源。企業主應積極認識此服務:
- 降低聘用門檻: 溝通成本常是雇主猶豫的主因,此服務由政府負擔主要費用,直接降低聘用聽語障礙人才的顧慮。
- 提升管理效能: 確保工作指令、安全規範、會議決策等重要資訊能無誤傳達,提升團隊運作效率與安全性。
- 促進員工融入: 協助新進員工更快融入團隊,參與訓練與會議,提升歸屬感與穩定性。
-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CSR): 積極聘用身心障礙者並提供合理支持,是實踐CSR的具體表現,有助提升企業形象。
- 申請管道: 雇主可直接聯繫新竹縣政府勞工處,了解如何為員工申請服務,或鼓勵符合資格的員工提出申請。
現實挑戰與注意事項
再好的政策,落實時總會遇到挑戰。使用者與執行單位都需要留意:
- 翻譯員人力供需: 具專業證照且經驗豐富的手語翻譯員,特別是在地、熟悉產業術語者,人力可能有限。偏遠地區或冷門時段(如夜間)的派案難度可能較高。提前預約絕對是提高成功率的不二法門。
- 服務品質一致性: 不同翻譯員的風格、對特定領域(如科技業、製造業術語)的熟悉度可能不同。若有特殊需求(如特定手語系別),應在申請時儘量詳細說明。
- 年度時數的「精打細算」: 有限的年度時數是寶貴資源。申請者(及雇主)需學習「聰明用」:
- 優先用在「關鍵場合」:如決定性面試、影響職涯發展的會議或訓練、勞資權益協商等。
- 避免用於日常簡短、可透過文字(Line, Email, 筆談)或已建立默契即可處理的溝通。
- 主動追蹤剩餘時數,做好規劃。
 
- 雇主認知與配合度: 部分雇主可能不了解此服務,或不清楚如何申請、配合。需要政府單位持續宣導,也需身心障礙者或就服員主動向雇主說明資源的存在與申請方式。
- 申請流程的簡化與宣傳: 如何讓更多符合資格、有需求的人(特別是初次求職者或年長者)知道且順利申請到服務,考驗政府的宣傳力度與流程便利性。定期至校園、社福團體、庇護工場宣傳是必要的。
新竹縣的用心與展望
新竹縣作為科技重鎮,同時擁有豐富的客家與原民文化,在推動多元共融的職場環境上,有其獨特的責任與優勢。這項「身心障礙者促進就業手語翻譯服務實施計畫」,具體展現了縣府在落實身心障礙者工作權上的努力。它不僅是一項服務,更是一個象徵:象徵著溝通障礙不應成為才華被埋沒的理由,象徵著我們的社會願意投入資源,搭建起理解的橋梁。
要讓這座橋梁更穩固、延伸得更廣,需要持續的投入:
- 穩定且足夠的預算: 確保服務能量能滿足實際需求,適度調整年度時數上限。
- 翻譯人才培育與認證: 鼓勵更多人才投入手語翻譯及同步聽打專業領域,並建立持續進修機制,提升專業度與產業術語能力。
- 科技輔助的整合: 探索在符合個資保護前提下,適度搭配遠端視訊翻譯服務,增加服務彈性,克服地域限制。
- 雇主觀念的持續倡導: 透過成功案例分享、企業參訪、友善職場標竿表揚等方式,鼓勵更多企業敞開大門。
- 使用者意見回饋機制: 建立暢通的管道,讓服務使用者(身心障礙者及雇主)能反映服務優缺點,作為計畫精進的依據。
結語:從無聲到共鳴
聽語障礙者在職場上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個能讓他們才華得以展現、聲音能被聽見(即使是透過手語或文字)的平等機會。新竹縣的這項手語翻譯服務計畫,正是開啟這扇機會之門的重要鑰匙。它讓面試時的緊張得以化解,讓會議中的決策清晰傳達,讓訓練課程的知識有效吸收,讓勞資間的權益獲得保障。
對於符合資格的新竹縣聽語障礙朋友及其雇主,主動了解、善加利用這項資源,是提升就業競爭力、打造真正友善共融職場環境的具體行動。每一次手語翻譯服務的進行,都是在為更平等、更尊重差異的社會工作環境,增添一塊堅實的基石。當溝通的橋梁穩固了,無聲的世界也能與職場的脈動產生深刻的共鳴,激盪出意想不到的潛能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