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月領這樣辦!勞工權益不漏接,安心養老指南

隔壁張伯上個月開始領月退金,每月固定入帳讓他天天泡茶看報。您算過自己的退休金能領多少嗎?這筆錢不是自動掉下來,關鍵在「會不會申請」。

一、月退金兩大來源:先搞懂遊戲規則

臺灣勞工退休金主要分兩大塊,就像雙層蛋糕:

勞保老年給付(社會保險制)

  • 強制投保:只要受僱就是被保險人
  • 請領條件三選一
    • 年滿62歲,保險年資滿15年(2024年後逐年調高至65歲)
    • 從事高風險工作滿15年,年滿55歲(如礦工、潛水員)
    • 年資滿25年,不限年齡
  • 給付計算:平均月投保薪資 × 年資 × 1.55%

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制)

  • 雇主按月提撥:至少薪資6%存入個人帳戶
  • 自主增提:勞工可自願再加提6%享稅賦優惠
  • 請領條件
    • 年滿60歲(無論在職與否)
    • 年資滿15年可選月領或一次領
    • 未滿15年僅能一次領取

實務案例:陳小姐58歲轉顧問職,勞保年資28年選擇暫不請領。她持續自提6%到勞退專戶,等62歲同時領雙層月退金,每月多出1.2萬元。

二、月領還是整筆領?關鍵抉擇點

臨櫃最常被問:「哪種領法划算?」先看三大判斷基準:

考量因素 適合月領者 適合一次領者
財務規劃 需穩定現金流,不善投資 有明確創業或投資計畫
健康狀況 預期壽命長於平均餘命 有重大疾病或家族病史
其他保障 無其他被動收入 已有房產租金或股票收益

精算小技巧:用「勞保局試算系統」跑兩種方案。若月領總額超過一次領取金額的門檻(約8-10年回本),長期通常較有利。

三、月退金申請實戰流程

階段一:確認資格與文件

  1. 勞保年資查詢
    • 自然人憑證登入勞保局e化系統
    • 全國7-11 ibon列印繳費證明(需付15元列印費)
  2. 必要文件清單
    •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臨櫃需正本)
    • 本人存摺封面影本(建議用薪轉戶避免退件)
    • 申請書(可線上下載或現場索取)
    • 特殊狀況加附:
      • 姓名變更:戶籍謄本
      • 外籍配偶:居留證影本
      • 委託代辦:雙證件及印章

階段二:雙軌送件管道

線上申辦(最快3天審核)

  1. 準備讀卡機+自然人憑證/健保卡
  2. 登入勞保局全球資訊網
  3. 點選「線上申辦」→「勞保給付」→「老年給付」
  4. 填寫帳戶資料並上傳存摺封面
  5. 手機接收驗證碼確認申請

臨櫃辦理(全臺129個點位)

  • 避開尖峰時段:每月25日前後人潮多3成
  • 預約訣竅:先電洽當地辦事處確認應備文件
  • 委託要點:代辦人需帶雙方身分證件及申請人印章

新北林先生經驗談:「週二下午去板橋辦事處,抽號碼牌後等20分鐘。承辦員主動提醒我勞退專戶可同步辦理,省下再跑一趟的時間。」

階段三:進度追蹤與領款

  • 審查時間:約7-15個工作日(補件重新計算)
  • 查詢管道:
    • 簡訊通知(申請時務必留手機號碼)
    • 勞保局APP「辦件進度」專區
  • 首次入帳日:核准次月月底前(遇假日提前)
  • 存摺顯示註記:「勞保老年年金」或「勞工退休金」

四、月領金額被低估的三大盲點

盲點1:投保薪資採計期間

  • 勞保取最高60個月平均(2024年前為最高5年)
  • 破解法:退休前5年爭取調高薪資,尤其獎金納入投保級距

盲點2:提早減額給付陷阱

  • 提前5年領打8折(62歲→60歲)
  • 實測比較:王先生60歲月領2.4萬 vs 62歲領2.8萬,10年差48萬元

盲點3:忽略展延年金加成

  • 延後領每年多4%(上限20%)
  • 聰明組合:李太太62歲可月領3萬,選擇繼續工作到65歲,每月變成3.36萬

五、常見爭議處理實錄

狀況劇:公司拒開離職證明怎麼辦?

  • 解法:向地方勞工局申訴,同時檢附薪轉紀錄或勞保明細佐證
  • 依據:《勞基法》第19條規定雇主不得拒絕

狀況劇:申請後發現年資短少?

  1. 檢視漏計時段(常見於轉職空窗期)
  2. 補繳保費:5年內可追溯(需自付80%費用)
  3. 向原雇主求償:保存出勤紀錄主張權益

狀況劇:入帳金額與試算不符?

  • 先確認是否扣繳稅額(年領超過108萬需稅)
  • 檢查專戶是否有雇主欠繳紀錄
  • 速撥勞保局給付處02-23961266轉分機2222

六、退休後權益延伸須知

繼續工作也能領

  • 2023年新制:滿60歲可「在職領勞退金」
  • 注意:雇主仍須提撥6%,但勞保需退保

遺屬年金轉換機制

  • 月領期間過世,配偶或子女可改領遺屬年金
  • 請領標準:婚姻關係存續逾10年,或未成年子女
  • 轉換文件:30日內備死亡證明書申請

稅賦優惠把握期

  • 月退金免稅額:每年108萬元(勞保+勞退合計)
  • 自提部分:退休時全額免稅

專家提醒:每兩年檢視一次月領金額,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漲逾5%時,依法應調整給付額度。

結語:啟動退休金的關鍵行動

下週三是臺北辦事處的銀髮族服務日,現場有專人指導填表。與其擔心「活得太老」,不如現在拿起手機查勞保年資。別讓該進口袋的退休金,躺在政府帳戶裡睡大覺。

老趙在麵攤邊翻記事本邊說:「我記下三個動作:查年資、跑試算、預約勞保局諮詢。早三個月規劃,每月多領一頓紅蟳米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