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老厝記憶:聚落建築群提報實戰手札
走進時光長廊的起點
當我們漫步在鹿港九曲巷或淡水重建街,那些斑駁磚牆與磨石階梯彷彿低語著百年故事。這些聚落建築群不只是磚瓦堆砌,更是土地記憶的載體。臺灣自《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後,民間力量逐漸成為保存運動的關鍵推手。本文將梳理聚落建築群提報的實務經驗,讓更多在地力量參與文化守護。
為什麼值得行動
- 歷史延續性:金門瓊林聚落成功案例顯示,登錄後修復經費增加3倍
- 社區認同感:臺南鹽水橋南老街活化後,青年返鄉比例提升40%
- 經濟加值性:文化部統計顯示指定聚落周邊商業活動平均成長25%
- 法規支持度:獲登錄建物可適用《文化資產保存法》第41條稅賦優惠
認識聚落建築群的核心價值
法定定義解析
依《文資法》第3條第3款,聚落建築群指「具有歷史風貌或地域特色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包括歷史脈絡、空間組織、景觀特色等整體環境」。關鍵在於群體關係價值而非單棟建物,需具備:
- 空間紋理的完整性
- 歷史脈絡的延續性
- 地域文化的代表性
- 社群生活的互動性
實務認定標準
根據文化資產局審查經驗,通過率較高的案例通常具備:
| 指標項目 | 基礎門檻 | 加分量點 | 
|---|---|---|
| 建築年代 | 超過50年群體 | 跨越不同時期層理 | 
| 空間構成 | 保存原始街巷尺度 | 特殊地景融合(如坡地、河岸) | 
| 文化元素 | 具地域性工法或材料 | 保留生活智慧(如防風、排水) | 
| 社區參與 | 所有權人30%支持 | 成立自主維護組織 | 
2023年新北蘆洲李氏古宅群因完整保留「三落兩護龍」格局與祭祀空間,成為近年典範案例。
提報前的關鍵準備
田野調查基本功
- 
空間測繪:至少需包含 - 街廓平面圖(比例1/500)
- 典型建築立面圖(標註特殊構件)
- 重要空間節點剖面圖
案例:屏東佳冬蕭宅提報時附上「雙回字型」防禦系統剖面,凸顯客家建築智慧 
 
- 
口述歷史採集 - 訪談對象應跨三代年齡層
- 重點記錄空間使用演變(如:亭仔腳的商業功能轉化)
- 採集消失的工法記憶(如:硓𥑮石砌法)
 
- 
文獻交叉比對 - 地政事務所申請百年地籍圖
- 查找日治時期《臺灣堡圖》
- 蒐集老照片與家族文書 去年大溪和平路提報案,透過比對1920年商號登記簿,證實牌樓立面演變歷程。
 
建立價值論述架構
成功的提報書需呈現三層論證:
graph TD
    A[物質證據] --> B[歷史脈絡]
    B --> C[文化意義]
    C --> D[當代價值]例如北投溫泉聚落論證:
- 物質:唭哩岸石砌浴池
- 歷史:日治療養產業發展
- 文化:公共浴場生活模式
- 當代:綠色建築技術原型
解構提報表實務要領
基本資料欄位重點
- 地理定位:需附GPS座標與TWD97坐標系統
- 地籍整合:多筆土地應檢附分割合併計畫書草案
- 權屬示意:製作所有權人分布圖(注意個資法第6條限制)
現況描述撰寫技巧
避免主觀形容詞,改用可驗證描述:
- 「精美的木雕窗花」
+ 「正廳格扇門為透雕螭虎紋,刀工深達3公分具立體感」價值評估實戰範例
以高雄哈瑪星聚落為例:
- 
歷史脈絡 
 見證1908年築港填海工程,保留「棋盤式」殖民規劃原型
- 
建築藝術 
 融合巴洛克山牆與閩南清水磚牆的過渡風格
- 
空間組織 
 巷弄系統保留魚骨狀貨運軌道遺跡
- 
環境互動 
 堤防高程設計反映防災智慧
申請表填寫眉角
常見疏失預防
- 
所有權人同意書需注意: - 非自有土地應檢附租賃契約
- 祭祀公業土地需附派下員會議紀錄
- 公寓大廈應有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
 
- 
檢附文件清單: - 地籍圖謄本(三個月內)
- 建物測量成果圖
- 現況彩色照片(需標示拍攝方位)
- 修復建議書(含急迫性評估)
 
審查流程透視
sequenceDiagram
    提報人->>地方政府: 遞交申請表
    地方政府->>文資委員: 現勘通知(14日前公告)
    文資委員-->>地方政府: 初步建議
    地方政府->>審議會: 排入議程(每季召開)
    審議會-->>提報人: 結果通知(60日內)關鍵階段:
- 現勘簡報:準備A3對照圖說,聚焦「群體關係」
- 委員提問:預演技術性問題(如防災規劃)
- 異議處理:準備替代方案回應在地質疑
通過後的協作機制
權利義務平衡
登錄後依法享有:
- 修復工程補助(最高85%)
- 房屋稅減免(《文資法》99條)
- 容積移轉資格
相對應義務:
- 修復需依《古蹟修復再利用辦法》
- 日常維護列管(每季提交紀錄)
- 變更行為事前申請
社區參與模式
成功案例運作模式比較:
| 地點 | 管理組織 | 創新機制 | 
|---|---|---|
| 澎湖二崁 | 傳統聚落保存會 | 家屋認養制度 | 
| 臺中摘星 | 青創工作站 | 修復技術工作坊 | 
| 臺南神農街 | 街區發展協會 | 夜間照明自治規約 | 
爭議處理途徑
當遭遇審議否決時,可採取:
- 補正再提:針對否決理由強化論證(六個月內)
- 公民覆議:依《行政程序法》第102條提出陳述
- 替代方案:改提單棟登錄或暫定古蹟程序
2021年彰化永樂街案例顯示,補充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圖說後,二次提報成功率達70%。
永續保存的思考
聚落建築群登錄不是終點,而是新協作的起點。近年出現「參與式修復」新趨勢,如新竹州圖書館結合AR技術重現構造細節,讓保存工作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實踐。
當我們成功守護一片瓦當、一道磚牆,不只是保留物理空間,更是延續土地與人的情感連結。每個提報行動,都在為島嶼寫下獨特的文化基因圖譜。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服務窗口:
電話:(04)2229-5848
線上諮詢:nchdb.boc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