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住院免驚!政府這筆看護補助幫你顧荷包
看著家中長輩因為重病住院,除了擔心病情,最實際的煩惱就是「看護費用」。一天動輒兩千多元的看護費,對一般家庭已是沉重負擔,對中低收入家庭的長輩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你知道嗎?其實政府有提供一筆「中低收入老人重病住院看護費用補助」,就是為了減輕這份經濟壓力,讓長輩能安心養病,家屬也能稍微喘口氣。這筆錢怎麼申請?需要什麼資格?能補助多少?這篇就來好好聊聊,把複雜的法條規定,轉換成你我都能懂的說明。
這筆補助,到底是什麼?
簡單說,這是各縣市政府(通常由社會局主辦)針對符合特定條件的中低收入戶長輩,當他們因為嚴重疾病住院治療,且經醫師評估確有專人看護需要時,所提供的一項費用補助。它的核心目的很明確:減輕弱勢長輩家庭在面對突發重大傷病住院時,所產生的看護費用經濟壓力。
不是所有住院都能申請,也不是所有看護費政府都全包。它有一定的申請門檻、補助標準和上限。但對於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來說,這筆補助確實能帶來及時雨般的支持。
誰能申請?資格條件一次看清楚
想申請這筆補助,需要同時符合幾個關鍵條件,缺一不可:
- 
身份資格: - 年滿65歲以上: 這是基本年齡門檻。
- 設籍並實際居住該縣市: 你必須向長輩戶籍所在地的縣市政府提出申請。
- 符合「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發給資格: 這是關鍵中的關鍵。這意味著長輩本身必須通過縣市社會局的審查,被核定為「中低收入老人」。這個認定標準,主要看長輩(及其配偶、一親等直系血親)的家庭總收入、動產(存款、股票等)和不動產(房屋、土地等)價值,是否低於各縣市公告的標準。各縣市標準略有不同,且每年可能調整,一定要以申請當時、戶籍地縣市公告的最新標準為準。簡單理解,就是經濟狀況處於弱勢的長輩。
 
- 
健康狀況與醫療需求: - 罹患嚴重傷病: 不是普通的感冒住院就能申請。通常指需要積極治療、病情嚴重、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的疾病,例如:中風、癌症、重大手術後、嚴重感染、呼吸衰竭等。具體疾病範圍,各縣市社會局可能有更細的規定或認定標準。
- 入住醫療機構之急性病房或加護病房(含燒燙傷病房): 補助通常限於在醫院「急性病床」或「加護病房」的住院期間。住慢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或護理之家等機構,通常就不符合這項補助的條件。
- 經醫師診斷證明確有「專人看護」必要: 這是申請的核心文件之一。主治醫師必須在診斷證明書上明確註明「病患因病情需要,需專人看護X天(或全日/半日看護)」等字樣。光是寫「宜休養」、「需照顧」可能不夠明確。
 
- 
看護方式: - 補助對象可以是僱請的合格看護人員(領有照顧服務員結業證書或證照者),也可以是由家屬親自擔任看護。重點在於「有實際看護的事實與需求」。
- 看護期間必須是住院期間。
 
補助多少錢?天數怎麼算?看懂上限規定
補助金額是大家最關心的,但請注意,這項補助並非全額補助看護費用,而是有每日補助金額上限和全年總天數上限:
- 
每日補助金額上限: - 目前多數縣市的每日補助上限約在 新臺幣 1,500 元 至 1,800 元 之間。例如臺北市、新北市近年多為每日最高補助 1,800 元。但這個數字會隨著政府預算和政策調整而變動,務必在申請前,向你戶籍地的縣市社會局(或區公所社會課)確認最新的補助標準。
- 這個上限的意思是:如果實際看護費一天是 2,200 元,政府最多補助 1,800 元(假設該縣市上限為 1,800),剩下的 400 元需要自付。如果實際看護費一天是 1,600 元,則補助 1,600 元(因為未超過上限)。
- 有些縣市可能對「全日看護」和「半日看護」有不同的補助標準,需留意。
 
- 
全年總補助天數上限: - 這項補助不是無限制的。通常規定同一年度內,累積最高補助天數為 60 天。所謂「同一年度」,指的是「日曆年」,也就是1月1日到12月31日。
- 例如,一位長輩今年3月因中風住院請看護30天申請補助,10月又因肺炎住院請看護20天再次申請補助,兩次合計50天,仍在60天上限內。但如果今年內再發生第三次住院需要看護,能申請補助的天數最多只剩10天。
- 60天是常見的上限,但部分縣市或有特殊狀況(如入住加護病房)可能有不同規定或額外考量,請務必確認當地細則。
 
申請時間很重要!別錯過期限
這項補助通常要求「事後申請」,也就是在長輩出院後,備齊所有文件再提出。為什麼不事前申請?主要是需要完整的住院和看護證明(如診斷書、收據等)。
- 申請期限: 各縣市規定不同,但普遍要求在出院後的三個月內或六個月內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例如:
- A縣規定:應於出院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 B縣規定:應於看護事實發生後六個月內提出。
 
- 關鍵: 這個期限非常重要!很多家庭因為忙於照顧病人、處理後續,或是不知道有這項補助,常常不小心就錯過了申請時間,非常可惜。請務必在長輩出院後,儘快(最好一個月內)向戶籍地縣市社會局或區公所詢問清楚該縣市的申請截止期限,並開始準備文件。 不要拖!
需要準備哪些文件?一次列給你看
申請這項補助,需要準備的文件不少,建議家屬在長輩住院期間,就可以開始留意蒐集,避免出院後手忙腳亂,或是缺件補件耽誤時間:
- 
申請書: - 向戶籍所在地的縣市政府社會局或區公所社會課索取專用申請書。現在很多縣市也提供網站下載。
- 需由申請人(通常是長輩本人、配偶或法定代理人、實際支付看護費的家屬) 詳細填寫並簽名蓋章。
 
- 
申請人(及看護費用支付者)的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戶口名簿影本或戶籍謄本(可至戶政事務所申請):用以確認親屬關係、戶籍狀態。
 
- 
長輩的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中低收入老人證明文件影本: - 這是最關鍵的資格文件!必須是當年度經縣市政府社會局核定符合「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資格的有效證明文件。可能是核定函、證明書等。如果還沒申請中低收入老人資格,需先向社會局提出申請並通過審核,才能申請看護補助。
 
- 
醫療機構開立的診斷證明書正本: - 內容必須包含:住院日期、出院日期、入住病房別(急性病房/加護病房)、明確診斷的病名,以及最重要的:「因病情需要,需專人看護X天」或「需全日/半日看護」等醫師註記字樣,並蓋醫院關防及醫師章。這點務必跟主治醫師溝通清楚,請醫師明確記載。光寫「宜有人照顧」通常不夠力。
 
- 
看護費用收據正本: - 如果是僱請看護人員:
- 需檢附看護人員開立的收據或領據正本。收據上應清楚記載:看護員姓名、身分證字號(或照顧服務員證書字號)、看護期間(幾月幾日至幾月幾日)、每日費用、總費用金額。
- 看護人員的照顧服務員結業證書或證照影本(證明其資格)。
- 有些縣市還要求提供看護員的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如果是家屬親自看護:
- 需填寫切結書(通常申請書內會包含或另附格式),聲明由哪一位家屬擔任看護、看護期間,並放棄請領看護費(因為補助是給付給實際支付費用者或擔任看護的家屬)。
- 家屬需提供在該看護期間因照顧病人而「未能工作」的證明。這是最麻煩的部分,通常需要提供:
- 任職公司開立的請假證明(註明請假事由為照顧家人、請假日期及扣薪金額)。
- 近期的薪資單影本(顯示該月因請假被扣薪)。
- 若為自營工作者或無固定雇主,可能需要切結並提供相關佐證(如職業工會投保證明、商業登記等),說明因照顧導致收入中斷或減少的事實。各縣市對家屬看護的認定標準和所需文件差異較大,務必事先詢問清楚。
 
 
 
- 如果是僱請看護人員:
- 
申請人(或看護費用支付者)的郵局或指定金融機構存摺封面影本: 補助款項核准後,政府會直接匯入指定的帳戶。 
- 
其他各縣市指定文件: 例如印章、委託書(若非本人辦理)、切結書等。強烈建議:在備齊基本文件後,親自打電話或跑一趟戶籍地的區公所社會課或縣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詢問「申請中低收入老人重病住院看護補助」需要準備的所有文件清單,並確認每一項文件的要求細節(例如診斷書內容、收據格式、家屬看護證明等),避免因文件不全來回奔波,甚至錯過申請時效。 
去哪裡申請?流程怎麼跑?
準備好所有文件後,就可以提出申請了:
- 
受理單位: 長輩戶籍所在地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或其所轄的區公所、鄉(鎮、市)公所的社會課(或民政課、社會福利課,名稱各地略有不同)。建議先打電話到戶籍地區公所詢問,確認是由區公所收件初審,還是要直接送社會局。 
- 
申請流程: - 步驟一:確認資格與時效 – 再次確認長輩符合中低收入老人資格、住院病房及診斷符合規定、申請期限尚未逾期。
- 步驟二:備齊文件 – 根據該縣市要求,完整準備好所有申請文件。
- 步驟三:遞交申請 – 將申請書及所有應備文件,親自送達或掛號郵寄至受理單位(區公所或社會局)。強烈建議親自送件,若有文件缺漏或格式不符,承辦人員可以當場告知,馬上補正。郵寄則有遺失或補件通知延誤的風險。
- 步驟四:審核作業 – 承辦單位收到文件後會進行審查,包含資格確認、文件檢視、必要時可能進行訪視或電話查證(例如確認家屬看護事實)。審核時間依各縣市案件量不同,通常需要數週至一、兩個月不等。
- 步驟五:核定通知 – 審核完畢後,無論核准與否,承辦單位都會以書面公文通知申請人。核准函會載明核准補助的金額、天數及撥款方式。
- 步驟六:撥付款項 – 經核准後,補助款項會直接匯入申請表上指定的金融機構帳戶(通常是郵局)。
 
申請路上可能遇到的「眉眉角角」與注意事項
這項補助立意良善,但申請過程常遇到一些狀況,讓家屬感到挫折。了解這些潛在問題,可以幫助你更順利申請:
- 
「中低收入戶」認定卡關: 這是最大的門檻。法規計算的是「家庭總收入」和「財產」,包含長輩本人、配偶、甚至部分縣市會計入直系血親一親等(如子女)的收入和財產。很多長輩本身沒收入也沒財產,但子女有穩定的工作收入或名下有房產,就可能導致資格不符。這點常讓子女感到無奈(明明沒同住也沒拿錢奉養,卻因自己收入導致父母無法申請補助)。建議: 如果長輩經濟確實困難,先試著申請「中低收入老人」資格,若未通過,可向社會局詢問計算細節,了解卡關原因。部分極特殊狀況,或許能透過社會工作員評估協助。 
- 
診斷書寫得不夠明確: 醫師很忙,有時診斷書上只寫病名和住院日期,忘了或沒寫清楚「需專人看護」。結果文件送出去被打回票,得再跑一趟醫院請醫師重開或補註記,耗時又可能產生額外費用(補開診斷書通常要自費)。應對: 在長輩住院期間,主動告知主治醫師有申請政府看護補助的需求,請醫師務必在診斷證明書上明確加註「需專人看護X天」或「需全日看護」等必要字樣。最好在出院前就拿到符合規定的診斷書。 
- 
看護收據/領據不合規定: - 僱請看護: 看護員開的收據過於簡陋,沒寫身分證字號、證照號碼、詳細日期、金額不清,或看護員不願意提供證照影本。應對: 僱請看護時,最好先確認對方是合格看護(有證照),並事先說明需要申請補助,需要開立符合規定的收據及提供證照影本。可參考社會局提供的收據範本。
- 家屬看護: 證明「因照顧導致未能工作」最困難。特別是工作性質特殊(如臨時工、接案者、家庭主婦)或公司不願意開立詳細請假及扣薪證明的狀況。應對: 事先詢問社會局,像自己這樣的狀況需要提供什麼替代證明?切結書怎麼寫?是否有彈性認定的空間?
 
- 
申請期限逾期: 忙於照顧病人和後續復健,一轉眼三個月、六個月就過了,想起來要申請時已經來不及。應對: 出院後,把「申請看護補助」列為待辦事項優先處理,馬上查詢戶籍地縣市的申請期限(從出院日或看護結束日起算多久內),並開始著手準備文件。 
- 
各縣市規定細節差異大: 雖然是中央有原則性規定,但實際執行細則(如每日補助金額上限、全年天數上限、家屬看護認定標準、應備文件格式等)由各縣市自訂。在甲縣能過的文件,在乙縣可能被打槍。應對: 絕對不要只靠網路搜尋的舊資料或他縣市經驗!務必親自打電話或上官網查詢「長輩戶籍所在地」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或區公所,詢問最新的、最詳細的申請規定和文件要求。 這是省時省力最重要的關鍵一步。 
- 
補助金額不足以完全Cover費用: 政府補助有每日上限(約1500-1800元),但實際看護費可能更高(2200-2500元是常態)。家屬仍需負擔差額。全年60天的上限,對於需要長期住院照護的長輩來說也可能不夠。理解: 這項補助是「部分補助」性質,旨在減輕而非全額負擔。對於經濟極度困難者,可同時尋求醫院社工室協助,看是否有其他民間慈善資源可搭配申請。 
真實案例分享:阿嬤中風之後
陳阿嬤75歲,獨居在新北市,領有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某天清晨突然中風倒地,送醫急救後住進加護病房一週,之後轉普通病房又住了三週。女兒阿惠請假從南部上來照顧,但工作不能請太久假,阿嬤又無法自理,只好僱請看護,一天2300元,住院28天看護費總共要64400元,對領中低收的阿嬤和收入普通的阿惠來說是筆大錢。
醫院社工知道後,提醒阿惠新北市有這項補助。阿惠做了幾件事:
- 確認阿嬤當年的中低收入資格有效。
- 請主治醫師在診斷書上明確寫「因急性腦中風,住院期間需專人全日看護」。
- 請看護阿姨開立清楚載明日期、天數、每日費用、總金額、看護員姓名身分證字號及照顧服務員證號的收據,並附上證照影本。
- 在阿嬤出院後兩週內(遠早於新北市規定的六個月期限),備齊所有文件(申請書、身分證戶籍謄本、中低收證明、診斷書、看護收據及證照影本、存摺影本)送到新北市阿嬤戶籍地區公所的社會課。
經過約一個月的審核,阿惠收到核准函,核定住院28天,每天補助看護費1800元(新北市當時上限),總共補助50,400元。雖然仍需負擔差額14000元(64400-50400),但這筆五萬多元的補助,大大減輕了阿惠的經濟壓力,讓她能更專心協助阿嬤後續的復健。阿惠很感謝社工的提醒,也慶幸自己動作快沒錯過申請。
尋求更多協助的管道
除了這項看護補助,照顧重病住院的長輩,你可能還需要其他資源:
- 
醫院社工室(社會服務室): 這是住院期間最直接、最重要的資源窗口!社工人員非常了解院內外的各項社會福利資源、補助辦法、以及民間慈善團體的協助。主動去找他們談談長輩和家庭的狀況,他們能提供專業的評估和轉介建議。他們手上可能還有急難救助金的資訊。 
- 
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老人福利科: 是主管這項補助的單位,有任何關於申請資格的疑問,直接詢問他們最準確。他們也掌握其他老人福利服務,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喘息服務、輔具補助等資訊。 
- 
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照管中心): 如果長輩出院後仍有長期的照顧需求(失能、失智),無論是居家照顧、送餐、交通接送、輔具或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都可以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或向各縣市照管中心提出申請,由照管專員到家評估,連結適合的長照服務資源,其中也可能包含部分補助。 
- 
民間慈善團體與基金會: 有些宗教團體(如佛光山、慈濟、基督教救助協會等)或大型基金會(如張榮發基金會、富邦慈善基金會等)也提供急難救助或醫療補助。醫院社工通常知道哪些單位在該院有提供資源。可以詢問看看。 
寫在最後:即時的支援,溫暖的依靠
面對長輩重病住院,家人的身心壓力已經很大,「看護費用」的經濟重擔常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政府的「中低收入老人重病住院看護費用補助」,雖然申請過程需要準備文件、跑流程,也無法全額負擔費用,但對於符合資格的家庭來說,確實能提供一份即時且實質的支持,讓家屬在焦慮無助時,感受到社會安全網的一點溫暖。
關鍵在於「事先了解、及時行動」:
- 知道有這項資源存在。
- 確認家中長輩是否符合「中低收入老人」資格(這是關鍵第一步)。
- 在長輩住院需看護時,主動請醫師開立符合規定的診斷書。
- 妥善保存看護費用收據(或準備家屬看護證明)。
- 出院後,務必儘快(!)向長輩戶籍地的區公所社會課或縣市社會局詢問詳細申請辦法與期限,備齊文件送出申請。
照顧長輩是條漫長的路,經濟壓力是現實的問題。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說明,能讓更多有需要的臺灣家庭,知道如何運用這項政府補助資源,在艱難的時刻,稍微減輕肩上的重量。記住,遇到不清楚的地方,直接打電話詢問戶籍地的公所或社會局,是最準確、最有效率的方式。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