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港實務透視:大陸船員未隨船入港的臺中文件處理要點
大陸船員進港文件處理的規範背景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針對漁船進港申報建立明確制度,當大陸籍船員未隨原申請船舶入境時,需依《臺灣地區漁船船主境外僱用及接駁暫置大陸地區漁船船員許可及管理辦法》第14條辦理文件補正。此機制源於海峽兩岸漁工合作協議框架,旨在強化人員流動管控與防疫安全。2023年臺中港統計數據顯示,約7.3%入境漁船存在船員異動情形,其中大陸船員佔比逾八成,反映此類文件處理的實務需求。
船舶進港前24小時需透過「漁業署漁船監控系統」提交預報名單,若實際抵港人員與申報不符,船主應立即啟動未在船名單通報程序。臺中港務大樓設有農業局專責櫃檯,處理梧棲、松柏及五甲等漁港的異動申報業務。未即時申報可能觸及《漁業法》第54條,最高可處新臺幣15萬元罰鍰,並影響後續僱用配額申請。
文件填報核心要素與技術細節
申請表件需包含三類基礎文件:船主簽章之異動聲明書、大陸船員原屬船舶證明、以及經海基會驗證的船員身份文件影本。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起新增「未隨船原因說明欄位」,需具體載明船員滯留地點與預定抵臺日程。農業局承辦人員在實務審查中最常退回的案例,包含未勾選「轉船」、「遣返」或「滯留」等動態選項,以及漏填大陸船員的ECFA證件編號。
文件遞交時效分為三個層級:船舶入港前發現名單不符可線上補正;靠港後2小時內需完成書面申報;若船員因緊急醫療因素離船,則須檢附指定醫療機構開立證明。臺中港區漁會提供預審服務,船主可透過LINE官方帳號上傳文件草稿,降低退件率達65%。農業局每月第一週舉辦法規說明會,現場提供中英文雙語範本,協助外籍船東理解臺灣漁業管理規範。
跨部門協作與邊境查驗機制
大陸船員名單異動觸發海巡署、移民署與疾病管制署的三方聯檢流程。臺中港第二信號台設有自動化比對系統,當掃描船舶識別碼時,即同步調閱船員簽證狀態與健康申報紀錄。若系統示警未在船人員,海巡隊將登船實施「人證比對」作業,此過程平均耗時47分鐘,船主預先備妥船員艙單與派工單可加速通關。
針對轉換船舶任職的案例,農業局要求補附兩份關鍵文件:原船主解僱備查函、以及新僱用船舶的接駁計畫書。此類申請需經漁業署跨區審核,平均處理時程為3個工作日。2023年臺中港試行「電子漁工證」系統,大陸船員可透過QR code即時更新任職動態,減少紙本文件遞交流程約40%作業時間。
常見情境應變方案
醫療遣返案例:當大陸船員因傷病送醫未隨船入港,船主應取得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或光田綜合醫院開立的診斷證明正本,並於72小時內向農業局漁業輔導科報備。此類案件可豁免罰則,但需補登錄於「船員異動追蹤系統」。
轉船任職情境:大陸船員轉換服務船舶時,新船主須重新申請僱用許可。臺中農業局提供「轉船便利包」服務,整合海基會文書驗證、勞健保轉移及入境許可延期等表單,縮短申辦流程至48小時內完成。重點須注意新舊船舶的噸位差異不得超過30%,否則需重新進行船員職能評估。
防疫隔離狀況:傳染病防治期間,大陸船員若於檢疫所隔離,船主應上傳疾管署核發的隔離通知書至「漁船管理e化平台」,系統將自動同步至入出境資料庫。臺中港檢疫站設有專用通道處理此類船員的後續遣返或轉船作業。
法規更新與未來發展方向
配合行政院「藍色公路2.0」政策,農業局預告將修訂大陸船員管理要點,重點包含:建立電子生物識別系統取代紙本名單、開放緊急替補船員線上備查機制、以及增訂漁汛期彈性處理條款。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起未在船名單需附加「船員定位佐證資料」,可接受手機基地台定位紀錄或船舶AIS軌跡圖。
臺中市政府推動「智慧漁港計劃」,在梧棲漁港試辦區塊鏈技術存證系統。船主透過APP上傳文件後即生成不可篡改的時間戳記,解決以往爭議最多的申報時間認定問題。同時與廈門漁業部門建立跨境通報管道,可即時查驗大陸船員離岸證明真偽,將文件驗證時程從5日縮短至12小時。
實務操作建議與資源獲取
船主可運用農業局「大陸船員動態管理平台」進行三項自主查核:確認船員證件效期、檢視漁工保險狀態、預警即將逾期的申報案件。系統每週三凌晨進行法規資料庫更新,建議操作前清除瀏覽快取以確保顯示最新表單版本。
臺中港區漁會大樓三樓設置文件諮詢站,提供四項免費服務:申請書範例影印、表格代填、影本核對及證件掃描存檔。每週一至週五下午2-4點安排專業顧問駐點,協助處理複雜轉船申報或歷史文件補正作業。另開設24小時語音查詢專線,輸入船舶編號可獲取當前申報進度代碼。
漁業從業人員宜定期參與農業局舉辦的「航前文件檢核講習」,課程涵蓋電子申報操作、常見退件原因分析及海關申報協調技巧。結訓後可申請「自主管理船隊」認證,享優先審查與縮減抽檢頻率等便利措施,目前臺中地區已有37艘漁船獲得此認證資格。
大陸船員進港文件管理涉及漁業署、海巡單位與港務機關的多重協作,臺中市政府農業局透過標準化流程與數位工具,持續優化船舶入港申報效率。掌握文件遞交時效、善用電子預審機制、留存完整佐證紀錄,將有效確保漁船作業順暢並降低合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