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試驗機構指定申請全攻略:步驟、條件與注意事項

前言:為什麼需要這項指定申請?

各位建築界的朋友,如果你們公司有開發新的建築技術、施工方法、設備或是材料,想要在台灣的建案中使用,一定會碰到一個關鍵問題:這些新東西的安全性和性能要怎麼證明給主管機關看? 這時候就要靠「性能試驗機構指定申請」來解決了。

簡單來說,這就像幫你的新發明找一個官方認證的「體檢中心」,由經過政府認可的專業機構來測試,證明你的新工法或新材料確實安全可靠。這篇就來跟大家詳細拆解整個申請流程,讓你不會卡關!


一、什麼是「建築四新」性能試驗?

先搞懂幾個基本術語:

  1. 建築新技術:像是新型抗震結構設計、創新建築資訊模型(BIM)應用
  2. 新工法:例如免拆模施工法、預鑄工法創新應用
  3. 新設備:新型智慧建築管理系統、消防偵測設備
  4. 新材料:環保再生建材、高強度輕質混凝土

這些創新產品或方法要實際用在台灣的建築工程時,依照《建築技術規則》第4條規定,必須通過性能試驗。而負責做這些測試的機構,必須是經過內政部營建署「指定」的合格單位,這就是「指定申請」的由來。


二、申請資格:誰可以來申請?

不是隨便找個實驗室就能當指定機構!營建署對申請單位有嚴格要求:

(一) 基本門檻條件

  • 法人機構:必須是依法設立的財團法人或社團法人(例如工研院、金屬中心等)
  • 專業實驗室:要有TAF(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的相關測試領域
  • 設備清單:需具備完整檢測設備(舉例:防火測試要有標準燃燒爐、結構測試要有萬能材料試驗機)
  • 人員配置:至少要有3位全職專業技術人員(需附學經歷證明)

(二) 關鍵能力檢核表

項目 具體要求
品質管理 通過ISO/IEC 17025認證
測試經驗 近3年執行過5件以上建築相關測試案
場地規模 試驗場地需大於200平方公尺

| 設備精度 | 所有量測儀器需有校驗證明 |


三、申請流程八步驟(超詳細版)

整個過程從準備到拿到認證,大概要花4-6個月,以下是完整步驟:

步驟1:自我檢核表確認

先去營建署網站下載「指定申請檢核表」,逐項檢查是否達標。常見NG項目:

  • 實驗室認證範圍未包含建築材料類別
  • 技術人員證照過期(記得檢查防火、結構類證照有效期)
  • 設備校驗報告超過1年未更新

步驟2:申請文件準備(最關鍵!)

需要準備六大類文件,每項都有細節要注意:

  1. 申請書正本:用營建署制式表格,需蓋公司大小章
  2. 法人登記證書:注意有效期限!
  3. TAF認證證書:認證範圍需包含「建築材料性能試驗」項目
  4. 設備清單與校驗報告
    • 每台設備都要有獨立編號
    • 校驗報告需由認可實驗室出具(例如量測中心)
  5. 技術人員名冊
    • 附上技師證書影本
    • 勞保投保證明(證明是全職人員)
  6. 標準作業程序(SOP)
    • 需包含試體取樣規範
    • 異常狀況處理流程
    • 數據分析方式

步驟3:正式送件

  • 親自送件或郵寄到: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342號(營建署建管組)
  • 收件後會拿到案號(格式例:112-BC-0001),務必記下這個號碼!

步驟4:文件審查(約30天)

營建署會檢查文件完整性,常見補件要求:

  • 設備清單未列校驗日期
  • 技術人員學歷證書模糊不清
  • SOP未包含數據保存年限規定

步驟5:現場評鑑(最關鍵階段!)

審查通過後,營建署會組評鑑小組到實驗室現場檢查:

  • 設備操作測試:隨機抽檢3台設備要求實際操作
  • 人員面試:技術人員需回答測試標準問題(例如CNS 14705防火標準)
  • 文件核對:檢查原始校驗報告與申報是否一致

步驟6:缺失改善(若有的話)

如果評鑑有缺失,會收到「限期改善通知書」,通常給15天改善期。常見缺失類型:

  • 設備操作不熟練(需附重新培訓證明)
  • 防火測試區未設置緊急排煙系統
  • 數據記錄未雙人簽核

步驟7:核發指定證書

通過所有程序後,會收到:

  • 指定機構證書:有效期3年
  • 指定試驗項目清單:上面會明確列出你可以測試的項目(例如:只能做防火測試,不能做結構測試)

步驟8:年度查核

拿到證書不代表結束!每年營建署會突擊檢查:

  • 抽查當年度測試報告5%
  • 確認設備校驗狀態
  • 檢查人員在職證明

四、費用與時間成本分析

申請前務必評估這些隱形成本:

項目 費用範圍 備註
申請規費 新台幣15,000元 送件時繳交
TAF擴項認證 80,000~200,000元 若原有認證範圍不足需加辦
設備升級 視需求而定 常見需加購數位數據記錄系統
人員培訓 每人約20,000元 需參加營建署認可課程

| 時間成本 | 4~6個月 | 從送件到取得證書 |


五、實務上常見的五大問題

根據營建署統計,申請失敗的案例中有80%是因為這些錯誤:

Q1:可以用國外的測試報告嗎?

不行!所有測試都必須在台灣境內由指定機構執行,國外報告僅供參考。曾有廠商拿歐盟CE認證被退件。

Q2:申請通過後可以馬上接案嗎?

要注意!你的證書上會註明可執行項目,例如:

  • 防火性能試驗(限CNS 14705標準)
  • 結構強度測試(限混凝土類材料)

如果要新增項目,要重新申請擴項,不能自己偷跑!

Q3:技術人員離職怎麼辦?

必須在15天內通報營建署,並在3個月內補齊人力。如果期間有重要測試案,可能會被暫停資格。

Q4:測試報告的有效期多久?

依測試類型不同:

  • 材料類測試報告:永久有效
  • 工法類測試報告:5年內需有實際工程案例
  • 設備類測試報告:3年後需重新測試

Q5:被退件後多久能重新申請?

如果是文件缺失,補正後可繼續流程;如果是資格不符(例如實驗室面積不足),要等改善完成後6個月才能重新送件。


六、成功案例分享(真實改編)

案例:環保建材廠商申請指定機構

  • 背景:某公司開發稻殼再生隔熱板,需防火性能測試認證
  • 挑戰:原有實驗室僅通過一般材料認證,缺防火測試設備
  • 解決方案:
    1. 投資300萬增購錐形熱量儀
    2. 派2名工程師參加防火測試培訓課程
    3. 申請TAF認證擴增「建築防火性能試驗」項目
  • 結果:耗時5個月取得指定資格,現已承接20+件測試案

七、2023年最新審查重點

最近營建署特別重視這些細節:

  • 數位紀錄:測試過程需有連續影像記錄(從試體取樣到測試完成)
  • 數據保存:原始數據需保留10年以上,不得刪改
  • 人員輪替:關鍵測試崗位需有雙人備援
  • 突發應變:實驗室需有設備故障應變計畫(例如:防火測試中斷處理程序)

結語:給申請者的三大建議

  1. 不要趕進度:寧可多花1個月確認文件完整性,也不要因小缺失被退件
  2. 投資人員培訓:評鑑時最常扣分的是人員操作不熟悉
  3. 善用政府資源
    • 營建署每季有申請說明會
    • 可申請「創新建築技術輔導計畫」獲得補助
    • 多利用建築研究所的預審服務

最後提醒大家,拿到指定機構資格後,每3年要重新申請展延,記得提前6個月準備!這篇攻略希望能幫大家少走冤枉路,如果有其他實務問題,也歡迎到營建署的建築管理組洽詢。


本文內容依據內政部營建署最新公告之《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評估機構指定要點》撰寫,法規如有變動請以官方公告為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