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顧問公司設立實戰手冊:臺灣許可登記關鍵要點與合規策略

臺灣工程顧問產業的法制框架與市場定位

工程技術顧問公司在基礎建設領域扮演核心角色,從捷運系統規劃到綠能工程評估皆需其專業背書。根據《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管理條例》第三條明確定義,凡提供工程技術服務並收取報酬之營利組織,均須完成經濟部許可登記程序。近年臺灣公共工程預算逐年攀升,2023年總規模突破6000億新臺幣,帶動顧問服務需求成長12%,吸引更多技師投入創業行列。然而實務顯示,約35%申請案因文件瑕疵遭退件,凸顯掌握登記要點之必要性。

技師事務所與工程顧問公司的法定差異

  • 執業型態對照
    單一技師得依《技師法》第15條設立事務所,僅能執行簽證業務;若提供規劃設計等整合服務,則須依《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管理條例》登記為公司組織。關鍵區別在於前者資本額無強制要求,後者最低實收資本額為新臺幣200萬元,且需配置專任技師至少三人。

  • 業務範圍限制
    土木工程技師事務所不得承攬機電系統設計案,此為常見違規態樣。2019年高雄某結構技師事務所因越權簽核水利工程報告,遭主管機關裁罰50萬元並停業三個月,案例凸顯專業分工的強制性。

許可登記核心要件深度剖析

資本額與組織結構規範

資本驗資需經會計師簽證,實務常見三種資金配置模式:

  1. 現金注資:占比約82%,須提供銀行存款證明
  2. 技術作價:上限為資本額40%,需附技師證書及評價報告
  3. 設備抵充:限辦公必需器材,需取得統一發票

組織架構須設置技術部門,由執業五年以上技師擔任主管。2022年臺中某大地工程顧問公司因技術主管資歷不足遭駁回,後補件耗時四個月始完成登記。

技師配置的關鍵細節

  • 科別對應原則:結構工程公司需配置土木技師,機電顧問公司則需電機技師主導
  • 執業登記實務:專任技師不得在其他機構投保勞健保,2023年查獲臺北某公司技師同時任職建設公司,遭撤銷許可
  • 繼續教育時數:每位技師每年應完成30小時培訓,登記申請時需檢附最近期證明

營業場所的合規要點

經濟部實地勘查重點包含:

  • 獨立辦公空間(不得使用住宅登記)
  • 專業設備清冊(如測繪儀器需附校驗證明)
  • 文件儲存系統(工程報告保存期限至少十年)
    臺南某公司因以共享辦公室申請登記遭拒,後租用固定場所才通過審查。

申請流程的階段性操作策略

前置準備階段

  1. 名稱預查:至經濟部工商憑證平台檢索,避免與現存公司名稱重複率達60%以上
  2. 資本額凍存:將資金存入公司籌備戶,取得銀行餘額證明書
  3. 技師合約簽訂:需公證三年以上聘僱合約,載明薪酬與權責

文件遞交與審查階段

應備書表包含:

  • 許可申請書(經濟部制式表格)
  • 公司章程草案
  • 技師證書與執業執照影本
  • 營業場所使用權證明
  • 資本額查核報告書

審查週期約45個工作天,新北某案例因未檢附消防安檢證明,補件延宕兩個月。建議透過工商登記代辦系統預先上傳掃描檔,加速補正程序。

許可後法定程序

取得許可函後30日內需完成:

  1. 向商業司辦理公司設立登記
  2. 加入工程技術顧問商業同業公會
  3. 投保專業責任險(最低保額500萬元)
    未完成登記即接案者,依《管理條例》第32條最高可處200萬元罰鍰。

經營階段的合規管理機制

許可效期與展延實務

登記許可有效期限為六年,展延申請應於屆滿前六個月提出。需檢附:

  • 近六年服務業績清單(至少三件重大工程案例)
  • 在職技師持續教育證明
  • 無違規紀錄切結書
    2021年統計顯示,17%公司因業績不足遭暫緩展延,建議中小型顧問公司優先承接政府標案累積實績。

許可事項變更備查要點

遇下列變動應於30日內申報:

  • 技師異動超過三分之一
  • 資本額增減達20%
  • 營業地址遷移
    桃園某案例因未申報負責人變更,遭處10萬元罰鍰並要求限期補正。

常見撤銷許可情境

  • 出租牌照予未登記機構(占違規案件53%)
  • 技師配置連續六個月不足
  • 工程報告簽證重大疏失
    高雄某公司因技師離職未補實,遭停止營業處分九個月,損失合約金額逾3000萬元。

產業趨勢與合規建議

配合2050淨零政策,工程顧問服務朝綠建築認證與碳足跡評估轉型。建議新設立公司:

  1. 優先招募具LEED AP資歷技師
  2. 導入BIM建模技術提升服務差異化
  3. 每季檢視《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管理條例》修法動態

登記許可僅是創業起點,持續掌握法規動向與專業升級,方能在總產值逾800億的工程顧問市場建立競爭壁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