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信託申請全攻略:設立步驟與受託人許可申請書填寫指南

公益信託申請全攻略:手把手教你搞定設立流程

你知道嗎?在台灣搞公益其實有更聰明的方法!公益信託就是一個合法又省稅的管道。簡單來說,公益信託就是把你名下的財產(像是現金、股票或房地產)交給專業受託人管理,專門用來做慈善事業。這種方式不僅能讓你的愛心永續經營,還能享受所得稅和遺產稅的減免優惠。今天我們就來徹底拆解「申請法務公益信託之設立及受託人許可申請書」這份關鍵文件,讓你一次搞懂所有眉角!

公益信託是什麼?為什麼要特別申請?

公益信託跟一般信託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錢100%只能用來做公益,像是救助弱勢、推動教育或環保這些事。根據《信託法》第69條規定,這種信託必須先向法務部申請許可才能成立,不是你自己說了算!這份申請書就是整個流程的敲門磚,沒通過審查就什麼都不用談。

常見的公益信託類型包括:

  • 教育類:獎學金信託、學校建設基金
  • 社福類:身障照護信託、急難救助金
  • 醫療類:罕病研究基金、偏鄉醫療計畫
  • 環保類:生態保育信託、綠能發展基金

申請前必看!公益信託的5大核心條件

不是隨便送件就會過,法務部審查超嚴格!想通過申請至少要符合這些基本門檻:

  1. 目的正當性:你的信託計畫必須是《信託法》第69條明訂的公益項目,像宗教團體申請就不一定能過
  2. 財產足夠性:起步資金至少要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實務上低於這數字幾乎不會過)
  3. 受益人明確:不能指定特定個人受益,必須是「符合條件的群體」例如低收入戶學生
  4. 永續經營計畫:要證明信託財產能持續運作20年以上
  5. 專業受託人:受託人必須是銀行信託部或專業信託機構,個人不能當受託人

申請書拆解:從封面到簽名的完整指南

這份申請書總共分成三大區塊,每個欄位都有玄機!以下是逐項填寫重點:

📄 第一部分:基本資料欄位

**申請人名稱**:如果是公司法人要寫登記全名,個人申請就用身分證名字  
**統一編號/身分證字號**:法人填統編,個人填身分證號  
**聯絡地址**:一定要填能收正式公文的地點  
**計畫名稱**:取名有技巧!最好包含「公益信託」四字+目的,例如「陽光教育公益信託」  

這裡最常犯的錯是把聯絡地址寫戶籍地但實際不住那,結果漏收補件通知!建議填常用通訊地址或公司地址。

💼 第二部分:信託計畫核心內容

**信託目的**:這欄是成敗關鍵!要用具體、可量化的方式寫,例如:
❌ 錯誤寫法:幫助弱勢兒童  
✅ 正確寫法:提供台中市低收入戶國中生每學期5,000元助學金,每年至少協助200人  

**信託財產明細**:要列出每筆財產的:
- 種類(現金/股票/不動產)
- 價值(需附鑑價證明)
- 來源證明(如果是股票要附持股明細)

**信託存續期間**:最少寫20年,永久存續更好過審  
**管理運用方法**:要寫清楚錢怎麼用、誰來監督,例如:
「委由XX銀行信託部專戶管理,每季提撥收益給合作機構OO基金會執行」  

特別提醒!在管理運用方法欄位一定要寫「設立監督委員會」,這是法務部審查重點。委員會至少要5人,其中1/3必須是法律或會計專業人士。

📑 第三部分:受託人許可申請

**受託人名稱**:只能填具信託業資格的銀行或機構  
**受託人資格證明**:要附上金管會核發的信託業許可證影本  
**信託契約草案**:需包含七大條款:
1. 信託目的
2. 財產管理方法
3. 受益對象認定標準
4. 信託關係消滅時財產歸屬
5. 監督機制
6. 會計報告流程
7. 契約修改程序

實務上最容易出包的就是信託契約草案!很多人直接套網路範本,但法務部最看重兩點:

  1. 財產歸屬條款:信託結束後剩餘財產必須歸屬地方政府或公益團體
  2. 監督條款:要寫明監督委員會的權責和改選方式

必備文件清單:少一樣就直接退件

申請時要一次備齊這些文件,缺件補送會拖到1個月以上:

  1. 申請書正本:用A4紙列印,負責人親簽+蓋章
  2. 信託契約草案:騎縫蓋章,每頁都要簽縮寫
  3. 財產證明文件
    • 現金:銀行餘額證明(3日內)
    • 股票:集保中心持股明細
    • 不動產:土地/建物謄本+估價報告
  4. 身分證明文件
    • 申請人:身分證影本/法人登記證書
    • 受託人:信託業許可證影本
  5. 營運計畫書:需包含:
    • 年度預算表(未來3年)
    • 預期效益評估
    • 風險控管機制
  6. 監督委員會名單:附委員同意書+學經歷證明

實戰教學:從送件到許可的完整流程

步驟1:事前諮詢(省時關鍵!)

先去法務部官網下載最新版申請書範本,然後直接打法務部法律事務司公益信託承辦窗口(電話:02-21910189)預約諮詢。他們會告訴你最近常見退件原因,幫你避開地雷。

步驟2:文件準備(約1-2個月)

  • 財產鑑價要提早做!不動產估價報告有效期限只有1個月
  • 監督委員同意書一定要正本,用印前確認委員資格符合規定
  • 營運計畫書的預算表最好找會計師簽證,通過率大增

步驟3:正式送件

裝訂訣竅:

  1. 用紅色側條文件夾
  2. 首頁貼文件清單
  3. 每份文件隔彩色隔頁紙
  4. 送件時多印兩份備用

送件地址:10048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30號 法務部法律事務司

步驟4:審查階段(約3-6個月)

法務部審查分三關:

  1. 書面審查:確認文件齊全度(約1個月)
  2. 實質審查:開會評估計畫可行性(約2-3個月)
  3. 核定許可:公告於法務部網站(約1個月)

這段期間最好主動追蹤!承辦人通常不會主動通知補件進度。建議每兩週打電話詢問進度。

步驟5:許可後動作

拿到許可函後30天內要完成:

  1. 到銀行開立信託專戶
  2. 移轉財產到專戶
  3. 向國稅局辦理稅籍登記
  4. 第一次監督會議記錄送法務部備查

8個讓你一次過關的秘訣

  1. 財產配置技巧:現金比例最好佔60%以上,太多不動產容易被要求補說明
  2. 名稱避雷:別用「個人姓名+公益信託」,用中性名稱更容易過
  3. 預算編列眉角:管理費不得超過年度支出10%,超過要寫合理性報告
  4. 契約條款陷阱:絕對不能寫「得變更信託目的」這種條款,鐵定退件!
  5. 委員名單亮點:找1-2位具公信力人士(如大學教授、退休法官)當委員
  6. 送件時機:避開年底(12月送件會卡到預算審查期)
  7. 補件回應技巧:收到補件通知要在7天內回覆,超過14天視同放棄
  8. 稅務優惠最大化:記得同步申請所得稅抵免,最高可抵20%所得額

常見QA一次搞懂

Q:申請失敗會退還申請費嗎?
A:不會!申請規費3,000元繳了就不退,文件沒過下次要重繳

Q:可以自己當受託人嗎?
A:不行!《信託業法》規定公益信託受託人必須是合格信託機構

Q:信託成立後還能追加財產嗎?
A:可以,但每次追加都要向法務部申請變更許可

Q:監督委員能領薪水嗎?
A:原則上無給職,但可支領必要費用(需在契約中明訂上限)

Q:申請通過要多久做一次報告?
A:每年1月底前要送前年度收支報告+工作成果給法務部

被退件的5大地雷區

根據法務部統計,最常被退件的原因包括:

  1. 財產來源不明(佔退件率35%)
  2. 信託契約缺少必要條款(佔28%)
  3. 營運計畫不具體(佔20%)
  4. 監督委員資格不符(佔12%)
  5. 申請書填寫矛盾(佔5%)

最近有個真實案例:某企業申請教育公益信託,因契約中寫「得依情勢變更調整受益對象」被退件。法務部認為這條款可能偏離原始公益目的,最後刪除該條文才通過。

稅務優惠怎麼拿?最高省下百萬稅金

公益信託最大好處就是節稅!但記得要主動申請:

  • 所得稅:捐款金額不計入所得總額(需檢附許可函向國稅局申報)
  • 遺產稅:信託財產不計入遺產總額(需在死亡前3年內成立)
  • 營業稅:信託財產孳息免徵營業稅

節稅實例:王先生成立3,000萬教育信託,當年所得稅率40%,直接省下1,200萬稅金!但要注意:如果5年內違反公益目的,國稅局會追繳稅款加利息。

後續管理重點:別讓許可被撤銷

拿到許可只是開始,後續管理更重要!法務部每年會抽查,違規最重可撤銷許可:

  • 財報期限:每年3月底前要公開前一年度財務報告
  • 重大事項報備:信託財產減損達20%要10日內通報
  • 目的偏離處理:如果原始目的已達成,剩餘財產要轉給類似公益團體
  • 檢查權配合:法務部隨時可查核帳冊,拒絕檢查可能被罰50萬

結語:用對方法讓愛心永續

搞懂這份申請書,等於掌握公益信託成功的鑰匙!重點再提醒:

  1. 財產準備要充足(3,000萬是基本門檻)
  2. 契約條款要完整(特別是監督機制)
  3. 計畫內容要具體(量化指標不能少)
  4. 專業協助不可少(找信託銀行輔導申請)

現在就行動吧!直接上法務部官網下載最新申請書範本,或預約信託銀行免費諮詢。與其讓財產閒置,不如轉化成改變社會的力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